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而言,是确立培养“完整的人”的课程目标;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一、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包括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人是一个身体、情感和精神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完整性根植于生活的完整性。
(一)现代教育对“整体的人”的支离
一方面,追求学术性、专门性的课程体系与缺乏深度的传递方式剔除了课程中的生命气息,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另一方面,高度“制度化”和“科层化”的学术科目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秉承“二元论”的价值观和功利主义的态度,视自然、社会、他人为利用理性原则加以操纵和控制的对象,从而把儿童完整的生活加以割裂和肢解,导致儿童的完整性被连根拔起。
(二)“整体的人”的发展内涵
1.整体的人的发展首先意味着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
2.整体的人的发展还意味着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
(一)生活意义的失落
中小学生课程过于强调理性知识的价值,未能处理好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关系。
(二)回归生活的课程
新课程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重建,努力软化学科界限,展开跨学科的对话,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
三、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
把握当今时代精神的知识观是建构新的教学和学习理论的前提。
(一)“个人知识”的缺席
“默会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是所有知识的支配原则。因为“人们能够识知的比人们能讲述的更多;如果人们不依赖对不能讲述事实的感知,人们就不能讲述”
个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和实践。
(二)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生成方式
1.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
课程是师生共同创生意义的资源和材料。
2.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力点,以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基本信条,从而重建了教、学、师生关系等概念。
3.新课程还力图构建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以保障知识生成的个性化。
四、创造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课程改革更为重要的是意味着理想的“学校文化”的创造。学校文化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
(一)学校个性的缺失
宏观上来看,学校缺乏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的划一性、僵硬性造成了学校维持现状的“适应主义”倾向,发展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难以开展。
微观上看,繁难偏怪的课程文化导致产生“差生”,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束缚了教师的发展。
(二)学校文化的再生
学校是“学习型组织”。学校文化的重建和再生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信念和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变“灌输中心教学”为“对话中心教学”;变“专制独裁关系”为“平等对话关系”;变“资源垄断关系”为“资源共享关系”的过程。要特别建设关注民主的管理文化、建构合作的教师文化和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