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名言。了解人性,至关重要。它深刻影响着我们如何看自己,如何看他人,实际点说,我们如何生活,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怎么与人相处,怎么抚养孩子都离不开对人性的认识,这是决定我们选择的底层事实。
但,天知道这有多难!有谁能说自己完全了解自己呢?
所幸的是,我们生活在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认知科学,脑神经科学,行为遗传学,进化心理学等学科,都给我们提供了真实触摸人性的通道,让我们在这条路上,越来越趋近真实。
最近一周,我正在读《正义之心》,《象与骑象人》,《白板》,《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其中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我尝试将这些触动我的观点整理出来,如下。
1. 人这个物种,究竟是造物主的有意设计,还是不断进化的结果?答案是后者。那么,人类进化的动力是什么呢?不是我们想要进化,而是基因替我们做决定。基因要做什么?复制,也可以说繁衍。亿万年的时光里,基因也在不断变异,在自然选择之下,能不断复制下来的得以保留,其它的则随风而去。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从长期来看,繁衍是人类存在的根本目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好像和我们的直觉不同啊。人活着就是为了生孩子?那么所谓成就呢,意义呢,幸福呢,很明显很多人都有比生孩子更高的追求啊。
其实是这样的,这里有限定词。首先,从“长期”来看,其次,“根本目的”。那就意味着,短期来看,也有直接目的。举个例子,吃饭这件事。从长期来看,吃饭是为了给机体提供营养,才能不断繁衍。繁衍是根本目的。那么短期看呢,吃饭是因为饥饿,要满足食欲。满足食欲是当下的直接目的。依次可以类推诸如,成就感,享受,幸福。 也就是说,这都是为了满足基因的繁衍,而衍生出来的副产品,是基因给我们设定的“诱饵”。
2.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脑也在不断进化。我们的大脑并不是浑然一个整体,而是有很多独立模块组成,这是适应进化的产物。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作用,一个模块受损不影响其它模块运行,各模块可以独立运转。当面临决策的时候,可就热闹了。每个部分都要发表一番观点,都要按照自己的来。这个情境我们比较容易理解,比如,你要减肥,这是理性模块的观点,但是当你看到火锅时,感性那部分不干了,好吃的事物怎么能不吃呢,吃完再减,就一顿没什么大不了的!两个小人开始打架了,这期间可能还会有其它小人掺和进来,你会听到一个声音说,看看你就是管不住自己吧,真逊!这是自制模块的声音。还有个声音说,人生苦短,要对自己好一点。这是享乐模块。
唉,听谁的呢?
我们常常说人是感性的动物,要学会理性,那么,理性能占上风吗?嘿嘿,《象与骑象人》这本书告诉你,理性可以告诉你现在发生了什么,但是理性是控制不了感性的。那大象与骑象人这个隐喻来说,大象就像感性意识,骑象人就像理性意识。当大象发狂的时候,骑象人是无法直接命令大象停止的。最典型的情况是,当你盛怒的时候,你告诉自己理性理性,不能生气,但最后呢,这口气实在憋不住啊,理性立马被扔到九霄云外了。
这个结论乍听起来有点沮丧。因为,要承认自己不理性总是让人有些不舒服。但是别难过,骑象人并不是毫无办法,他要学会和大象合作。理性不能直接控制感性,但是当我们知道自己是不理性的时候,就意味着可以选择更好的方式。比如,气不能憋着,但是你可以选择立马离开,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撒出来。接受自己是不理性的,就同时获得了更多的选择自由。
3. 没有独立于生理的精神。
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叫盖奇的工人在铁路上工作,突然发生意外,铁道发生爆炸,巨大的冲击使铁棍穿过他的大脑飞了出去。奇迹的是,盖奇活了下来。但是,盖奇已经不是盖奇了。怎么说呢?他从曾经的举止有礼,变成了自私的粗鲁人。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不怪他。因为他的大脑前额叶功能区受到损伤。虽然他的大脑其它部分仍然可以正常运转,但是他失去了感知他人意图等功能。从这个例子出发,可以看出大脑对人的思维是有影响的。
共情,为他人着想,这种能力其实来自大脑前额叶的功能。快乐的情绪来自脑内分泌的多巴胺,而催产素可以提高人的合作分享意识。更多的科学发现揭示,人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其实伴随着生理层面的变化。生理层面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着思维意识的变化。
这个说法让我想到了有个小白鼠实验就是如此,通过电极刺激小白鼠的大脑,让它一直转圈跑。没有什么东西强迫小白鼠跑,小白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跑,但它就是想跑。可实际上,它是被人类控制了大脑。这么一想就细思恐极,如果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可以控制人类的大脑,实际上就等于控制了这个人,就像科幻小说里写的那样?而且怪异的是,我们不但会像小白鼠那样不断奔跑,而且说不定会自认为,“我想锻炼身体,所以跑步”。
这一天会不会来到还不知道,但是好在,大脑里尚有理性意识,尚有反思能力,而更好的消息是。虽然大脑生理机能影响人类行为,环境其实反过来同样也会重塑大脑,当然,是在基因的允许范围内。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说,没办法,我做不好是因为天生大脑不是这块料。大脑也是在不断重塑的。比如,不断学习会增加大脑皮层的褶皱增加,提高智商,爱动脑的人不容易得老年痴呆,这个说法可能还有点道理。
写这篇笔记时候,刚刚听到万维刚讲到刚出的一本新书《佛教讲的都是真的》,用最新科学的发现来支持佛教里的部分观点。比如,人的所思所想其实都是一种错觉。怎么理解呢?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你可以看到,所谓快乐,悲伤其实都是基因给予我们的设定。基因的繁衍需要我们吃饭,寻找配偶,防范敌人和危险。怎么才能让人类乖乖听基因的话照做呢?基因是这么设计的,
(1)只要你照做,你就能感到快乐。
(2)这些快乐必须是短暂的,不然人类就不会有动力再去做。饭只吃一次就终身不饿,那怎么行?
(3)人类很容易发现(1),却不容易发现(2)
所以,你看,所谓快乐,只是基因想让你做一些事情的诱饵,所谓悲伤恐惧,只是基因用来吓唬你,好让你不要做一些事情。如果你接受了这个观点,那么,快乐还是悲伤,是不是就是你自己挺当回事,实际上只是基因给你的错觉呢?
哎呀,照这么推理下去,我觉得就连人整个都是错觉了,人是啥呀,就是基因复制的载体的工具了。万事皆空啊。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如果这是真实,那么,生而为人,该怎么办呢?我只是芸芸众生中,概率之下的一个随机数,只是基因用以复制的工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句歌词不知怎么就蹦了出来,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也要被淘尽。但是,在当时,英雄仍然是英雄吧,他不会因为历史终将过去,自己终将被遗忘而无所作为。那么,生而为人,哪怕只是作为基因繁衍的工具来到世界,但是也不耽误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吧,即使那只是基因的诱饵。这么想来,一种叫敬畏的感觉忽然在心里升了出来。需要多大的概率才能作为一个生命体活着,来到世界呢,哪怕只是作为工具?所以,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一定要好好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