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买书买书,读书读书。这就是最近的生活状态。
以前对笔记的理解就是课堂笔记,或是应付考试准备复习时看书才会做的事情。后面经常看一些专业书籍,随着年岁的慢慢增长,发现记忆越来越差,前面看后面忘,就不得不开始记读书笔记。最初记在笔记本上,但是查阅不太方便。
自己是一个非常爱书的人,此处可以理解为爱护,不是喜爱。小学时候的书都还完好如初的保存着。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发新书,是我最忙碌的日子,发下来的新书常常让我兴奋好几天,通常语文课本一定会从头到尾阅读一遍,不是爱学习,而是对课本里的故事感兴趣。然后就是给书包书皮,换新衣,连练习册也不放过。从最喜欢的书用最漂亮的画纸,不太喜欢的就用稍微不那么漂亮的,毕竟漂亮的纸不是很多呀。所以每年的挂历是一定要好好保存的。要好好留到开学季发挥他们的大作用。在包好的书皮上写上科目,和自己的大名,还有班级。最初是妈妈帮我写,那一手行草经常让老师叹服不已,后面就是自己亲自操刀了,虽然比不了妈妈的字漂亮。但是看着自己一笔一划写的自己的名字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再后来有了塑料书皮,也是一定要用纸先包上,外面再套上一层。乐此不疲,应该就是现在美女的欧根纱罩衣。
我不太喜欢在书上圈划。直到现在都不能认定这究竟是一个好习惯还是一个坏习惯。小时候的书可以完整保存至现在除了自己爱惜,母亲也是功不可没。母亲是一个极规矩整洁的人。小时候的书按照年级、科目都帮我整理好并收纳到不同的箱子里,还在上面标注了时间。所以现在回家才能看到,一箱一箱整齐摆放的从我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再到硕士、博士的教材、资料、课外书。现在每每想起来都会很感激母亲。给我留下了满满的回忆。
从小爱书,是以长大后也不太习惯在树上圈圈画画。我做笔记都会记在笔记本上,或是N次贴粘在在书上,因为不同时间看书的想法会有变化,一本书会被帖的满满的。这种方法的坏处是:质量差的N次贴由于粘性不好会丢掉,会丢掉一些重要信息。
现在我已经换了一种方法,依然会用N次贴,但也会在书上标注,比如该书的一些结构信息直接标注在目录页,一些关键性信息直接标注在首页并表明页码,所以一本书读完会看到该书的关键信息概览,只看前几页就知道该书的脉络,需要具体内容再依据标注的页码查找。既不会让书本看着一团糟,也能够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不至于今天看完,第二天需要某些信息点,只记得看过就是从书中翻找不出来。有时只是一句话,可那就是自己需要的最贴切的表述就是找不到,如百爪挠心。
这是以前对笔记的印象,从最初的课堂记录、复习备考到后面的为了弥补自己的记忆力衰退。今天看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才发现原来笔记可以管理整个读书生活。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