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早起,听了本《百岁人生》。一时困顿,同一个时空有人的思想可以如此深邃。在某一瞬间与大师的思想碰撞除了激动、兴奋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颤动。在浩瀚的时空里有人可以与自己的认知这般相似这份喜悦是物质无法给予的。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同等对待的,不同的是我们自身对自身的管理。十年前的选择会呈现你今天生活的模样。今天的选择将是你明天的处境。可能大家会说选择太难了,是的。可是为什么难呢?原因只可能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更多的时候我们为了所谓的安逸会选择放弃自己真正想要的或者说为了别人眼中的世界忘了自己.拿我自己来说,2003年毕业后进入国企上班,刚上班的时候也有很多计划,因为潜意识里我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虽然一直未曾怠慢学习的进程但收效甚微,周围都是年龄断茬的同事,在我青春年少的岁月里活在别人的功成名就里。慢慢地会被同化,也会认为人生本该如此,与他们不同的事我依然在读书,读各种我喜欢的书,2003年至2014年整整11年间我竟然只读自己喜欢的书,现在看来真是挺愚的。欣慰的事这个习惯让我保持了一颗善于思考的脑袋,生活形态被同化但思想一直在独立存在的。15年当我的生活发生转变时,我一时慌了阵脚(那会是真没主意),现在想来可不是因为之前的11年自己浑噩度日的结果。我对此做了非常深刻的自我检讨与反省,当然所有的事情最终都会被处理掉,只是处理的结果因人而异。最终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职,周围又是一片唏嘘,这会的唏嘘只能是我身后的喧哗,现在的我更看重自我的成长,虚度光阴与成长之间,我会不加思索的选择后者。
痛定思痛,15年开始我改变了自己的读书学习方式,读有繁殖能力的书,多思考,多践行,只有践行了学习才有意义,写日记的习惯跟随了我很多年,之前写的都是无关痛痒的小调小词,现在每次提笔我都会思考写的东西是不是有意义,如果被某人看到了对某人是否会有价值?这样想一下,大脑会很快的做梳理,文字推理的逻辑行也会随之被锻炼。之前一直很排斥接触经济类的书,这两年的学习让我发现之前的自己活在那么狭义的自我世界里,那句: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才可怕。当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你以为世界就是你想的样子,其实世界更多的时候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这是非常残酷的。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是非常窃喜的,因为有了方向,先从自己排斥的经济学入手,开始看经济类书籍,当真开始会比较头痛,一个概念我要反复的看,反复的琢磨,不怕开始晚,做到比想到重要太多,一点点积累,一点点进步,用时间来砌自己的堡垒。
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还要活那么久,做个有趣的人又有趣的灵魂是何等的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