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岁的时候,每次犯了错,爸爸都帮我记上,攒够三件,就打我一次。
小时候挨打是很有仪式感的,一般会在黄昏左右,爸爸下班,坐在我家沙发上。沙发背后是一扇大窗户,黄昏的光透进来,柔软的给他打上层温暖的晕圈,我立在他面前,从第一件事开始讲起,阐述自己当时做了什么,犯了什么错儿,有没有伤害到别人,该不该打,打的话打几下。
陈述完相关问题后,爸爸才会开始打我,这让我有种罪有应得的感觉。爸爸打我,只打两个地方,手掌心和屁股,其他部位从不打。现在我称其为一场有预谋的控制。
一般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会被打呢?好多都记不清了,只隐约想起些,比如,小时候姥姥照顾我,在我看来,她有些胖,又总是穿着黑灰色的衣服,像一头移动的大黑熊。于是我就把这个念头说出来,我说:“快看,姥姥像一头熊!”然后,姥姥就哭了,坐在沙发一角,把手肘搭在沙发把上,嘤嘤地哭。而能被爸爸妈妈看到的话,就要等到黄昏他们下班再哭,姥姥坐在那里哭的时候,黄昏的光透过沙发背后的玻璃窗流进来,也给她的背打上一层金色的光,更显得姥姥楚楚可怜,甚至有了寄人篱下的悲戚感。
于是,我被记上一账“不尊重老人”。类似的事情攒够三件,就会挨一次打。
爸爸打我很有技巧,每每先问我要被打几下?我小我傻,总回答:“十下!”长大后,爸爸告诉我,这十下的力度也不同。第一下,要温准狠,疼得我钻心。第二下、第三下就轻一点,到第四下的时候,估摸着我的痛感消退了,就再狠狠来一下,让我误以为十下都是同样疼。
当一个小孩感到疼痛的时候,自然就会想哭,甚至要哇哇大哭。可是每每这个时候,爸爸就会严肃的对我说:“不许哭!”就这样,每一次挨打后,心里的委屈,身上的疼痛都被活生生压了下去,久而久之,我变成了一个被打,很疼很痛却不会哭的小孩。
那个小时候被打,却不被允许哭的小孩,长大后会怎样呢?
当被打,不许哭,这种行为经过多次长时间的强化后,就会塑造成孩子的一种行为模式。在她成人后,遇到类似暴力情境,甚至生活、工作遇到的委屈时,行为模式会告诉她,不许哭,于是她不会哭出来,不会愤怒、不会吵架。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自己这种行为是很自豪的,因为面对困难,面对被他人的不公正对待和被侵犯行为,都不会哭,这看起来多坚强啊。然而事实是,不哭不代表无动于衷,而是习惯性地把这种愤怒压抑了下来,采用的防御模式就是漠视与麻木。
麻木好吗?我们都知道当然不好,这是情感、情绪被阻断的外在表现形式。因为表现委屈和愤怒不会被接纳,所以干脆就绝望而放弃了。就像对婴儿的哭泣训练,只有当婴儿不哭时才给奶吃,久而久之,婴儿真的就不再歇斯底里哭了。那不是训练乖了,而是婴儿深深地绝望了,对父母绝望,反正哭也不会得到回应,所以干脆不再哭了。婴儿的需求也就不再被看见,成了一个被看不见的小孩。
另一个被压抑的后果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恋爱中,不会表达愤怒,总愿总结反思自己的问题,就像小时候说姥姥是狗熊不对一样,长大后的这类孩子,无伦任何事,都会先从自己的角度反思自己的过错,是不是自己没有足够尊重啊,如果自己换种方法是不是好一点?
可事实又是什么呢?对于小孩子来说,她是否真的能理解尊重是什么意思?而大狗熊的比喻是否是因为她想象力丰富而又善于形象表达的一种方式呢?当然由于擅于内省,那个小孩热爱极了心理学专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后来记起一件事:读高中的时候,学习表演,结果在课上,我怎么都不哭,不会哭。没有这个情绪。老师就安排我看悲伤的电影。看了《泰坦尼克号》没能哭出来,直到看了张柏芝和任贤齐的《星愿》,才终于哭了出来。是那种借着被感动的推力,使劲释放自己体内的情绪的大哭。现在看来,看悲伤电影是打通身体积压情绪的非常好的方法。
你可以把情绪视作能量,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一种能量而已。
而处理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释放和疏导,因为你越是打压它,它反弹的力量就越强。
所以不同的父母会养育出不同的孩子,因为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父母有着不同认知。
我一个很好的女朋友,23岁,她总说自己有着32岁的心理,太早熟,活得累。我想了想,不是啊,因为同样有很多32岁的人,和她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于是跟她说,这不该被叫做早熟,而是认知,你虽然只有23岁,但是却有着超过同龄人的认知水平,也就是说你的学养与见识高于同龄人,才会让你对同样的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判断。所以“早熟”两个字,在这方面讲就是一个伪命题了。
小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反抗能力的,父母在孩子心里又有着神圣的地位,很多时候像是真理般的存在,所以不会觉察出父母哪些行为是欠妥的。于是,不让哭这一行为,经过多次的强化之后,就塑造出了孩子身上的一个特质。这样的小朋友,如果在内心深处认同了父亲的做法,认同了不哭是正确的,那么长大后,就不会愤怒、不会吵架,不会发火,变得像是逆来顺受的样子。而真有不会愤怒的人吗?当然没有,那么那个愤怒去哪里了?被压抑到了身体里,甚至潜意识深层。
压抑了愤怒和攻击力,结果让我活得不自在,如果一个人不能直接对别人表达愤怒,而是绕着弯去表达攻击,这在心理学上就是被动攻击,例如不直接拒绝别人,而是拖延。或者在吵架中,以回避漠视姿态回应,也就是冷暴力。
在亲密关系中,总有些人是不会提需求的,明明心里有很多需求,但就是无法开口,小时候被打后的委屈需求原本可以通过泪水流出去,但是这些能量被人为制止,没有流动,而是硬生生被压下了,所以孩子慢慢就会形成一种潜意识,我不能提需求,我的需求是不会被满足和理解的。
因为你打我,不准我哭,就是关闭我需求的通道。只有你(父亲)可以有需求(打我,以纠正我的“错误行为”),而我(孩子)不能哭(需求不被看见与认可)。所以那些小时候被打,却不能哭的孩子,长大后在亲密爱人面前也是不会提需求的,这势必也压抑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心理都有大量的愤怒,你能否觉知到你的愤怒,你能否合理表达你的愤怒,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弗洛伊德说过:一个人能否合理表达自己的攻击性是健康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人做不到这些,就必然有心理疾病。
比如某个人一直有便秘的问题,而且很严重,经过心理分析,发现了她的病因,因为她一直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生气的时候决不说话,把愤怒全部憋在肚子里。她觉得生气的时候,说得话也很伤人,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表现在生理上,就是便秘,之所谓“不放”。所以老百姓常说的一句很俗的话“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就是这个道理。很多民间看似很粗俗的语言里,都有着最简单与深刻的道理。
其实任何一个人,如果你是一个过分好的人,通常就认为在处理内疚方面你其实有着很大的问题。
悲伤、愤怒、恐惧、内疚和嫉妒、羞耻,这都是我们很重要的生命能量。要想把真实的自己活出来,就要去理解和接纳这些东西。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通常我们把这句话理解为对别人的爱,但其实这句话要同样放在自己身上,深深理解和接纳自己。所谓的理解和接纳通常就是你心理的那些所谓的阴暗面。
非常有意思的是,一旦当你做到深深理解和接纳这些所谓的阴暗面时,他们就会成为你生命中很美好的一部分,当愤怒发泄出来后,当委屈被哭诉出来后,你就能够感受到这种生命能量流动了。《皇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你感受生命力的流动后,人也就通透了起来,也会变得更真实更有生命力。
欲望、声音、愤怒、喜悦、爱、恨、高峰体验、歇斯底里等这些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热情。先是黑色的热情流出,被拥抱后,你会发现原来这就是生命力!
热情流动起来后,你才能享受到,人与人之间热情流动的感觉多美好,这时你会体验到,谁付出谁索取,谁对谁错,都没那么重要了。
分享个小故事,来体会一下:
我小侄女会理直气壮地要爱,生气了就要你哄,发脾气了也要你哄才会好,到现在6岁了,还是会要你抱抱她夸夸她,毫不掩饰对你的依赖和需要,所以大加对她的爱好像也会多点。她像小太阳一样,永远热情和快乐。
相反的故事,也来一则:
我1岁就被送到托儿所,在那里过得并不好,我妈很引以为傲地说,我2岁左右就会乖乖坐在楼梯上喝中药,从不让她费心。其实我不是不怕喝中药,只是不敢让妈妈费心。我怕妈妈不要我,怕我会一直呆在托儿所里。不是我想乖,是不敢不乖。现在长大了,和我妈一直不亲,和人也很难保持亲密关系,很痛苦。
我5岁,爸爸妈妈和我分房睡,我很怕很紧张,他们却依然关灯留我自己在黑暗中,从那时起,我开始恨我的父母。而我妈经常像别人炫耀,和我分睡的过程恨顺利,夸我很独立。现在,我只有每周日晚八点,给他们打一个例行电话。
通过上面的三个小故事,我们更能体会到,要让情绪流动起来,才会有健康的心理,否则就会被阻塞在那里,衍生出其他连累。弗洛伊德说,性与攻击的需要是人类的两大本能。现代客体关系则说,关系才是一切。也有心理学家整合了这一点,说既有需要,又有关系,需要驱使着我们建立关系。
在来看父母方面,一位要求自己孩子不许哭的父亲,他背后的需求又是什么呢?
爸爸的整个青春都是在部队度过的,部队的规矩就是无条件地严格服从命令。我曾经问过爸爸,为什么打我却不让我哭,他自己也说不上来,就说不让哭就是不让哭呗。
从教育经历背景看,他一是沿袭了一些部队作风。男儿有泪不轻弹嘛。二是控制欲。
这一是源自他身为五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从小就管理弟妹,并且在父亲的原生家庭中,小时候犯错也是要接受肉体惩罚的。他长大后,当自己活得还不错时,自然也会默认这种教养方式。二是在部队时带兵,三是在现有单位做主任。他从小到大都处在管理者的位置上,这会让他很自信,自己的教养方式正确,也会让他有很强烈地控制欲望。当然反过来说,也正因为有控制欲望才会成为领导。无欲无求的人,一般不会参与到权利争夺中。
按照年纪计算,那个时候正是父母的三四十岁,也就是所谓的中年危机阶段,他自己是否有些工作上、生活上的需求,不能正常宣泄,抑或他自己就是在采用压抑的方式生活,所以不许哭,也是他潜意识对自己说的话。不许哭,中年男人对婚姻的无奈不许哭,对事业的艰难不许哭等等。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也就是说,我们对他人的要求和命令里,往往隐藏着自己的需求。
除此之外,先让孩子自己陈述理由,势必造成孩子罪有应得挨打的心理,会减轻打人者的内疚。相信每一个对孩子吼叫甚至动手打过孩子的大人,无伦你给出自己什么理由,事后都是会出现内疚感的。所以要看清,当我们以管教为理由打骂孩子时,到底是出于自己的需求还是孩子的需求。
一次,我遇到一位护士妈妈,她跟我陈述,自己孩子不听话,她给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报了很多课外辅导班,但儿子成绩总不能让她满意,儿子对她的苦口婆心更是听不进去,这让她非常非常生气,所以她就来问我,该怎么管教儿子?
从她的描述中,我们发现,她非常希望儿子成绩优异,出类拔萃,将来可以考上好学校。我问她你对自己现状满意吗?她有点愣住,没想到来问儿子的问题,会被问到自己。想了想后,她告诉我,如果当年她能够好好读书,努力考上更好的学校,现在就不用当护士了。她认为护士不但累,挣钱又少,社会地位也不够高。而她目前的职业局面,都是因为小时候没能好好学习造成的。
我又问她,你小时候父母是怎么培养你的呢?她的话匣子一下子全打开了,滔滔不绝地跟我说,小时候家住县城,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的意识,所以她什么特长也没有,每天就是疯玩,上学也很简单。我问她,那段时光你快乐吗?她说,快乐呀,可是快乐又有什么用?快乐现在也还是当护士啊。
听完她的描述,就会知道,她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是对自己现状的不满意,对自己现状的不满意,是源于小时候父母没能培养自己。于是她给儿子报了无数的特长班,不能接受儿子在这样的培养下,还拿不出她想要的成绩。更无法理解,自己为了儿子的美好前程,费劲心思的培养儿子,为什么儿子还不领情,不听她的话。
事实上,她对儿子做的一切并不是儿子的需求,而是她自己的需求。我建议她既然不满意自己的现状,可以现在进行自我培养啊,可以去读书,去学习,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学习途径了。还建议她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后,可以试着换一份理想的职业。她虽认同这个建议,但认为自己年纪已经很大了,不如把心思和精力花在培养孩子身上。事实上,她刚刚三十岁多一点,还是非常年轻的年纪。
这也是我们常常见到的把自己梦想加附到孩子身上的例子。只不过,现代人都知道这一点,这位护士也知道,所以她并不觉得自己有把自己的梦想加给孩子,而只愿意相信是为了孩子自己的美好明天。
所以当我们以家长的身份面对孩子时,请多问问自己,用这样的方法对待孩子,到底是为了孩子的需求,还是我们自己的需求。
童年期好的养育,就像父母给我们种下了一颗种子,你被允许做自己,而且你体验到了黑色能量可以如何被转化,这有多美好,并且,你还将父母内化到心中,成为你自我观察的一面镜子。
你的真实需求被看见,你的无助委屈被接纳,你有强大地无条件的爱与支持,你自然会长成一棵健康的小树。
如果你说,我已经长大了,父母不能改变啊,没有那样的养育怎么办,没关系啊,荣格说:青春期和中年危机是自我修复的两个最好时机。你可以自我养育。
“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存在主义哲学,可以概括为这样的三句话,其中的关键是选择,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是谁。
主动地,带着主体感地去做选择,很重要,这才最终塑造了你是谁。
从婴儿到幼儿,到少年,到青年,到成年,再到衰老乃至死亡,一个能量体会是一个完整的展开过程,它非常复杂,不可能再由其他任何人完成,只能由你自己完成。
你可以自己养育自己。何时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