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从《身为职业小说家》的第一章就开始提问,小说家是宽容的人种吗?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村上春树作为专门创作一个非虚构文学作品同时也兼顾文学翻译,却时常被同行权威作家严厉批判不懂“文学的游戏规矩”,“一个作家还玩儿什么翻译”,令其惊惶失措的是文学居然有“固有的游戏规则”。同行如看见抢地盘般地将你驱赶批评,好在村上春树是个一直稳固,坚持不懈,摸爬滚打的人,时间一长,同行就拿你没办法,让你入席。
独特的自己
一旦你成为一个作家,就会赋予自身拥有固有的视觉及其形态,为了维持这种形态,我们就变成了一个独特的人,然后使我们写出了独特的作品,就是各位读者所熟悉的作家风格。
这是对事物的,充分了解之后而产生的偏见,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深度偏见,既然没办法做到,绝对公平公正的尺度,所以村上春树很拒绝成为文学奖的评审委员,因为这是在用你充满偏颇的世界观去左右他人的命运,给其他新晋的作家发入长卷,可想而知当年村上春树是多么偶然偏颇的获得了新人奖,如若没有得到这个奖,他也成为不了小说家,也成为不了现在的他。那他也不过是想你像我像他那样过着平凡的人生。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去看待这个世界是如何的云云。
不愿意成为文学奖评委的村上春树也特地指出,作为一个作家最大的意义就是为读者不断地写出更高质量的作品,永远要在学战场的第一线默默耕织。所以时间和精力对一个珍惜时间的人来说是极为有限的。
世俗形象的落差
在普通人眼里,作家是一个具备浪漫色彩的人,过着沉湎于美酒,沉浸于女人,总是随心所欲,无所不为,风流倜傥,唯我今朝,从这种颓废与混沌中催生出来的文学文人作家。其实不然。村上春树提过一个与之近乎相同的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一个在伦敦邮局工作和兼职写小说的文人,每天早起执笔写稿之后去上班,一段时间后在写作上获得成功,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作家,也没有辞去邮局工作,还做了管理层,现在伦敦街头的红色邮箱据说就是他的功劳,在他死后,遗稿留下来的自传刊行后,毫无浪漫色彩规矩死板的日常生活被公诸于众,人们对他的浪漫幻想一落千丈,此后名气和声誉一落千丈,直到进入二十世纪后,才重新获得肯定的评价。村上春树特地指出这个故事也是在暗喻着他自己的生活也不过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慢跑,做点蔬菜沙拉,钻进书房,按部就班完成写作。也预示了大部分的作家,其实不是大众心目中的浪漫幻想。
聪明人,是当不了小说家的
写作超过35年的村上春树,见过不少新进的作家,却也目睹了他们的消失,他们大部分都是聪明有才华的人,短时间内能写下一两部侩炙人口的小说后,消失于人群当中,毕竟写小说是需要用耐心去推进的事情,这个大千世界,对聪明人他们的诱惑太大了,他们无法重复日复一日地持续,无休无止地感知写作。不符合他们的天性,遂撒笔,奔红尘而去。
和时间做朋友—写长篇小说
长期训练具备马拉松体质的村上春树也将自己的主战场定义为为长篇小说家,当然这也不妨碍他时常写写短篇和随笔,顺应内心的要求,自由地选择自己容器。
写长篇小说就要和时间做朋友,不是像写短篇小说一时感觉到了就快速执笔以百米跑的速度一气呵成。其前期需要做很多积累,酝酿,建立生活与工作的循环周期,好的长篇小说是是艰苦卓绝的产物,漫长的工作对身体能量特别是脑力需求就像个小型黑洞,曾经有几次村上春树写到头皮发热(烧脑)。为了避免生活的各种琐碎纷争踏至而来,村上春树选择去国外执笔写小说。事后还要忍受,抵御外来的评判态势。
春上村树先生始终相信:凭时间赢来的东西,时间肯定会为之做证。而且世界上也有一些东西,唯独时间才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