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学校一年内有三个假期,暑假、寒假、春假。和中国一样,新的学年开始,是从暑假之后开始的。和中国不一样的地方,是中国的学校会严格地在9月1日开学,而这边的学校会晚几天。2017年,九月的第一个周一是九月4日,但是因为那一天是“Labour Day”(劳动节),全民放假,所以正式的报道实际上是九月5日。
因为是留学生,在这里叫做国际学生(International Student),所以,跟本地的学生比起来,在开学之前还有另外一场重要的活动。
活动的组织者是温哥华教育局(Vancouver School Board -- VSB)。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孩子们去考试,家长们去开会。
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大致在一个多月之前就发给每一个家长了。但是相信大多数家长跟我一样对于这个活动到底要干什么基本没什么概念。
今年的会场安排在温哥华东区(Vancouver East)的一个公立学校。这个学校很大,据说有几千名学生。本地人说,这里的学校越大越差。好学校人数都不太多。后来发现这种说法是对的。譬如私立学校的招生规模就很小,一年也就是几十名学生。
孩子们的考试在一个巨大的多功能厅,大致数了数,应该有三四百人。VSB的公立校有19所,所有的国际生分成两天考试,今天是8月28日,是第一天,有8个学校被录取的国际生参加,明天,也就是8月29日,还有同样一场,面对另外11个学校的国际生。假设今天到场的是一般,那么温哥华教育局今年的高中国际生的招生人数大概在七八百人。
参加考试的孩子们有要上九年级的,有要上十年级的,还有个别要上11年级的。其中一部分孩子是在温哥华其他地方读了八年级或者九年级再进入VSB学校的。其中有一些已经拥有绿卡或者国籍,不能算国际生。这是后来了解到的。
孩子们的考试有两门功课。一门是英语,一门是数学。这个开始的成绩将决定孩子们在开学之后上什么英语水平的课程。这一点,后面会详细说。
考完试的孩子们说英语挺难,数学很容易。
孩子们进了考场之后,家长们就被带到另一个大会议厅。我严重怀疑这是个餐厅,因为桌子是长条桌,凳子是长条凳。
会议开始,温哥华教育局的人上台介绍到场的人员。没什么官员,几个人都是负责国际教育和多种文化的。其中特别介绍一个懂中文的,一个懂韩语的,一个懂日文的和一个懂越南语的。之后两个统计让我印象比较深刻。一个是关于学生的在这里的居住状况的。结果是这样的:一多半和父母住在一起,少部分和监护人住在一起或由监护人安排,很少的学生是住在当地人的家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Home Stay。说起监护人,倒是有了个教训。我们在国内的时候,被告知说“监护人”只能是具有本地国籍的人担当。因为监护人承担有法律责任,所以不太适合请朋友来做,除非想我的一个哥们儿请了自己的前任女友。于是我们就按照中介公司的要求选择了一个“最高档”的“监护人”,一年要5000多加币,我家两个小朋友,就是10000万加币,算起来大概要60000人民币。而问题的关键是这笔钱纯属白花。因为这个名义上的“监护人”基本上是不做什么的。尤其是向我们这样父母都在身边的。而事实是如果父母陪读,不管父母是哪个国籍,都是可以做监护人的。就算请别人大概也就是一两千加币。
另外一个“统计”是这样的。介绍完毕之后,台上的人说为了大家方便,要根据语言把大家分到不同的房间。最先是韩国人,大概有20人上下。接下来是越南人,让我吃惊的是越南人有很多,至少是韩国人的一倍。接下来的是日本人,貌似比越南人略少。还有说粤语的一帮子人。在国外,国语(Mandarin)和粤语(Cantonese)被认为是两种语言,老外不管你的文字,反正你们之间听不懂就被看作是两种语言的。之后还有一组是说英语的。估计包括了那些来自于印度、菲律宾、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的家长。前面的人都走了,剩下的大概还有百分之六七十。台上的人说,不好意思,除了个房间之外,我们实在找不到一个房间可以容纳下在座的各位。大家听了都笑。因为剩下的都是说普通话的。
这个比例证实了前两天报纸上报道的一个官方统计:在加拿大,说普通话的人数正式超过说广东话的人数,跃升为加拿大除英语和法语(官方语言)之外的最大的语言。整体说“Chinese”,也就是Mandarin + Cantonese的家庭达到120万。这是题外话。
休息的时候,家长们聚到一起,不免聊起来各自的孩子,各自的经历和各家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