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双慧眼
读第78条《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巴甫里克:拼写音节也不熟练,阅读描写美丽冬天的短诗很多遍,但还是记不住。
女教师:为什么你不好好学习?像这样,我在放学后还得陪着你补多少课啊?
巴甫里克:走近生物实验室,对瓜果植物有惊奇,但学习不好,不敢表达心中的幻想。
女教师:他闷声不响地站着,心不在焉地朝远处的什么地方望着,他在那儿感到枯燥。
巴甫里克:一道应用题,或者一个最基本的依存关系,思考的时间要比别的同学多2、3倍。
女教师:很少思考、比较和对比,对他得一遍又一遍地教,这是思维迟钝的儿童。
这是苏霍描述的“差生”巴甫里克的情况和一位“负责”女教师的教学鉴定。这样的场景,老师们都不陌生,在我们身边时刻在发生,一切似乎都是正确的,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苏霍发现巴甫里克知道动植物很多有趣的事情,发觉他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觉察到他具有分析事物相互联系的能力,提出了一个质疑女老师的问题:思维迟钝的评价有没有问题?直到升入五年级初期,巴甫里克的学习表现仍然不佳,先后找巴甫里克的母亲谈话的教师共达八位。但恰在此时,生物学老师的教学安排为巴甫里克带来了转机。
那位生物学老师善于安排课堂教学,他不仅要求学生像平常所说的那样“掌握教材”,而且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他要每一个学生都缝一个布口袋,做几个纸袋,以便装各种各样的“生物材料”,准备上课时使用。学生们从布袋里掏出的东西,有各种枝、叶、根、茎、花和种子。所有这些,都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看,加以比较,并且画下来。这样的活动性教学方法正好迎合了巴甫里克喜爱植物学和动手操作的特点,原来他的才能表现在手指尖上,巴甫里克变成了一个聪明好学的学生。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这个五年级生会做的事,是有经验的园艺工也很少能做成功的”。
“剧情”何以翻转如此?不妨再看看巴甫里克的惊人表现。
巴甫里克:细心、准确地把果树嫁接到野生砧木上去。
生物教师:这是真正的技艺。
巴甫里克:能不能不经过嫁接就培育出树苗呢?譬如说,剪下一根树枝,把它栽进土里,照料它,使它成活呢?
生物教师:咱们到暖房里进行一次有趣的实验。
巴甫里克:那些成活的树枝,是我从树顶上剪下来的,这些死掉的树枝,是从树的中部和下部剪来的。应当从树的顶部去剪取树枝。那样可以多培育出一些树苗啊。
生物教师:他是一个真正的试验者,是未来的学者,天才的园艺家!他不单纯是要达到预定的目标,而且是在探索、研究自然界的现象。
巴甫里克的嫁接与扦插的实验传遍了全校,他自己也建立了自信,原先那种害怕、拘束、犹豫的表现也逐步消失了, 苏霍把巴甫里克的这一转化称为“思维的觉醒”。他总结的转化经验是,“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知识的最初的源泉(客观、现实、实践、生活)受到了观察、检验和研究”;同时,苏霍还直接点出了巴甫里克的“觉醒原因”是与那位生物教师的开发的创造性劳动分不开的。正是生物教师让巴甫里克找到了植物栽培是他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不瞒大家说,倒不是因为这样的“个性化的差生”,但类似的事情我是遇到过的。那是我在乡镇教学的前八年时间里,那时还时兴搞各科竞赛。我有两个学生,一个研究到微积分,理解到函数斜率就是求导数,还翻阅大学物理课本,了解到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这是理论研究型的翘楚学生;另一个乐于研究生物,参加生物知识竞赛是全省拿一等奖的,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能说出菠菜种子出苗率不高的多种原因,个人兴趣爱好是侧重于生物学应用性知识的。好在,趁着当年的“意气风发”,我对这两位“奇才”还是高看一眼,惺惺相惜的。像是巴甫里克考上农学院,成为农艺师一样,这两位学生后来都上了重点高中,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阅读了苏霍的这篇建议,一个差生翻转之后的“思维觉醒”,带给我深深的思考:到底什么是因材施教?我们怎样发现学生的“材”在何处?《中庸》开篇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常言道,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其本质还在于“心中有人”,关键在于要分析学生心性特点, 依照他的本性去施加教学。因此,《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应该刺激教师的思维觉醒,“借我一双慧眼”,即教师要做到:发现学生的兴趣特点,因材施教,创造适合他的教学。
所以,不要过早地对学生下结论,一定要相信,“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一定还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这就需要教师的慧眼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