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想,你们这些天一定很为我担惊受怕。周一时,从小是乖乖女的我第一次挂了你们的电话。“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了,一定着了魔。”同天,我决定重新拾起码字的爱好。我能猜得出,你们在为我高兴的同时,也担心这个不知轻重的女儿会写些什么。然而,当我在国外搞不定国内注册的种种手续时,你们直接迅速地伸出援手,就像过去二十七年一样。
在我十八岁之前,我们不缺谈话。每晚的散步是我对亲情最美的理解。随着我上了大学,尤其是飞到大洋彼岸,我们的聊天,开始缩减为每周一次,甚至每两周一次。对彼此的不理解和不耐烦,也越来越多。是啊,这些年,我的成长像按了快进。每日接受到的讯息,见到的新鲜的人,只怕比高中时的半年还多。我都往往被自己新的变化而惊讶。中学时,你们会读我买的书,尽力了解我在想什么。如今,就让我来写吧。你们,会是最重要的读者。
我计划,“致父母”会是我书写的头三篇,分别聊聊爱情、公益事业和我为什么选择前景不确定的初创机构。之后会记录我的的关注和思考。比如哈佛外面农民工的铜像、美国企业的公益、最近喜欢的将夜和冰与火之歌这两本小说。由于工作和玩儿挺忙的,不好保证固定的更新时间。但每篇文章,我都会认真地写。
好啦,我们切入这一篇的正题吧。为什么我二十七岁了,却不再为找男朋友着急了。
你们记得吗?如果问小时候的我未来的愿望,我从来没有想嫁给过童话里的王子。在玫瑰色幻想最多的十几岁,我觉得最幸福的女子是《我为歌狂》里叶峰的妈妈:像一只风筝,随意飞,累了随时有人等她回家。我上大学就谈了恋爱。朋友问我:“恋爱后会不会失去自由?”我想都不想就说:“正是因为没有,我们才一直在一起呀。”
后来,我慢慢被所有人教育:如果要成家,总有一方要牺牲。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不会因为父母无暇关注,而从小孤独。看看周围结婚的同事,几乎没有个人时间。虽然女性的地位始终在提升,但是,如果我是一个不想被拘禁于小家庭里,希望勇敢去探索的女人,唯一的出路,似乎就是让自己很累,很累地撑起里里外外的天空。
你们不希望我太累,因此一直劝说我事业上少做一点,尤其不要做结果不确定的公益行业。我不希望你们伤心,也会试着说服自己。但是,我心中了解,如果要面对这样的生活,我的心灵成长,会止于今天。
你们知道吗?这些年,我遇到过的人,都理解我做的事。这也很自然:只有在尽情挥洒时,我才可以展露真实的自己。你们担心一个一心做事的我会把人吓跑。可不止一个朋友对我说,不应该为了他人而改变。从小做乖乖女的我,也真的希望从此可以顺心而活。过去的我以为,听话是不让父母伤心,是照顾他人的期待,是顾全大局。现在我发现,如果委屈了自己,一系列的心态和选择都是错的,怎么会有“全”?
至于,两个都热爱事业,都看重自我的人,如何经营好一个家,这个问题我现在也没有答案。“家”与“婚姻”的涵义,本身也是生命探索的子命题。我会和遇到的人,不断切磋,不断讨论。我无法预测我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我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是否可以拥有“平常人的一生”。但我拥抱每一刻发生的变化,珍惜每一时的心灵。唯有真实,可以为我带来最深层次的快乐。
”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爸爸妈妈,不要担忧了。让我尽情地向前走吧。
女儿,S
2016春,河畔小筑
第一篇后面的话:为什么要写
和朋友聊天时,谈到人如何可以独立,如何很难独立。我在一个鼓励倾诉的环境下长大,却逐渐意识到很多话宜放在内心。哪怕是和亲密的朋友与队友,可以交换思想,但要承受感受。我明白了人为什么要写。灯下纸笔,宣诸此心。
日记是有我之物。以自己为读者的文章,易助长骄傲,筑心为篱。心存读者而为文,可以鞭砺我去掉语句中自我与他人的情绪和痕迹。反观一生,表达太多太轻易,敬畏太少,沉淀太少。现在的我,还做不到“慎独”。希望练习由此开始。
本想开设公众号的。自媒体盛行的时代,也有一点私心,想做一个传播实验。可是,忙活了一周,始终卡在繁琐的验证上。写作,本就单纯。是以暂时不涉杂事。
S,2016春
“槐树下的S”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