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0日,我系徐睿洋同学在“看看家乡新时代”社会观察活动中,前往协顺毛纺织厂上海办事点拜访了在此工作定居的表姑徐海林女士。作为尚湖镇的地方精英,她是江南乡镇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历者和推动者之一。在谈话中,她与笔者讲述了改革开放后乡镇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并谈了她对近年民营企业发展道路的看法。
表姑向笔者讲述道,1980年,是表姑参加工作的那年,正值改革开放刚刚迈出第一步,常熟的几大毛纺织厂渐渐放开原料配额制。与其他体制僵化的毛纺厂不同,这时规模较小的协顺毛纺厂看准市场供不应求的时机,抓紧培训新员工,加大生产力,逐渐显现出地方优势来。表姑被安排学习毛料花型设计,学成之后,协顺毛纺厂的产品在一众清一色无花纹的毛料中脱颖而出。1982年到1993年这十年内,协顺毛纺厂的货物在国内市场从来都一生产即被抢购一空,可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渐放开,竞争压力也随之而来。毛纺厂将视野放向国外,希望开拓新的市场。所以在1994年派一批员工前往国外学习,表姑也是其中一位。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考察团第一个到达的地方是巴西,到了才发现,巴西的气候一点都不适合毛料的销售,只能无果而归。考察团还先后去了美国(那时候他们参观的双子大厦还没有被恐怖分子撞毁)、法国、意大利等,最终为协顺毛纺厂打开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
新世纪初,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协顺毛纺厂经历了从由政府领导下的乡镇企业变为私营企业的转型。到2010年前后,政府对民营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加强对弱势员工的保护政策,提高薪酬,提高工伤赔偿金额,这就让毛纺厂有了新的挑战。表姑举了一些例子来反映新规定下企业与员工的矛盾增多的情况。比如,对于毛纺织这样季节性很大的制造业,员工忙季加班费用增多,而淡季的待工费用也没有减少。另外,还存在员工故意制造工伤索赔的案例。
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近五年毛纺厂的发展以求稳为主,以毛纺厂为代表的乡镇民营企业都在面临新一轮的转型。在乡镇企业完全转化为民营企业后,企业领导人的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表姑也对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一些很客观的看法:首先,乡镇民营企业的改革创新一定不能懈怠,纺织等传统工业,要在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的时候,引进新的机器设备,培训新型人才。同时,政府应该更进一步处理与转型之后乡镇企业的关系,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更好地参与竞争,并且完善企业和劳工的法律政策。
在和笔者交流过后,表姑与笔者一同去接见协顺毛纺厂在上海的新客户——一家外贸公司那里商讨一份订单。在与对方设计师和经理的商谈过程中,笔者也对协顺毛纺厂的产品销售路径有所了解。
在这条神奇的产业链上,从中国大西北或者澳大利亚北部的绵羊身上提取的羊毛在不起眼的常熟尚湖镇的工厂里短暂停留后漂洋过海去到世界各个角落,这都归功于经济全球化的魔力。当然,全球化也意味着挑战,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那批考察团怀着未知踏上巴西土地的那一刻起,小镇上的毛纺厂也就参与到了世界市场资源的争夺中。唯有增加技术投入,在质量上精益求精,才能增强产业竞争力。希望协顺毛纺厂及家乡所有民营企业都能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