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
文•萧山
农历五月份,正是桑椹成熟的日子,农村老家的屋后地头都有桑树,随便站到一棵树下,都能让你吃个够。
现在桑椹已是一种比较值钱的时令水果了,有人还利用大棚技术栽种,三月份就能成熟,个头很大,色泽紫黑饱满,极具诱惑力。可是,价钱也很吓人,一斤装不了多少,就是十几块。东西看着虽好,但总是不对季节的东西,这种反季节的美味,总是让人害怕,就像速成的东西不很令人放心一样。
普通我们,还是喜欢这种“瓜熟蒂落”式的味道,那种深藏在记忆中的儿时的味道。不论是红色还是黑的,各有各的味道,红的硬实酸脆,黑的多汁甘甜。不论是酸是甜,绝对是滋味纯正,不用害怕有什么添加剂。农村人现在挣钱的门路多了,很少需要出售桑椹贴补家用的了,再说,也没有真正的农家人指着这个发家,所以更不会操心经管它。不上化肥,不打农药,就是自生自长,经风经雨,沐浴阳光,这,恰好成就了它们最原始的味道。
端午小长假,回到农村老家,谁家后院有桑椹,谁家地头樱桃,哪个沟岔有刺梅,都摸得门清,因为,那里留存着童年的味道。
农村的巷道早已变了模样,已经是“新农村”的样子,可后院还是原来的风景。高大的枣树,枝繁叶茂的桑椹树是最常见的,现在正是桑椹成熟的季节,大人小孩都来摘几个尝尝,低处的早已被摘得差不多了,要想吃大的、甜的还需要上树去摘。看看自己已经“变形”的身体,实在怕把树压坏,主家虽一再说么事么事,可总不能因自己一时口腹之欲,弄折人家树枝吧,好在可以站在隔壁家的平房上摘。
从上往下看,情景完全不一样,在下边还能看到或红或黑的桑椹果,像蚕蛹一般,挂在枝头很是好看 ,可到了上边,只看见满眼绿色,宽阔墨绿的桑树叶遮得严严实实,哪里还能看见桑椹果?但只要你把树叶稍加扯动,紫黑泛光的、形如蚕宝宝的桑椹果就立马呈现在你眼前。那个惊喜,那个激动,啥也不说啦,撸起袖子 、伸长胳膊,开动起来。这时,嘴巴只会嫌你手太少,手太慢,不够它吃的。
吃的手指紫黑,嘴巴紫黑,然后,拿出准备的塑料袋,摘上些带回家吃。不一会儿就是半袋子,走下平房,在巷道里遇见本家大哥,笑着和我打趣:城里人还稀罕吃这东西?大鱼大肉还吃不够。我递了根烟说:谁是城里人了,还不是一样的打工。再说,城里哪有这么好的东西。说着我把塑料袋子拿给他让他也尝尝桑椹,他笑着摆手说:这东西你别看长的不咋样,可保证比超市里的甜。城里人都吃现成的,吃的是品牌,人家才不吃这哩。
是啊,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习惯了人造出来的美味,习惯了超市饭店的味道,距离原生的、不花钱的日子太远了,在他们的意识里“一分价钱一分货”贵贱模式已然形成,餐盘桌面上的东西是必须讲究“色相”的。殊不知 正是这种好看诱人“皮囊”摧毁了他们的味蕾,吃坏了他们的肠胃。要知道“歪瓜裂枣”才是最纯正味道。
光鲜亮丽、面容姣好的外表固然是人们追寻的目标,可就怕这美好的皮囊下未知的“佐料”。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这不曾言语的“蚕宝宝”。
人啊,活的真一点儿,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