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昔日童年,趣事无数,虽未日日思量,却是难舍难忘。
穷乡僻壤,乡下地方,见面寒暄的时候,既不问“你好吗?”,也不说“早上好!”,更不会说“How are you doing?”,反而是问“吃了没?” 。每个人都这样打招呼,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反而觉得亲切自然。
后来长大了一点,外出读书,增长见识。记得一次某位年轻貌美时尚的老师,就见面打招呼的礼貌用语,发表了一些见解。
她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有一个人,刚刚从洗手间出来。他朋友上来热情地问候“吃了没”,他的内心也许会以为—朋友笑他去厕所吃了什么。所以呢,“您好”比“吃了没”更好。她的意思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刻,要选择合理的问候语。逢人便问“吃了没”,细想起来,这样的方式打招呼,似乎没什么逻辑,甚至无厘头。
又有人说,旧时生活艰难,物质贫乏,开饭不易。所以见面就问“吃了吗?”来表示关切或问候。前些日子,读《饮马长城窟行》,似乎在最后两句找到答案。
两千多年前,汉武大帝,穷兵黩武,民不聊生。妇子守家,壮丁远征,生活艰难,餐食难得。将士远征,书信回家,“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原来如此,问候“吃了没”,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
再细看诗文,“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除了问“吃了没(加餐食)”,还言“长相忆”!
而这“吃了没”的弦外之音,是暗示“我会常常想你”。
一句平常的问候语,也许会有不寻常的渊源,也许会有不一般的含义。特别是现代全球化的推进,多元文化蔓延全球各地,问候的语言姿势,就更显得复杂多样,遭遇上外国人,有时候甚至不知道如何开口。应不应该握手问好?还是来一个熊抱开局?又或者是一吻招呼对方?如果不知对方底细,还是握手问好,最为保险安全。如果对方冲上来一抱一吻,我们又该如何是好呢?在解决这个问题前,必须了解他们的风俗文化,才能对症下药,避免尴尬。接下来,我会介绍一些国家的“出招方式”。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以及意大利人问好是,会互相亲吻脸颊。他们会轻快地吻在两边的脸颊上面,通常是从右到左。这一组动作,需要长年的练习,才可以流畅默契地与他人一起做出来。选错左右的时候,就会产生多少尴尬。如何不习惯,可以慢一点点,去配合别人的动向。多数时候,唇不碰脸,只是做出一个动作,并配上亲吻的声响。也有些意大利人,会直接把双唇落在别人脸颊上。下次要是遇上这些太热情的葡西意人,不要想太多,也不要被吓呆。
认真的德国人,需要一个有力量的正式的握手。有些德国人,年长的女性很亲密的亲友,会亲吻脸颊。我们千万不可以模仿!绝大部分德国人不喜欢亲吻脸颊,他们是认真的。握手简单直接,有效率,这样的方式打招呼,就非常德国人!
日本人打招呼的招牌式鞠躬,估计大家都见过了吧。鞠躬15度,身体微微前倾,hajimemashite脱口而出。在日本是一个很平常的礼仪。鞠躬的角度越大,礼仪越正式越严重。
「会釈」(15~30度) , 一般是遇见熟人时的礼仪,属于一般的问候。「敬礼」(30~45度) ,商业上用得多,像表达「感谢」「请多多关照」的场合多用此礼。「最敬礼」(45度+) : 很难见到的,用于表达「谢罪」「非常感谢」或者目送重要客人的场合。有关于鞠躬的其他内涵,因篇幅有限,只好在此一笔带过。
差点漏掉了法国人的问候。法国也是亲吻脸颊,只不过次数比葡西意多一点,有些地区亲三下,有些地亲四下,还有的要五下才满足。不过,在巴黎,标准版是亲两下,国际大都会嘛,要跟世界接轨。科西嘉岛的人就喜欢亲五下,打个招呼都要甩五次脖子,我一想这个场面,起来就觉得有点累。
荷兰,瑞士和比利时,亲吻脸颊旁的空气三下,是为打招呼的表准模式,右左右。
由此可见,很多欧洲国家都是“吻候”人,而非问候人。见面吻候,说再见时也吻候。大多数人都不会把嘴唇落在脸颊上,实际情况是脸颊轻快一碰,嘴巴作出亲吻的声音,这就是所谓的Social Kissing。
泰国人打招呼,会合十双手于胸前,点头表达尊敬。点头的幅度分三种,大礼点头至眉心触碰合十的两个大拇指,点头时双臂保持不动,常以此礼对待僧人。中礼的动作与大礼基本相同,只是让鼻尖触碰到拇指即可,小礼则是以下巴触碰拇指。这种打招呼的方式称之为wai 。
卡塔尔人打招呼比起泰国人更加复杂,复杂中也显得一点机智。不熟的人,亲右边脸颊两次,认识的人则是三次。无论是两次,还是三次,都在右边!这样可以避免意外唇吻,你甚至可以抓住对方的肩膀,避免对方乱动,避免意外发生。如果是死党或者是对很尊重的人,就碰两下鼻子。亲吻长者的前额,表示尊重。
结尾唠叨
世界之大,肯定还有许多很特别的,问候姿势语言,要是一一介绍完毕,估计就来不及交作业了。只好暂时在此停住,日后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