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里,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间之书,一类是出世之书。
人间的好书可以教会我们生活的智慧,让我们在泥泞之中仍然可以仰望星空。
而出世之书,则会把我们带上云端,俯瞰世间万象,红尘之内的嘈杂,便再与你无关。
在我看过的书中,可以称得上出世之书的书,有两本。一本是《道德经》,一本是《太傻天书》。
《道德经》我自不必多说,它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峰,千百年来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向。
而《太傻天书》其实知道的人并不多。初一听名字,很多人就望而却步了。一提到天书,我们头脑中马上闪现一句话,看这本书和看天书一样。
在我们长久以来的观念中,天书是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存在。不过,这本天书你真的误会它了,思想高度绝对对得起天书之说,行文风格如同聊家常,诙谐幽默。
不过,我总相信读书是需要缘分的,如果有缘分,在彼时错过的,还会在此时遇见。
《道德经》给我的印象就像是一位老神仙指着云间一处仙气缭绕的宫殿,告诉你,看!那就是南天门。然后念了一些我们似懂非懂的咒诀,说按照这个做,你就可以到那了。我们看着远在云端的神殿,摸摸脑袋,懵懵懂懂。
但是读《太傻天书》的感觉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它就像一个絮絮叨叨的好朋友一直陪在你身边,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想去南天门如何搭建阶梯,如何强大自己,如何唤醒你的哆啦A梦。
他会用特别轻松的语气,告诉你怎么做会跳过前方道路上的陷阱,最终你一定会接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当你慢慢搭建好阶梯,打好基础之后,他还会和你闲聊为什么人间会出现南天门,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出生在南天门里,为什么我们非要到这讨厌的人间来走一趟。
所有的出世之书,都是大道相通。而我们所有的人,最后都是殊途同归。
读《太傻天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平静。
那种平静是你全然放开了自己,任万事万物在身体中流淌的顺畅。那是一种没有对抗,没有恐惧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圆融。
为了能更好地解释这种感觉,我用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书中的内容。
分别心
第一次听到“分别心”这个词是在樊登讲《正念的奇迹》这本书。书里说,一切痛苦都从分别心而来。那时候我并不理解什么是分别心,一带而过,只是有了一个印象。
直到我看到《太傻天书》里提到“分离”这个词的时候,我想起了那时候我不懂的话。
在我们心中,都有好坏、对错、美丑、成功、失败的概念,而且一直以来我们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认为的对,就真的对吗?我们认为的美就真的美吗?我们认为的善就真的善吗?
陶勇医生在他的书中提到一件事,他亲眼看见他的一个小患者的爸爸偷了别人的钱,他为了孩子的尊严,保持了沉默,但是心里却充满了厌恶,而就是这个父亲,又在几天后奋不顾身地去救了一个滚梯上滑倒的老人。而没有跟老人要一分钱。人性是复杂的,善恶真的能分清吗?
有一年我摔伤了尾椎骨,还未痊愈就开车去上班。始料未及的是,车子的颠簸让我极其疼痛。没办法,我只能慢慢开避免颠簸。可想而知,这一路上遭遇了无数催促的“滴滴”声,还有很多我没有听到的声音。我想如果他们知道我实际的情况,可能会多些理解和宽容。
我们心中的善恶、好坏、对错都是以我们自己的坐标体系为原点。然而,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看待事物的结果就天差地别。
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的烦恼都是因为这些固有观念导致的情感错位。这种对事物绝对的判断,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二元对立,就叫做“分离”,也就是“分别心”。
为什么“分别心”会产生痛苦呢?举一个例子。
我们看见一辆特别高级的车,注意,一旦我们头脑里有高级、低级这样分别的概念,随之而来,你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或者觉得自己失败,消极自责;或者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一旦我们头脑中出现“应该”这个词,你其实就是给自己制造了焦虑和恐惧。
不要小瞧这样一次次的情绪波动,一群蚂蚁可以战胜一只大象,当这样大量分离的思绪充满你大脑的时候,我们生命的能量就会慢慢枯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能什么都没做,还是感觉特别累的原因。
分离的感觉其实特别像是一种拉扯,我们本来应该是安静的、圆融的、和谐统一的,就是在这样的拉扯中,我们内耗自己,埋怨别人,和整个世界对抗。
每个人的坐标体系不一样,每个人的拉扯又让整个社会充满了戾气和冲突。
我是在看了《太傻天书》这一章之后,才读懂了《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老子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中,没有一种形式是固定的,而我们也不能用一种绝对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关于爱
道德经中有一句听起来让人有点不开心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看字面的意思,好像是说,天地没有仁慈之心,不把万物当回事。但是,其实老子不是这个意思。仁,是一视同仁的仁,是没有偏见的意思。天地对万物之爱,没有偏见。
它不会因为你是草而不是花,就少给你阳光。它不会因为你是荒原而不是农田就少给你雨露。这就是一种大爱,一种无条件的爱。对特定人的爱,叫爱,对所有的人爱叫慈悲。
《太傻天书》中也专门有一章来讲爱。为了搭建好爱的阶梯,书中先从我们最熟悉的爱情讲起。我们都渴望爱情,但是又惧怕爱情。不知道为什么明明相爱,最后却还是要分开。
我们初见时乍欢,更希望久处也怦然。可是,爱情到最后,却是风月无情人暗换,旧人如梦空肠断。
怎么会这样?期待和要求。
在男人心里,女人就应该贤妻良母,温柔体贴,最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在女人心里,男人就应该能赚钱、懂包容,生日送花,过节送卡,一个眼神,对方就该为自己上天入地。
所有亲密关系中的问题,都是因为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我们一直说,爱要包容、理解,要妥协和原谅。
但是,大家要警惕,当我们在关系中一旦产生“我是在包容她,我是在妥协”这样思想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有了对错的观念。觉得我是对的,她是错的,我之所以会包容退让,是因为我还愿意为这段感情付出。
可是,这样的退让和容忍就像在水里憋气,时间长了必定会爆发。等到这段关系中失望和痛苦多于快乐的时候,人趋利避害的本性自然会选择逃离。
其实,还是像之前说得一样,我们凭什么就觉得我们一定是对的呢?
无条件的爱里没有对错。
他有他的自由和习惯,我有我的自由和习惯,我们相互关心,却不彼此干涉,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和意愿,接受和理解一切,这才是真爱。真正的包容是感觉不到自己在包容的。
好的关系中一定是;无要求,无期待,完全的自由。
爱这一章的后半部从个人之爱说到了人人之爱。书中特别搞笑地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Jim问太傻,如果你的女朋友变成了一头母猪,你还爱她吗?太傻说,你这句话充满了对母猪的鄙视。
我第一次读这句话的时候,当作是一种调侃,随着一笑。但是,当我慢慢试着清除头脑中的分离,再次读到这句话时候,我发现,这看似的调侃里面,其实是去除分别心的智慧。
对万物的爱,就像阳光普照大地,恩泽同享,没有分别。大地厚德载物,默默提供养分,毫无偏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当我们心中没有那么多分离的时候,在我们眼中,真的是万物可爱。
当你心中充满爱的时候,你就拥有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单纯的我们思想中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如同重力一样,是一种真正存在的力量。万事万物都在爱的力量下运作。
这种感觉我有点表达不好,就像胶水一样,阳光让花草生长,蜜蜂让植物繁殖,包括我们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帮助,宇宙星球之间协调地运作……那是一种合一的力量。
而我想,这就是《道德经》中说的“渊兮,似万物之宗”,存在于万物之后,无形却如同宗主一样的道的力量。
读《太傻天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平静、通透、超脱。
平静来自书中完全践行了自由的理念,它会劝你说,不要自责,有些事做了也就做了。它会说,读这本书喜欢就看,不喜欢就不看,没有那么多必须和应该。它不会吓唬你说人类终将有什么灾难,只是说我们要参加一个考试,能升级最好,升不上也不会怎样,只是多学习几年级而已。它不会说人生实苦,前路多艰,只会告诉你放下分别,停止造作,顺势而为。命运终将把最丰厚的礼物馈赠给你!
通透是你突然间明白了生命中很多淤塞的源头,读书中它们便被一一打开。之前所有看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像音符一样,一一归入生命的乐章,它们不再是杂乱的音符,它们连贯地、优美地在各自的位置上轻盈跳跃,点亮生命中所有爱的呼唤。
超脱的感觉更像是你站在群山之巅,俯瞰人间。人间万象尽收眼底,你却可以一眼看穿。虽然很多时候自己也做得不够好,但是你至少可以看懂这真相。你知道怎么做是好的。会不断去努力。
《太傻天上》的封皮上有一句话:这将是你最后一本书。开始我并不理解,也不相信这是我最后一本书。现在,我懂了。最后一本书不是说你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本,而是,你再看别的书,它们终将在此万象之中,山顶千门次第开,长安回望绣成堆。
因为篇幅的原因,我只说了书中的两个内容,深度也只能到此为止,这些恐怕连皮毛都算不上。书中还有关于追逐的陷阱、当下的奇迹等我们一生都在思考和询问的问题,我们的人生疑问都将在里面得到答案。
还是那句话,读书需要机缘,我能做的就是把它展现给大家。希望我们都善缘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