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手册》、英文名《The Reading-Aloud Handbook》
作者:[美国]吉姆 崔利斯 Jim· trelease
朗读手册的扉页,截取了美国诗人Strickland·Gillilan的名为《The Reading Mother》的一首诗。把母亲为孩子读书这一行为,等同、甚至高过黄金与珠宝的价值。
绪论
作者Jim·Trelease(笔记中用"作者"代替),谈到写这本朗读手册的目的:
*是教孩子渴望阅读、而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
*我们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教孩子如何去做重要得多。
儿童阅读的目的
旁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眼下,这个世界瞬息万变,很多事物与我们小时候截然不同,现实的复杂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里。我们有时难免抱怨、再也不能像我们的父母一代那样抚育孩子,我们被要求更多的参与孩子的教育,而不能只看看试卷、明白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就万事大吉。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而达成这两个目的的最重要的桥梁,我认为是“阅读”。
不管官方教育的要求如何变化,不管这个世界的复杂程度是否超过以往,我相信阅读可以使孩子在这个高度人工智能化、每天都出现海量信息的世界里、不至于成为迷途的羔羊。
如果孩子们不能在适龄的时候通过阅读来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的变化,来掌握理解这些变化的基本常识、并藉此来理解自己遇到的诸事诸物,正如作者所言:我关心的是那些没必要晚到的孩子,他们得在一本书上痛苦奋斗多年。他们不只错过学校学习内容的绝大部分,而且一直很难与书本建立联系,这种与书本疏离的状况将伴随一生。
儿童开始阅读的时间
书中提到,有些孩子有能力提前开始阅读(比如作者在开篇提到凯莉柯林从孩子出生开始就给孩子读故事,四岁的时候这个名叫德瑞克的小男孩就已经开始学着自己阅读。等他到了6岁,他就可以给妈妈读绘本。)
作者强调:凯莉柯林和她的孩子德瑞克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到达他的程度。有些孩子确实开始的早或者能力较强,孩子之间确实存在差异,父母不必为了这种差异感到惊慌。尤其是、过早开始某些事情也未必合适、尤其是让一个18个月的小娃娃对着识字卡片哇哇大叫。
不过,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像德瑞克那样的机会。大量研究证实,父母给孩子朗读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因素。每天朗读十五分钟,是书中提到的美国教育的秘诀。
旁注:我给自己的孩子、从大约两岁开始拿着无字书《小老鼠》编故事,到买米菲的只有一句话的故事,到买法国透视眼百科的胶片书给她讲上面的每一个角落里有什么,到接受她听睡前故事不是躺着、而是坐着一起看着书听。到现在她喜欢自己看书,只在睡前要求读一个喜欢的小故事。我只能说这里有很大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来自我不知道该怎么陪一个不会说话的小孩子玩,我的孩子从小对玩具的兴趣,还不如对翻腾柜子里的东西、鼓捣我用的笔、盒子、文具来得热衷。当然不可避免的,这些背后的必然原因,是因为我喜欢书,尽管当时疲于照顾婴儿,应对自己的各种产后情绪低潮、尽管当时的我,最爱看的其实都是有关手工和烹饪的书册。还有各种地理、甚至八卦杂志。
所以、很多父母都问我,怎样带着孩子看书。孩子为什么不喜欢看书。我的答复可能会令人感觉很难接受。那就是:看你爱看的书,抛弃那些看起来高大上,但是你并不感兴趣的书。哪怕是一本八卦杂志。那里面也有人生的各种真相可以告诉孩子。
对于父母来说,不管这一天下来有多辛苦劳累,也需要把你呆在电视机前的时间改成阅读的时间,就算只有十五分钟,陪着孩子读孩子们爱看的书,这就是开始。
作为家长会不会有疑问:这难道不都是老师以及学校该做的么?
作者的撰文视角、是从家长的角度出发的—这也是作者撰写此文的初衷。但是后来,作者提到有一半的时间与老师一起工作,原因是~当家长没有尽到责任时,就只能由老师来承担重大责任。
仿照作者在文中举例,我们也来做一个假设的推断,幼儿园的作息大概是从早晨八点到晚上五点,每天9个小时,每个月四周,一年三个月固定假期,再加上差不多一个月的节日假期。念完幼儿园时,孩子总共在学校呆了一万多个小时。看起来很多,也需要幼儿园的老师尽到很多责任,但是在孩子们上幼儿园之前,与看护者相处的时间,应该是那一万个小时的多少倍?
所以,作者提问:谁更有机会影响孩子呢?答案毋庸置疑。
当然,文中也写到:有些父母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承担这项重大责任。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对于这些孩子,老师是最后的希望、是步入成年之前的最后一个加油站。
旁注:所以,我们要非常清楚的意识到一点、那就是不能把所有的这一切的养育责任,都放到老师的身上。
父母的教育与财产的水平,对于孩子能有多大的影响?
旁注:教育就是为了摆脱贫困,为了更进一步的财务自由,为了再上一层楼的生活富裕。这些话听起来可能让人觉得非常功利。那么我们来换一个说法:教育是为了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难道与物质生活的富裕无关么?幸福难道只属于远离人群,离群索居的世外高人么?我不这么认为,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注解,但是物质的基础,是人能够满足温饱,追求精神生活的必要基础。这一点应该无人能够否认。
作者引用了耶鲁大学教授James Comer博士的经历,这位博士的过人履历背后,是他才上了9个月学的母亲。他的母亲有5个子女,共获得15张大学文凭。
这位母亲是怎么做到的?她在做家政的时候,注意观察富裕家庭的处事方式:她看到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给孩子们创造最好的机会;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重视家庭作业、在家中放置书报杂志……
作者把自己的这本册子比作提供了一本“间谍秘籍”,包涵了从家庭、学校搜集而来的各种策略,以培养快乐并能有所成就的孩子。作者认为:“如果我们无法将这些来自杰出群体的秘笈普及到各阶层,美国就将面临重大危机。”作为辅证,作者引申了美国的贫富差距、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危地马拉相当。
旁注:在当今社会对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一现象一片哀叹,甚至有很多出自寒门、应试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或者社会以后、因为出现过激行为甚至犯罪,而被当成是不必好好学习的典范来评价。诚然这些现象体现了应试背后的缺陷,但是也因为笔者猜测,这些好学生的背后,是不是缺少了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因此也就缺少了深层次阅读带来的精神支柱以及自我调节能力。无处躲藏的脆弱心理、在面对一个比应试要复杂多变的世界时、怎么可能不出现混乱与迷惑?因此,好好学习不是错误,成绩优秀不是错误,所谓寒门,甚至豪门,眼界的狭窄和思维的固化、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跃龙门”,乃至越过去的,子孙后代也很难长久立足。当然,在这里讨论的只是有关知识与财富之间的联系,不涉及品格道德。
父亲与阅读
在本书的绪论里,作者强调了“父亲”对于“男孩”建立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影响。
问题在于父亲对于男孩的“男子气”行为的影响上,比如电子游戏,运动,聚会饮酒、看电视。这使得男孩容易花更多的时间在这些事情上、而不是阅读。
因此,作者认为必须向父亲们呼吁,教育孩子要智育与体育并重。
有关阅读的一些定律: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里的每一科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
作者认为:阅读是今日美国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要素。以下是支持这个论点的定律,虽然不能说放之四海皆准,但验证起来通常是正确的:
1、你读的越多,知道得越多。
2、你知道得越多,你越聪明。
3、你越聪明,在校学习的时间越长。
4、你在校时间越长,获得的文凭越多,受雇工作的时间就越长,这代表了你一辈子赚的钱就越多。
5、你的文凭越多,你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越高。
6、你的文凭越多,你的寿命越长。
作者在绪论的最后,提到对读者的一则警告:如果我们只知道阅读在教育上的益处,而对不阅读所造成的伤害一无所知,仍然于事无补。
在朗读手册接下来的内容里、将会讨论一下八个问题:
一、朗读的目的
二、朗读开始的时间
三、朗读的阶段性
四、朗读的要领与禁忌
五、持续的默读
六、图书馆
七、欧普拉温弗瑞(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哈利波特与互联网
八、电视
旁注:接下来的读书笔记将根据作者讨论的八个问题逐一摘要并做旁注。并且会根据原版与中文版内容的不同有所调整。
我比较喜欢原版的这个封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