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来自于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所谓的产品能力就是建立个人认知框架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最重要研究的对象就是人。
讲产品的课程或则书籍我看了不少,一般开头就是跟你讲流量、设计、转化率之类的概念,充满了专业的互联网名词,而真正需要了解的人却被忽略了。
所谓的产品,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东西,而是你与陌生人产生互动的独有路径,通过这样的路径,不断的受反馈,自我迭代,完成扩张的过程。所以往往人才是你整个产品过程中最需要被了解的群体。
那么关于人,梁宁是这样说的: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的版本号都还不一样。
以后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的APP。
当我们的情绪冲动的时候,你陷入爱情了,你被愤怒、被恐惧控制了,就好像手机的系统崩溃了,所有的App全废了。
作为产品人我们一定要重视用户的情绪,因为用户无法像专业的产品经理那样,分层次说出他的体验,他能展现的就是用户的情绪。
作为产品人很容易陷入对数据的分析,而忽略了对人最原始的情绪研究,产品的所有触发点都来自于人的底层情绪。如果哪一天产品不行了,往往最根本的问题不是产品不好看或则不好用而是原始的触发点被改变且无法满足当下需求。
怎么分析用户的情绪?
所有生物都有的底层情绪——“生物性情绪”。
所谓生物性情绪,就是所有的动物一出生就有的情绪。总共有四种最基础的生物性情绪,分别是:
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从我个人来说,喜欢看电影,而电影就是情绪的商品,也是观念的商品。看电影的时候,我哭了、恐惧了、愤怒了。获得情绪应有的宣泄,或则感受到我认同的观念,在故事里得到伸张,其实就是让人感觉到爽了。
说到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要被提出来。原因就是我们的产品工作,以及很多的重要观察与洞察,几乎都要是围绕这个词展开。其实很多人早已熟悉,这个词就是“满足”。
满足是个非常重要的词,它是可以用来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
人类不仅需要生存条件被满足,还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
愉悦就是被满足,需求被满足了,这种感觉就是愉悦。
比如:度假,住得舒适、吃好吃的,你会愉悦。
你感受到别人的善意,自己被理解,自己被接纳,自己被尊敬,自己被重视。这些都是存在感被满足,都会愉悦。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这就感觉就叫“爽”。
愉悦和爽差别就在于时间维度上,愉悦是满足的当前反应,而爽是在一段没有被满足的时间之后,突然一下子被满足的感觉。
这里课程用俄罗斯方块来的游戏来举例。
下来一个你需要的形状,消掉一行,消掉两行,伴随着消除的音乐,这种感觉叫愉悦。
你摞了很高一列,就等一个四格的长条,越等越危险,越等越焦灼,突然,长条下来了,一下子,四行消掉了,这种感觉叫爽。
拉动你玩游戏的,就是微小的愉悦感,和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会成瘾。
满足就是愉悦,而不满足就是不爽。
如果我没有满足预期,或则我本来就是一个满足状态,突然被剥夺了,这也是不爽。
关于不爽,人类有一堆词来形容不爽的感觉。
比如:
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等。
但本质上,这些不爽的感觉,都是某个点没有被满足。
这里课程用微信红包和阿里红包来举例子。
2015年春节,微信和春晚合作,摇一摇有红包,一举让微信支付的用户量过亿。
除夕一晚,微信红包的用户量达到1.04亿人。摇一摇,摇红包的互动,一亿人摇了100亿次。送出微信红包1.2亿个,基本上人人有奖。
看着别人摇到了红包,自己跟着也摇,摇了几十次,突然间得了一个红包。这感觉,就是爽。
2016年春节,阿里砸2.69亿元夺下猴年春晚的合作资格,推支付宝红包。
阿里怎么干的呢?大家都记得,他干得是,集齐5福,分2亿现金。
然后呢?我想你还有印象,一堆人都集了四福,差最后一个敬业福。
数据:
支付宝发出了82万多张敬业福。
集齐五福的有多少呢?79万。
如果去年微信红包有1亿人参加,就算参与支付宝活动的用户最少有2000万。
如果照2000万用户参与抢支付宝红包,爽的人不到4%,不爽的人大于96%。
这就叫有钱任性啊,花5个亿,让96%的人不爽。
没关系,阿里爽就行。
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
满足是度量产品、人与人关系的刻度。
所以,当我们有了这三个词,“满足”“愉悦”“不爽”,就可以度量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
比如说,我用过网易音乐,首先音质上满足我的需求,同时在私人FM上找到很多我想听的同类音乐,并且超过预期。还有就是歌单,能找到与我品味相类似的曲目。所以在听音乐这一块网易音乐成了我不二的选择,同时也是我愿意为之付费的App之一。那么他满足我什么需求,应该就是爽,同时伴随着愉悦,让我听到以前想听却无法搜索的美妙音乐。
让我不爽的产品,首当其冲就是百度地图,好几次用它的导航走错路,并且在有家人的前提下,不但浪费了大把时间,本来是高高兴兴出行,来了这么个小插曲影响了心情,破坏与家人相处的氛围,直接制造了不爽。
除此之外。这三个词还可以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
对方是否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不是懂得对方的满足和不爽。如果彼此都不懂,又无法给予对方的满足和不爽,其实,这就是一段勉强的关系。
此外,你还可以用这三个词来深入探索你自己,认识你自己。
为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
为什么同一个点,有人痛苦,有人愉悦?
所以可以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的一直做下去?
如果没有持续的满足和愉悦,是否可以持续投入一万个小时?
乔布斯改来改去,朝同事发脾气,不是因为他要追求卓越,而是不改到让他满足,他就不爽,他因为极度的不爽,不能忍才不停地改来改去。
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这课程让我不厌其烦的看,以至于还要抄录,这就是我的命门,做好一个产品会让我有爽的感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