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件大事

我在《我在<简书>上的告白与承诺》中承诺,我要保持每周3+篇并且每篇2300+字数的写作量。敲这段文字的时候,内心好挣扎,非常担心自己做不到。如果没做到,就算没人会拿这个承诺质问我,我也会非常羞愧,结果是不仅没在写作上找到支撑,反而会更加不认可自己。但是因为不想让坚持写作这件事变得不了了之,所以琢磨了好久还是决定把这个原来只在心里默默立下的目标公布出来,希望借助这份压力和监督,自己能一直走下去。

《逻辑思维》2015年跨年演讲中有一个环节是邀请一家公司的代表,在几千人面前许下公司2016年的目标。我觉得这个环节简直惊心动魄,目标如果只是放在心里,总是比较安适的,但一旦公布于众,面临的压力会成百上千的翻倍。其实我们不是不懂,但是相信或许只有让自己无路可退,才能凭着一路死磕的坚持,企及之前无法想象的边界。选择将目标放在心里,写在纸上,或是公布于众,本身就是对勇气和魄力的一次检验。

和菜头说,强制性字数成为习惯,就可以练习自发性写作。自发性写作成为习惯,就可能成为精品。定下篇数和字数的要求,也是因为我太需要文字数量上的产出,来佐证自己一直在这条轨迹上努力着。

我从2015年1月6日开始写日记,当时给自己定下的要求是哪怕某天只写1行字也要坚持写下去。前些天翻阅了一下最早写的日记,还真有几篇只写一行字的“今天真的没有什么可记的,很无聊,就这样吧。”想象一下写这句话时极其无奈的心情,觉得自己也挺可爱。

刚开始的那段日子真不习惯,因为实在不知道写什么,记流水账似的坑坑巴巴,东一句西一句,纯粹凑字数。前段时间打算把之前写在本子上的日记整理在电脑上,但是很快就放弃了,因为那时的日记实在没有什么内容,整理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那时一天能写满一页日记纸就感觉自己非常了不起,偶尔写个三四页,觉得自己简直是神。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三四页纸的字数也并不多,因为本子的行距大,我的字体也大,再加上潦草,看上去满满当当,其实也就三五百字,整理在电脑上,只有寥寥几行,看着真是寒酸。

那时每天写日记的任务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里,很怕自己一不留神就让惰性占了上风,写着写着不了了之。整天逼着自己,哪怕抄文章,哪怕只有一句话,也要保持日记日期的连续性。就那么坚持着,从不习惯到习惯,从没有什么写的到比较有话说,截至今年4月份,我居然写满了三大本,大致算了一下,将近四十万字的文稿,这个数字令我吃惊。

认真的写作其实一点也不好玩。那篇《我在<简书>上的告白与承诺》从构思落笔到完成,整整花了5个多小时,因为着急一口气写完,所以午饭是用早上的剩饭凑合着对付的,也没有午休。文章点击投稿之后,才注意到由于长时间的伏案,膝盖都浮肿了,颈椎、肩膀非常酸痛,满脸冒油光。最痛苦的是,这时候好想好好睡一觉,可偏偏身体疲惫,脑袋却异常清醒,根本睡不着,随之而来的是焦虑,焦虑休息不好,体力没有及时恢复,会影响接下来的安排,还有工作要忙,还要照顾孩子,还有家务要做......

如果能持续写作,先不说写作水平的提高对自己其它方面技能的影响,单是从成就感上来说,你都会因为坚持做了一件事而对自己高度认可。认可是很容易体会到的,但是我另一个较深的感触是,就算能持续写作,只要态度是认真的,写作就是一个充满挫败感的过程。

很多人把作品比喻成自己的孩子,越看越满意。当你沉浸在创作的激情中,或是作品刚刚完稿时,的确觉得文章简直棒的不得了。但是,过两个小时再看,过两天再看,过两星期再看,感觉文章就越来越一般了,你会发现有好多看不懂的地方,不仅很多半截话,而且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用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描述?文章不是越看越好,而是越看越糟!这或许就是我有上百篇的文稿,但是要拿一篇开始在《简书》中公开时,却觉得如此艰难的原因。

更糟糕的是,你满怀欣喜的把文章拿给别人看,你自认为的妙语,最出彩的部分,别人根本感觉不出来,甚至当你提示别人注意欣赏时,他反而指出他觉得这段描写很突兀,有点莫名其妙,问你究竟想表达什么。可想而知这时候的抓狂和无奈,即使我们可以安慰自己是别人的水平太烂,欣赏不了,但是沮丧、挫败和自我怀疑是难免不了的了。所以有时候文章完稿了,我都不敢再细看,赶紧发送给主编,爱刊登不刊登,真的很怕看完后就没有勇气公开投稿了。

现在就生活中的一点小事洋洋洒洒的写上一千来字对我来说并不算困难,但是越来越不满意自己的文章一直停留在不痛不痒的抒发小情怀的层面上,没有重量感。千篇一律的频率和格调,投入浩如烟海的文章中,我的文字几乎不留痕迹。

我知道自己的短板在于知识储备不足,坦白的说,那些推荐的必读中外名著,我看过的屈指可数,而且还基本上是没有怎么看懂的状态下翻完的。我自己都想不通,我一直爱好阅读,但是这些年来我都读了什么呀?所以如果我的文章里偶尔有奇言妙语,还真不是展露了我深厚功力的冰山一角,只是偶然所得而已。

我不确定读名著是否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我也不知道会不会抽时间特意研读名著,但是有一项工作我是觉得自己必须立刻马上去做的,就是写读书笔记。

觉得读书很重要,而自己又好久没有读书了,重拾读本时最着急的就是追求多读几本。但是读书没有记笔记,其收获很有限。万维刚说,文章只有把它们全部拆开、撕碎,再重新组合成你自己的东西,它们才真正属于你。知识,不能仅仅机械的“存”在你的脑子里,而必须以一种个性化的结构“长”在你的脑子里。必须通过个人笔记来不断总结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这种笔记关键是抓住重点,写上自己的心得、灵感、其他书对同样问题的补充、同一个知识的其它应用等等。

请原谅我在上段大量引用作者原话来表达我的看法,因为万维刚老师表达的太为精准了,我找不到更好的说法。

读书记笔记不仅读书的节奏会相当慢,而且这种读法相当累,这是最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每次只要按照这样的标准读两个小时的书,我就满脸冒油光了,可见这个过程需要多少内耗。

写作的提笔之难,构思之难,进步之难,唯有亲历者才深有体会。和菜头说,写作让你用最小的代价,体验到了一件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以说,写作是件大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