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个朋友聊起各自“打工”工作上的事,也接触了一些自己创业的“老板”,接了一些项目管理和团队协调的工作,对一个人在职场上的价值有了以下思考。
所谓“价值”在我看来,指的是在促进公司、群体或他人的发展上有“切切实实”的产出。也就是说一个人只结结实实地做出了某些成果,同时这些成果对公司、群体或他人的前进有正向作用,这样的人才是有价值的。而价值的大小,就取决于成果对进步有多大的正向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总结,稀缺人才必须要同时兼备“有想法”和“能执行”两种能力。
但现实中常见的情况往往是以下两种:一个人空有想法,却不能落地;或者一个人能服从命令,却没有想法。对于这两种人,从团队领导和我个人的角度,后者比前者更容易被需求和青睐。原因很简单,一个团队在某一时刻只能执行一个想法,也就是说有想法的人需要几个甚至一个就够了,能做事的人却像金字塔的基座一样,足够多足够强足够统一才能支撑起整个想法。这也是军队尤其强调士兵无条件服从的原因。
另一方面,想法很容易产出。任何一个智商中上、有一定的逻辑和思考能力的人都能够在对某一领域有了一定积累后提出不错的想法。所以除非是极具有独创性和复杂度的想法,大部分想法是重复的、泛滥的、缺乏稀缺性的,因此只能提出这种想法的人也同样是缺乏稀缺性的。而对于稀缺的独创想法,如果最终不能在现实中实现,那么这个想法本身也是无价值的。做了越多的事就越容易发现,“想”是一件非常容易且耗能极少(少量脑细胞?)的事,但“做”却需要持续地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分也不能少。时间和精力是比脑细胞更加稀缺的资源。
当然,强大的执行能力是一个综合素质,其中也必然包括思考和决断能力,如统筹规划、随机应变、战术制定等,这些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执行多大的任务。执行能力还包括能够调动起的“物”的资源,如技术、知识、工具等,这些更多地决定了自己的单兵作战能力。最后,执行能力还非常大地取决于能够和多少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无障碍沟通,能够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人、获得信任、管理团队等,这种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可以调动起多少其他“人”的资源来帮助自己执行任务,这是一种几何级数的能力增长。
因此,对于一个不处于团队最高点的人来说,最有效也最应该做的事是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执行更加复杂和困难任务的能力,也就是能够把事做出来,并且做到位。如果能够确保自己能把一件市场上需要的事做到擅长、做到比大多数人都好,就可以成为稀缺人才,并依靠这项技能获得存活下去的资本。
而那些处于团队最高点的人,或者说那些有可能成功的创业者,必然是综合能力和胆识、信心、情怀都超出常人的人。TA需要具备的“思考”和“执行”的能力就更加高级和复杂,因此创业的人很多,但成功的案例却极少,一部分原因在于命运和大环境,还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创始人或创始团队的性格和能力。创业对“思考”会更要求独创、清醒、理性、长远,很多人会把这称为“格局”,这同样也是一项更加稀缺的资源,也因此成为了领导者最容易让下属诟病的方面。但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是,找问题很容易,提意见也简单,甚至制定战略和计划都不难,最难的却是有能力,并且有足够的胆识、毅力和抗压能力能够去做出来。相较于能力,胆识、毅力和抗压能力可能是更加稀缺的个性。因此作为团队的一员,提高自己价值的更好的方法是少说多做,做有用的事,做更多有用的事。不仅在公司如此,在和人相处中也一样,父母和子女之间,夫妻之间,“说”都是虚的,“做”才是实的。看一个人好不好,真正要看的是TA做的好不好,就像韩寒曾经的一篇文章里说的——爱是做出来的。
这篇文章并不是说一个人的想法不重要,而是要强调想法要建立在执行的基础上,没有了执行,想法就只可能是空中楼阁。每个人也应该看清楚“想法”和“做事”在自己所处公司或群体中的权重,这样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