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有这么一种说法,叫三岁定终身。说明孩子0到3岁这个阶段非常关键。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们更是对各种早教班乐此不疲。可是,关于早教的误解也非常多,有很多观念都是我们盲从的误区。那么,养孩子到底都有些什么误区呢?我们看看美国罗杰斯儿童研究中心的报告是怎么说的。
首先,三岁根本就定不了终身。很多家长甚至专家都觉得,0到3岁非常重要,因为这个阶段是大脑神经元发育的黄金时期,大多数孩子负责听力、视力、逻辑思考区域的神经元密度,早在1岁左右就达到高峰了。如果这个时候没教育好孩子,以后再怎么教育也没用了。
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没错,三岁以前,孩子的神经元密度确实很高,但这可并不表示,他的大脑功能就已经发育成熟了,神经元的密度跟大脑功能根本就没有直接关联。而且,三岁以后,孩子大脑神经元的密度还会下降呢,到10岁左右,就变得光秃秃的了。
你观察自己的孩子也会发现,0到3岁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非常差,词汇量也很少;但是到了5岁以后却会突飞猛进,一周就能学到以前一年的词汇量。其实,孩子大脑的发育和造房子的原理很相似。建房子的前期,你需要拉很多线,看起来密度大,但是非常混乱,房子也是非常脆弱的;等到逐渐到了后期,这些线也就明确了各自的功能,露在外面的线越来越稀疏,却越来越有秩序,这就是大脑的发育过程。
第二个误区,就是很多人认为,家长话说得越多,孩子词汇量就越大,就越聪明。有一项研究发现,在孩子0到3岁的时候,美国上层社会的家长,比普通人多对孩子说了3000万个单词,导致他们孩子的词汇量,平均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多了600个。于是很多人就认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一定要跟他们多说话。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科学家后来发现,孩子掌握词汇量的多少,跟你对他们说多少话也没多大关系,真正对他们有影响的是家长对他们的回应方式:如果回应率高,能跟孩子产生持续的互动,那他们的词汇量就高。哈佛大学就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无表情实验,先让母子自然互动,然后突然要求妈妈转身的时候要面无表情,结果孩子很快就吓得不知道怎么办了。你想,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他能快乐地成长吗?所以说,最好的早教方式不是跟孩子多说话,而是跟他们的互动,这个才是关键。
第三个误区,就是很多人认为,环境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你肯定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结果很多人被误导了,说既然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这么重要,那肯定就得为他们创造一个利于成长的环境啊。那具体什么样的环境才利于孩子成长呢?很多专家就说,复杂丰富的环境才能刺激儿童的大脑发育。因为科学家曾做过实验,关在笼子里的老鼠,跟生活在复杂丰富的自然环境中的老鼠相比,大脑发育明显差了一大截。从那以后,“复杂丰富的环境”这个词就用到现在了,说这对孩子也同样适用。
其实啊,还真不是这样。科学家拿老鼠做实验的时候,所谓“复杂丰富的环境”,只是相对于关在笼子里这样的单调环境来说的,而不是人工制造的复杂环境。对于孩子来说,非常平凡的日常生活环境,就已经能足够刺激到他们了,足够完成孩子必要的成长和发育,而根本不需要再人为地为他们创造复杂环境。
一个脑科学实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科学家找了两组老鼠妈妈,放在同样的外部环境里,不同的是,其中一组经常舔自己的孩子,而另一组则被删除了类似的基因,不能发出舔孩子的动作。结果,那些经常被妈妈抚爱的鼠,长大后也会舔自己的孩子,而另一组长大后就不会做出舔孩子的动作。这就说明,对孩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不是什么复杂的外部环境,而是家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动。即便是孟母,当初也不是刻意为孟子创造什么好的环境,而是避免坏的影响。所以,想要人工地给孩子创造什么复杂环境,恐怕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画蛇添足。
你看,养孩子的确是个力气活儿,但力气一定要用到位,而不能走入误区。该用力的要用力,不用使劲儿的,咱也别费那个力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