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的大名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有所耳闻,甚至同宿舍的舍友已经买了放在架子上,但我却是在毕业两年后因《穷查理宝典》才买了西奥迪尼的这本书,并且花两天时间看完了,感触良多,略述一二。
《影响力》全书共七章,介绍了六种“影响力”的武器,分别是:互惠、承诺、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但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比概括出来的六个词汇要丰富的多,每个部分分别列举了许多不同的情景下的“影响力”是如何体现的,并介绍了心理学家的对比实验。这里,我提一下书中介绍社会认同的部分,因为这部分举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
首先,社会认同原理是指,在判断何为正确是,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但是,这里的“我们”可能也包括其他人,也就是说,当某些情况下,每个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从而导致一种叫做“多元无知”的现象。
书中写到的经典案例,是1964年3月的吉诺维斯凶杀案:被害人在自己住所所在的街道上是被追杀人攻击了三次且弄出了很大声响,持续了35分钟,期间被害人大喊救命,但尽管有38名邻居听到了响声并且从公寓的窗户上看到事件的过程,却没有人打电话报警。
这起事件被《纽约时报》进行了报导,而头版文章的焦点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好人”居然不报警。之后,多家媒体对该事件的跟进报道都强调了当时找得出来的唯一解释: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目击者们漠不关心,根本不想卷进这种事情;美国变成一个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的国家;现代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的冷峻,把人变成了铁石心肠,他们成了“冷漠社会”的一份子,面对同胞的困境,他们表现得无情而又麻木。(这些文字是否看起来很熟悉)
后来,两位心理学家重新研究了这起事件,却得出了另一种解释,认为事件中没有人帮忙,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旁观者。38名旁观者在这起事件中遭遇了“多元无知”的情况,“每个人都得判断: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与此同时,危险也有可能积累到这样一个程度:某一个体不受看似平静的其他人所影响,采取了行动。”“旁观群体没能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他们不能确定”。
2011年,一起交通事故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在百度输入“小悦悦”会有四百多万个结果。相比1964年,2011年的这起事件由于网络和视频,所以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在国内和国外都引起强烈讨论。但几乎所有主流媒体的报道都和当时纽约的媒体们是一样的,把所有的矛头指向了旁观者的冷漠、无情、麻木……
社会认同这个篇章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就是,西奥迪尼的《影响力》写于2006年,而文中所举的纽约的新闻是1964年,按理说至少有一部分人是通过这本书了解到有“多元无知”的概念,并且是几乎“亲眼”看到书中所述的情况发生在现实中。但是当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的时候,竟然没有一句话是站在“理论上”来分析的,又或者只是这样的言论不会出现在主流媒体上,这也许就是知识的无力之处了,毕竟,主流媒体也构成了一种“社会认同”。
理论有时候确实是显得冰冷或者说无情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看了书之后人也变得冰冷了。就像人们常说要多去走走,见多识广,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情就不会怎么怎么样了。再次回想,两次事件的“旁观者”在事后面对舆论时该是承受着多大的心理压力;而对于像我这样的观众,则要时刻警惕被媒体的报道引入所谓的“争论”之中,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会是那个不受周围影响而采取行动的人。
Ps:《影响力》对于如果自己身处需要帮助的位置时该如何行动,有提出一些建议,有兴趣的朋友请买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