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3月22日上映,犹豫再三,到了这个周末才决定去看。单从电影名字来看,并无太多吸引,主演是我喜爱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于谦先生,由于在以往的电影中他都只是配角出镜且口碑平平,所以决定去看也仅仅是因为自己教师这个身份。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观影过程,时而爆笑,时而泪目,整部电影没有一句废台词,没有一个无意义镜头,衔接紧密,伏笔妥当,节奏明朗,情感真实。电影开始,“优秀教师”苗宛秋(于谦饰)老师登场,高一开学第一节课,苗老师用敏捷的“班主任思维”,让李海燕烫直头发,没收关婷婷口红,拎出抽烟的文明建设,揭穿假模假样偷换书皮看武侠的王海,制服痞气十足的洛小乙……与学生为期三年的斗智斗勇从此拉开帷幕。高中三年,多少人青春最美好的回忆尽在这三年,所有看这部影片的人或多或少都能从这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也一样,我看到了高中时代的自己,也看到了此时此刻的自己,更或许我也看到了未来的自己!
初为人师,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想法,认为老师嘛,管理好学生,教好书便万事大吉,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工作中我总能想起那些影响我至今的老师们,他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大声呵斥学生时候想起当年的H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调皮,这是你们这个年龄该有的样子,但是承担后果也是你们这个年龄应该学习的本领;我随即画风转换,笑着对我的学生说出了这番话。见到逃避错误的学生,我想起了从前Z老师对我说的:年轻人嘛,有错误大胆承认,有什么大不了的,改了就好!我一字不差的转述给了我的学生;遇上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我想起了S老师拍着我的肩膀说:有什么困难,跟我说,我帮你解决。同样,我将这话一字不差讲给了我的学生……一个人一生中能遇到太多的老师,但回头而望,那些能被我们记住的老师往往并不是因为她教给我们什么知识,而是她的某句话、某个信任肯定的眼神、某个暖入心扉的动作,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会在某一个你需要的时间里出现,毫无预兆的出现,陪伴着你走过风雨,看遍繁华!
影片中苗宛秋老师身上贴满了刻板、保守,教条,唯成绩论的标签,他的形象不仅代的是一个老师,他还代表了诸多的家长群体,青春期里与家长和老师的“斗争、和解、成长”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绝对的“乐趣”,而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却反之。影片中一帮乳臭未干的娃娃们高呼一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此之后,苗老师树立多年的“优秀”形象化为乌有,也管不得那么多了,一心只为这些熊孩子的未来考量,什么优秀教师,什么奖金奖牌,统统且不考虑,一切的一切都以学生为先!为生病的刘昊募捐筹款,不放弃日渐堕落的小乙,顶着被处分的压力为安静的同学们免费补课……电影里的苗老师高考后由于家庭成分过高的原因与北京大学失之交臂,他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北大中文系录取通知书拿出来给学生们看的时候,影片中旁白说:老苗的心结成了鞭策我们的动力,也成为我们高中的助力,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折腾我们自己,折腾老苗,这一刻他却成了我的目标,那张录取通知书,就是他在我们心中,竖起的一座灯塔,至今,依然在为我们指引着方向。教师,一句话,一件事情,一座灯塔,一个方向,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就是如此,你可能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哪一句话会影响到学生,甚至是他们的一生。
片尾有一句话很好:直到多年以后,我们终于明白,那时的自责或是不舍,其实都不重要,因为有些人,看似已经走远,却从未真正离开。苗老师虽然没能陪他们走完整个高中生涯,但是苗老师的精神却一直影响着他们,似一座灯塔,似一个路标,指引着他们朝着那明亮的方向一直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