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儿故事
故事一:做饼干
晚八点,我问陶:接下来准备做什么呀?
“哎,做饼干!”陶灵机一动。
今天已经运动过了,确实也没什么事,那就做饼干吧。
说干就干,陶陶找姥姥拿了面粉、白砂糖、鸡蛋和水。
因为只要蛋黄,陶不会,于是我帮他把蛋黄取了出来,一边做一边讲一边让他观察是怎么去掉蛋白的。
接下来陶陶和面,水放的有点多,导致面很软,我帮他加了面粉,在这个过程中忍不住唠叨了他几句,告诉他水一定要少加一点,慢慢加,否则很容易放多。
和好面,醒了一会儿,我和陶一起擀面片、倒饼干膜,剩最后一点的时候,弟弟过来了,于是分给他一点面,也像模像样的擀了起来,整个过程其乐融融。
20分钟后,饼干出炉,吃起来还不错,陶陶满满的成就感,吃了好几块,并且要求明天带到幼儿园去分享。
故事二:睡前阅读
吃完饼干已经9:00多了,和陶一起拼读故事,然后让他赶紧刷牙,因为快到10:00了,再磨蹭一会儿就没时间读书了(我和陶约定10点之前的时间归他,10点后我要做自己的事情),结果他和我说说话,东摸摸西摸摸,我看着就着急,忍不住又催促他了:“快点,你再磨蹭一会儿就没时间读书了,我只陪你到10点!”
二、反思
一、明知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为什么要唠叨?
做饼干的过程中,发现陶陶水放多了,其实这正是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跟他讲面粉和水的比例应该怎么放,或者怎么做会和出软硬合适的面?再耐心一点,甚至可以给他演示一下过程,这不正是体验教育吗?
可是,我为什么会忍不住唠叨孩子?明知孩子不可能一次做好,为什么还要破坏他的积极性?细细体会当时的心情,我有点着急,想快速做完饼干,当看到面软塌塌的需要再加不少面粉时,我是着急的,可是我急什么呢?我意识到我是担心面粉和鸡蛋的比例不合适,做出来不好吃。
这样看来,真的没有必要。本来就是孩子说的配方,不管好吃不好吃,都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呀,再说,这次做不好,下次可以改进嘛,体验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所以,请真正放松下来,放手让孩子去体验,你需要做的,只是和孩子一起去体验当下活动的快乐,这就够了。
不要因为你的控制和不满,把一场愉快的亲子活动搞得不欢而散、得不偿失。
二、明知催促不好,为什么还是忍不住要催?
今天孩子提出让我读4本故事,所以当感觉到时间不够读4本故事书,我很着急,一着急就忍不住催促孩子快点把事情做完来听故事,可问题是孩子不急,我为什么要急呢?
既然我已经和孩子约定好只陪到10点,那么10:00之前孩子怎么做是他的事,我只管到了10:00按约定执行就行了。可我发现当孩子提出的阅读要求在10:00之前完不成时,我就忍不住会催他,快点快点再快点。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我感觉到我既想按约定执行,又不忍让孩子失望,然而这经常是矛盾的,所以理想的状况是10:00之前完成孩子的阅读要求,所以我就会不断地催促孩子。
其实,这样不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温和地提醒他时间,到了10:00就按约定执行,不管有没有读完他选的书。
既然知道正确的做法,为什么不做呢?我觉察到有两方面的原因。
01. 不想让孩子失望
虽然知道失望不可避免,但还是想尽量减少孩子的失望,总希望能够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说到底还是要调整自己的心理,该孩子承担的失望就让他去承担,该体验的挫折就让他去体验。
02. 不想面对孩子的强烈情绪
这是我有点害怕面对的一件事,所以总会有意无意地违背原则而避免去面对孩子的情绪。是的,陶很容易激动,经常遇到一点小事就反应很强烈,这让我很抓狂,不想去面对,所以一想到如果按约定执行他就会大发脾气、大闹情绪时,我就会下意识地去避免这件事,所以会不厌其烦地提醒他,甚至冲他发火让他快点。
但其实想想,是不是正是因为我的这个心理,他才会更容易大发脾气,用情绪来控制我呢?德雷克斯说孩子的觉察力很强,我觉得这是极有可能的,孩子在我们的互动中找到了一种能让他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方式,他当然会乐此不彼。
所以,我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机制,让自己能够平静地去面对孩子的激烈情绪,这是我当下要修炼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