最近很流行毕业一年的话题,港漂圈也在招募“毕业一年你混的如何了”的采访对象。但港漂圈实在太小了,应招募去被采访,然后访谈放出来再通过公众号分发到基本上两度空间都能联系到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手上,总感觉怪怪的。就算是现在不认识的人,说不定哪天在中环某咖啡店遇到聊得尽兴,互相一扫码,对方马上说啊啊啊你就是接受港漂圈采访的谁谁谁......咖啡不喝了我老板叫我回去开会。
[1]
2016年11月25日正式毕业。但我读研的时候做了一个糟糕的决定,我没有延续本科的学生签证,而是图省事直接申请了IANG签证,这就导致我2016年8月2日之前必须找到工作,把IANG签证转换成工作的模式,续签两年。所以在2016年5月12号最后一科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我都没有等到成绩出来,隔天5月13号就去一家香港本地的local公司正式入职,工作地点在观塘。
这份工作最大的收获是对接奢侈品牌客户的经验(其实就是吹毛求疵),也对不同品牌本身的质地有更深入了解。品牌本身不能决定生活的质量,但是品牌的质地却是品质生活的要素。用投资的眼光来看,最具有价值的,是质量上乘,但是品牌附加值低的产品,即现有价格大幅低于同质量奢侈品的平均值。所以如何发现这类产品呢?当然要对奢侈品的质地非常了解,然后从普通的门面和包装中一眼辨认出具有高级质地的产品,用几乎零品牌附加值的价格,享受不输于连卡佛的质地。
这工作当时有一个客户是电讯盈科(PCCW,董事主席是李嘉诚的二子李泽楷),一定要早上八点前看到报告,所以我们全体必须6:45am前到公司,我过了相当长的早睡早起的上班生活。先是在学校住,早上4:30起床,红色小巴再倒地铁,居然没有迟到过。后来搬去九龙湾住,早上6点起床就行,反而时间上会没有那么准确。我现在早起做早饭无压力,应该也跟那个时候的生物钟不无关系。当时同事大多是成家立业的香港人,因此工作对他们来说是孩子的学费,每月的楼供,他们脑子里真的没有偷懒这两个字,就是要准时到,就是要把边边角角都做好,不做好自己难受,因为“ 系duty 黎噶 ”。香港公司的氛围里,是压根就没有人想过可以偷懒这件事,也没有人觉得累,习惯就好。
但是我走之前还是跟一个同事闹了一点不愉快。我已经交了辞职报告,有一个项目我还要做初稿,但是每一次其实副组长也会跟我做同样的事情,然后她负责查看我的初稿,给出下一步指示。我就说反正你也做过初稿了,不然我就不做这个项目了,你把你的初稿给我,然后告诉我之后做什么就可以了。省下来的时间我来帮手你做别的项目,加快进度。
我的想法是,我不需要被培训下一个项目了,何不直接省掉重复的工作,不要让两个人做同一件事,这样我帮她做别的任务,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是她就很生气,她说,就算你辞职了,这也“系你溉duty,点解要我做”。这个道理无论如何都讲不通,沟通无效。
2017年4月,我离开这家公司。很感谢它,给刚出校门的我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纯local的职业印象,以及高质量客户的exposure。
[2]
第二家公司是一个证券公司,有十二年历史,工作地点在九龙湾企业广场。香港证监会1989年成立,上交所1991年成立,金融其实是非常年轻的行业。这个公司以前全都是香港人,今年突然招了很多内地生。我们组一共六个人,四个男生两个女生全都是内地生留港。这对从互相都不怎么说话的港企出来的我来说,叽里呱啦聊天的日子简直快乐得飞起,我们组不仅午饭一起吃,晚饭也要约,而且基本天天。哦对了六只都是单身狗。
当时有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前辈,也是中学才来香港的,在港生活三十年,对港股市场的了解非常资深,他带着我们培训,写港股分析报告,很严厉,但是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我们当时白天培训,晚上回家写报告(作业),每天像背着书包上学放学的高中生一样,特别开心,还有工资拿。一直感慨,这公司简直像福利机构啊。
一个月之后,该公司卒。应该是内地母公司集团内部的清盘。
很感谢这份工作,带给我对港股市场和每一种结构性产品具体交易规则的认知,从逻辑上理清实际交易操作会遇到的障碍。
[3]
第三家公司是一个金融科技公司,主要编程写各种金融交易平台,工作地点在红磡。在这家公司我认识了采用“马丁赔率”售卖“二元期权”的奇葩产品。这个公司就是承接各种金融交易平台的定制项目,我进的那个项目就是做“二元期权”的后台。这份工作我做了两周,然后辞职。
说实话这份工作让我良心很不安,毕竟当初签合同的时候有保密协议具体的我也不能说太多。总之投资有风险,散户须谨慎。奇葩的结构性产品更有风险,个体投资者不要用真金白银买教训。
这份工作帮助我破除了金融交易后台的神秘感,我对交易过程中的风控参数,平台与客户关系有更多了解。
至此,我对二级市场的交易过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逻辑链条,从内到外,暂时没有更多疑问。当然如果有更深入接触一定会产生新的问题。
[4]
现在在第四家公司,做债券投资,工作地点在中环。入职第一天我就一脸懵逼,目前投资的企业债券列表,全部都是OTC交易。我突然发现我对债券市场的理解停留在bond折现的计算上。虽然求取债券“present value”几乎所有金融系的学生都在至少五门专业课中接触过,德州金融计算器的两排按键都是为债券求值准备的,但是我完全不知道,怎么买债券,怎么卖债券。这跟第二份工作带给我的冲击是一样的,学习了太多运算,但是完全不了解市场。
原来目前在香港,企业通过投行发债,然后直接卖给各大银行的私银客户和机构投资者,基本都是场外交易的形式,投资者通过私银和中介人,购买企业债券。当然中介人也会向客户推荐企债。
企业债券的收益主要来自债券拟定的票息和价格浮动的差价。场外交易的特点是没有公开透明的交易市场和交易数据,所以买价和卖价的差价主要就是客户经理能否撮合到对成交价满意的市场参与者。因此购买不同银行不同客户经理出售的债券,其实利润差别还是很大的。私银的选择除了会影响卖价撮合之外,也会影响杠杆比例。
购买债券投资者首先考虑的是企业债券的标普评级和穆迪评级,基本BBB-以上都是投资级。而其次最重要的就是杠杆比例了,因为杠杆比例会直接影响债券的收益率,在票息一定的情况下,杠杆比例越高,投资者就可以用更少的资金,赚取更多的票息和差价。而杠杆比例的定制,不同银行有不同的水准,甚至同一间银行不同的客户经理都有不一样的权限。
总之从卖方,跳到拿着真金白银去投资的买方,感觉有点爽。作为机构投资者,虽然投资的钱不是自己的,但是因为资金数量不小,各种去四季酒店蹭饭的投资座谈会也是棒棒的。不过人在中环的浮华光影里,总要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本事,什么是公司甚至老板的光环。
[5]
这里插播一个趣闻。第四家公司IT department可以通过remote control,像黑客帝国的开篇一样跟我们沟通。上班第一天,我收到了IT部同事的邮件,我写完回复邮件,写到落款还没发送,突然我的邮件界面被最小化了,同事remote打开我的记事板,打字对我进行了下一步指令。然后我在记事板上回复即可。
Neo, wake up.
[6]
一年跳四家公司的原因,是我没有一毕业就进到可以付出全部青春的大公司,这跟我必须留港有关系,内地北上广深的机会肯定比香港一个城市多,而且在香港,面试中会直接面对一个问题,“如果这份工作普通香港人都能做,我为什么要请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在本科阶段没有想好以后要做什么,所以就缺少很多实习铺垫。
但是一年四家公司的经历,也让我有机会尝试不同的岗位,对金融前台后台里里外外有了很多的认知。
一生很长,慢慢琢磨。随遇而安,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