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简单理一下,持续行动三年时间来,我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改变。
1
曾经我有微信微博未读强迫症,必须要刷各类社交媒体上的新闻,而且是挨个轮番地刷,迫不及待地把各种新的信息装入自己的脑子里。每天晚上睡前,第二天早上起来,都要刷。而且往往要刷到前一天的那几条,才会停手。
然而尴尬的在于,刷的时候往往又不用脑,所以又会忘记以前刷过了某些条,直到你越刷感觉越不对劲,原来早就看过,才会停手。
曾经我会为这样的行为模式感到困扰,处理的方式往往是,刷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突然来了一阵抽风式的痛下决心,说自己再也不刷了,于是往往伴随着一些剧烈的动作。比如微信就是把朋友圈功能给关了,微博就是找一个限时不让上的限制插件。
但是散乱的注意力没有地方倾注,于是总要找一个其他的渠道发泄。当你封掉了微信和朋友圈,于是只好开始跑到知乎、雪球等地方开始胡乱的闲逛了。
反正就是什么事都做,就是不干正事。
2
现在我并没有把朋友圈或者微博停掉,而是就放在那里,我做事的时候做事,休息的时候随便看一下;我不会有强迫,如果有未读消息,我也不会迫不及待。我就安静地做我的事情,做完了,有空就看一下。
有人说抵住诱惑的一个方式是逃离,我觉得其实更高的一个境界,应该是,诱惑就在那里,而你却全然看不见。坐怀不乱,多好。连逃的工夫都省了。
当我发现我专注在自己事情上的时候,这些干扰对我来说,就不再是干扰了,因为我不把他们当作存在。
3
曾经我有未来恐慌。我总感觉某个方向是个未来的方向,我要在这个方向上好好努力。于是我在微博上大量地关注这些信息,收集了一堆材料,我以为我会在有空的时候看,但是我却发现,我的心思根本无法让我安静下来,老老实实地走完一段材料。
所以经常有的状态是,今年说要学这个,明年还是说要学这个,然而根本却没学,却一直说要学。
曾经的我害怕选择,因为我觉得我总会错过一些东西,而我也没有勇气担当这些错过。于是我只好同时抓几只兔子,然后告诉自己,我在跨界,是复合型人才。
后面我发现,我其实只是一根烂木头而已。
4
现在我知道自己要往哪走,我也已经开始走了。在路上会遇到干扰,会有开新坑的诱惑,但是我却总是更加谨慎对待,不胡乱挖坑。
我开始拒绝一些事情,守住自己的内心,不再害怕重复,而更专注在我要做的事情上。我开始注重演练的价值,而不会在意一些无头紧要的看法。
我在坚持自己观点的跟上,对于坚信的更加坚信,而对于舍弃的,也更决然地舍弃,不会有无意义的情绪波动。
5
我开始能把握我的情绪的变化,我知道自己的情绪触发在哪里,我可以干预这个过程,甚至抢夺开关的主动权。
而这一切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地纯粹,纯粹的意思是,遇到的烦恼会越来越少,而经历的人和事情,相对会更加顺畅。而这种纯粹又变成一种力量,进一步让我的行动更有效能,于是在外界看来,为什么我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其实只是我把握好了我的内心而已。
6
我写文章有时候比较硬,我只考虑把推理和逻辑展示出来,不会考虑让读者感觉更舒服,于是经常会有人说,看我的文章膝盖会中很多箭。然后我在新浪微博@Scalers上有一本电子书的合辑,就叫《不辍中箭集》……这是当时新浪的美女主编撺掇我起的……
但是更真实的版本并不是我有多么的厉害,而是,当你感觉中箭的时候,其实是因为我在写某个曾经的我自己。你会感觉膝盖碎了是因为我在对自己的过去进行碾压。
我曾经说过我的文章是写给我自己看的,于是当我分析自己的时候,好像突然很多人都中箭了……这要怪谁呢,怪我逻辑学得好,推理得太严密好了……
我其实一直想对读者说,你要相信你不孤独,你在经历的事情,我或多或少也经历过。也许我可能走得快一点点,然后可能对自己狠一点点,两三年积累下来,于是你感觉好像有点样子。如果通俗一点,那就是我把自己拉出了泥潭。
但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持续行动,我感谢过去的自己,毕竟让我开始做了一些事情。而对于一个只会放空炮从不做事的人而言,开始做就是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