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孙子兵法》是我读得最多的一部经典,几乎每隔几年就会重读一遍。在我个人看来,与《论语》和《道德经》相比,《孙子兵法》的思想更贴近于人性现实,更具有辩证性。可能由于本人这三十六年的所见所闻,我对【人性向善】这件事情的信心是比较少的。因此我会觉得《孙子兵法》中对于战略的思维更适合用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甚至也适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毕竟,《论语》寄望于仁义伦理,却往往成就了一群伪君子,《道德经》倒是承认了人性本恶,但它那种少做即为善的理念却往往给一群消极的避世之徒提供了借口。
当然,孔子和老子的著作毫无疑问是中华文化的根本,但他们的语言太过抽象精炼,如果读者自己没有很好的思想训练,人生历练,就会将这些圣人之言读成魔鬼的诱惑,这轻则损人不利己,伪善而欺世,重则祸国殃民,说着圣人言,喝着世人血,以正义之名行毁灭之道。这类人和事,我们翻开任何一国史籍都历历在目,不胜枚举。相对而言,《孙子兵法》对读者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苛了,因为谈到战争就已是人世间的至凶之器了,人世间的事情无论如何恶意操作,结果再坏也坏不过战争去。孙子上来第一句就直接告诉世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至于世人要怎么做,就自己去掂量掂量,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吧。光就这点坦率,就非常合我的胃口。
《孙子兵法》这书名在西方被翻译成了《The Art Of War》,我觉得最初翻译这本书的那哥们是根本没看懂这本书,这本书说的不是战争的艺术,战争也没有什么艺术,就是烧钱而已,所以唯一的选择就【兵贵神速】,要打就速战速决,不能拖太久,尽量用最多的人打最少的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人数不够还要【少则能逃之,不若能避之】。别信那种以少胜多的鬼话,打仗从来不是个浪漫的事情,【主不可怒而兴师】,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小说野史写写就好,别当真,否则灭国就在眼前。事实上,整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前六篇都在劝说世人最好不要发动战争。发动战争之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对手情况如何。看看打仗要花多少钱,死多少人。看看外交还有什么可做,是不是非动刀兵不可。就算要集结军队,也要先看看能不能吓唬一下对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些都不是在说战争的艺术,这是在说用战略避免战争的艺术。
即使是后七篇具体讨论战争,焦点也在如何让军队纪律严明,奖罚有据,行军合理,不莽撞行事的问题上,围绕的也就是人性和地理而已,非常客观理性。譬如说,孙子告诉我们,本土作战为【散地】,人心顾念家中老小,反而易出逃兵,无法专心作战,而深入敌后作战为【死地】,人人都知道退无可退,只能拼死一战,战斗力反而可观。这显然比什么说保家卫国正义之师,入侵他人非正义的说法更符合实际,古往今来,战斗力实际上哪有什么正义非正义,人是不是做事专一才是效率的根本。管理,指挥众人就要懂得众人的心理,否则我们要面对的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对于乌合之众的正义,还是让书呆子去玩最好,看看他们谁先骂死谁,打仗那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