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记录了一周的文章留言回复,感觉效果还不错。我说的效果是指自己写作的效果。之前为了坚持输出写文章,每天都要琢磨琢磨写什么,而且有时候很难有灵感,给自己造成了一点困扰。自己目前的水平,积累太少,很难能做到像很多大v那样,坚持日更。真正开始坚持写之后,才深刻的体会到,彭小六、秋叶、李笑来、和菜头、连岳这些人,都是用人生在写作。有了厚重的积累,才能有持续的输出。我,要想源源不断的输出,就得先源源不断地积累。说白了,为了以后能吹吹牛皮,也得先积累点吹牛的资本。
为了积累,我决定开始补作业!
之前读过了很多文章,也零零散散的参与了回复,但是并没有记录下来。我现在意识到,如果我能坚持记录一年我的回复,这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坚持记录这事,值得做。接下来开始补作业。
2016-07-30
文章:《出售时间之前你要牢记的三条铁律(下)》
回复:
重视价值忽略估值
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自己在这段时间,放弃过回复,每天就只是看看文章。那段时间其实就是缺乏耐心的表现,感觉坚持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非常大的变化。但现实是,自己其实在一点点的变化,只是不够那么显著。也是为了提醒自己的变化,我开始坚持记录文章的回复,因为记录更能直观的展现出变化。即使我坚持一年以后,我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但是纪录的文字却能表征我曾经走过的路,光是几万字的读后感,就能增加自己的成就感。
现在自己在投资基金,之前听说基金定投是非常好的入门投资方式,不知真假,为了真实的培养一些投资的感觉,我也开始了基金定投之路。期间曾经躁动过,坚持了两三个月,基金也不大涨,感觉很没意思,不过我还是忍住了,继续坚持定投。坚持了四五个月的定投,让我注意到,我亏损到绝对值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相对值却在一点点的减小。如果我频繁操作基金,可能亏损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会不断加大吧。未来的走势,我不敢预测,在投资的道路上,我还是小白,继续保持节奏前行吧。
2016-07-29
文章:《出售时间之前你要牢记的三条铁律(上)》
回复:成长才是关键,成长才是关键,成长才是关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甚至是三遍都不够。为了成长,我选择了坚持写作,坚持记录。我认为这样能够让我成长,同时放弃了很多不会让我成长的行为,比如长时间刷微博,长时间刷新闻,长时间刷知乎。我放弃的是长时间做这些事,并不是完全不做,毕竟也要给自己创造一定的随机性,防止自己的视野太小。
我已经把成长当成了自己工作、学习的主旋律了,但是,偶尔还是会想偷懒,违背成长这一铁律。所以,自己需要一直保持谨慎和警惕,防止自己哪一天在不知不觉中,就已忘记了成长。
2016-07-28
文章:《你真的理解什么是“财富自由”吗?》
回复:过了这么长时间再来看这篇文章,依然有很大的感触,即使现在,我也不敢说我真的理解了“财富自由”这个概念,我也不能够想象到自己真正达到财富自由时,会是什么样的状态,但是我知道的一点是,不论未来财富自由与否,继续保持自我的成长是永远不能懈怠的。看看国内的富豪们,他们也没有因为有钱就不再工作,像王健林这种企业家,依然每天保持着精进。为什么都财富自由了,还需要保持成长?因为不进则退。当你不再进步的时候,你会开始退步,没有中间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你没在进步的道路上,那么你就是在退步的道路上。或者说,这就是一道选择题,只有两个选项:A、成长,B、退步。没有C可以给你选。想要获取财富、守住财富,就需要让自己保持成长的状态。我猜,财富应该只喜欢追随不断成长的人吧。
今天我又想起了连岳的文章-《你要建立值钱的系统》,文章中的观点真的是在我脑袋里生了根。我虽然并不是创业者,只是某个公司的小职员,但是我却深深的感觉到,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到好,就要建立一个值钱的系统-服务好消费者,甚至帮助消费者成长。只要不是做一锤子买卖,建立值钱的系统才是持续发展之道。消费者得到有价值的服务后,他们有可能得到成长,成长后可能收入跟着增加,收入增加后,更有可能花钱买更多的服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用连岳文章中的观点,甚至可以判断一个企业的未来。
罗胖团队建立的罗辑思维和得到这两个系统,都很值钱,因为系统成员可以从中获得成长,成长的系统会越来越值钱。值钱的系统,成长的系统,挺有意思,没准我也可以建立一个这样的系统......
2016-07-27
文章:《我为什么要开这个专栏》
回复:我需要先摘抄几句话,因为这几句话说的太好了。
道理这东西,说再多也没有用,貌似理解了却实际上左耳进右耳出是最普遍的现象。
践行,才是改变的根本。
一切都靠积累。
大脑升级靠践行。
钱这东西,你赚的多与少、快与慢,取决于你的效率;再准确一点,就是你的“系统效率”;再深入一点,就是你的“思考质量”,因为行动永远是思考引发的;再大白话一点,就是你的观念若是不进行升级,你的思考质量就不可能提高,你的行动就不会有足够的效率。
看完这几句话,我脑袋里蹦出这样一句话:优秀不是装出来的。工作中,是不是感到公司给自己制定的培养方案有点假?这可能真的是错觉,或者说是误解。当我仔细看看公司给员工的要求时,我放下内心的质疑,尝试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待那些要求,我意识到:如果真到做到了,自己也就真的很优秀了。那些要求真的很高,真不是说说就行的,更不是能装出来的,而是需要真正的去行动才能实现的。
想优秀,就别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