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句谚语,引自《再见,耶稣》P243。最初源于哪里,不知道了。 这句话,若在他时他处看到,未必能看到眼里,心里。 可见人跟一句话,也要讲个缘分。就在刚才,初春的午后,我看着窗外的树枝,北京一向风大,此刻则一丝风也没有,就好像空气都凝固了,就好像我周围的一切都被时间机器定格。
如果我是一个可以在时间中来去的人,此时此刻,我身处于哪个时空当中呢?因为我分明记得,在学生时代漫长枯燥的学习的间隙,我曾注视这样的树枝,体会这样的空气,我寻找存在的意义,曾到过在沉静的寺院,我注视这样的树枝,体会这样的空气。在灯红酒绿繁华的城市,一墙之隔是落寞的景区,我也曾注视这样的树枝,体会这样的空气……情景如此的相似,是不是我没有经历时间? 时间是如此虚无,我将如何证明身处不同时空的是不同的我?
我所拥有的无非是我受过的苦,这些体验标记了我经历的时间,而时间则构成了生命。
我想我之所以在今日午后跟这句话相遇,固然跟个人经历有关,也跟海灵格在书中对人性的解析有关,我是受到他的启发。
从咨询的角度出发,咨询其实做不了什么。 如果,咨询师没有亲身体验过来访者经历过什么, 他就是不能感同身受;
即是这种情况下,还可以有一个办法,把咨询提高到一个高度,那就是真诚的态度,“如果我不能体会,那么我承认我的局限!”不拿喋喋不休来干扰来访者,来访者得到这个尊重,他可以开始成长。
如果咨询师体会过,他成长了,他修通了,那他不用说,他的这个经历,已经可以给到来访者希望。
佛说,“不可说,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