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非常清楚,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父母亲手塑造的,包括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每当我看到儿子身上不足的时候,就会暗示自己,这是我的某些行为促使其形成的,会多一点自我觉察和自我批评。甚至,有时候走在街上,看到有的孩子的问题,也会联想到这个层面:他的父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他的父母给他营造了这样的成长环境,等等。
记得,有一年的秋天,大街小巷遍地都是落叶,清洁工都在加班扫叶子,路边相隔十米左右一小堆落叶。恰好孩子们放学,一个五六年级的小男孩,把扫堆的叶子又挨个踢散,一个大人正在制止,小男孩说:你别管,这是我妈扫的,我就给她踢开。我看到这一幕,特别寒心,替他的父母寒心。我在想,什么样的父母教育的孩子是如此卑劣,不心疼父母的劳累也罢,还嫌父母不够辛苦。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是爱的方式不同,培养的孩子的品格也有天壤之别。为人父母自身有许多不良品质,如何做孩子的榜样,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呢?我在亲子教育的道路上,正积极努力的调整自己。
参加“20天帮助孩子走出叛逆”的学习。第一天,感触颇深。在家长消极行为选项中,惊人的发现,自己原来有这么多伤害孩子的行为。其实,很多消极行为我已经发现并改正了,但是当我看到那些词的时候,扎心。和孩子的经历感同身受。让我更清晰的认识到继续前进的方向,也相信通过此次学习,一定能对我和儿子产生影响。
老师说:家长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原件”有问题,“复印件”复印出来也一定有问题。从现在开始,我这“复印件”要一点一点“去糟粕,造精华”,努力输出漂亮的“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