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由于膝盖不适,我终止了在公园的跑步。无奈,运动荷尔蒙还在体内发挥着作用,我办了一张健身卡。因为赶上健身房开业,优惠幅度大,和很多人一样,我办了一张两年卡。
转眼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虽然,每次来健身房锻炼的还是那么多人,但已经换了一波又一波,如今,早已见不到开业时的那些健身客了。
由此,我想到了骨关节病人的运动康复。
如今,人们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缺少肌肉的锻炼机会,颈、腰、腿痛的病人明显增多,发病也日趋年轻化。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时常被周围人问起如何康复锻炼,我会耐心地示范讲解动作要点,把自己的锻炼经验现身说法,并一再强调要坚持做。
然而,当日后再见面时,问起锻炼的效果怎么样了,得到的结果基本都是闪烁其词,转而抱怨起理疗、药物以及手术这些治疗手段多么的治标不治本。
我很疑惑,为什么病人对被动的医疗行为依从性都很高,而对主动的康复锻炼却很少能坚持。
人们试图找到省时省力又见效的方法。然而,任何科技进步都不可能代替身体的主观运动。
所有的健康锻炼,没有坚持,便毫无意义。
认知
“只有把前因后果讲明白,告诉病人这么做的必要性之后,他才更容易坚持做下去,而所有的健康锻炼只有坚持才有意义。”——协和医院康复科刘淑芬博士
在做康复锻炼之前,一定要对动作要领和为什么这么做有一定的了解。请放心,学习这些知识一点都不难。这个病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运动锻炼?怎么锻炼?这些医生都会告诉你。
当有认知的渴望,才会有下一步的行动。
很多时候,我们在听到超过自己认知范围的事情,会选择性忽视,或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觉得对方讲的可能不对。当我们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观里时,会触发我们对新知识的习惯性防卫,这时,要有意去破。
行动
做这些康复动作一点都不难,重要的是:认知—行动—找感觉—体悟—修正。
在开始行动时,我们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按照医生的指示去做就可以了。但是,不要盲目地做,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反应,要有自己的思考,循序渐进。做每组动作时,体会肌肉骨骼在做怎样的运动,如果效果好,如何精进,效果不好及时找原因修正。如此反复,做下去。
我相信,很快,你就可以找到一些规律,举一反三,逐渐摸索出更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锻炼方法,而不必拘泥于固定的锻炼程式。
坚持
运动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实,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即便在疾病康复后,也要做下去。
在我们开始行动后,单调的动作反复确实很枯燥,你需要做的就是坚持。不要被这个“坚持”吓倒,这只是一个适应期,过了这个时候,坚持就变成了习惯。
每一个长跑的人都知道,很多初跑者会在3公里的时候感到歇斯底里的疲累,是最容易放弃的时候,但只要坚持过了这个时期,身体的各种机能慢慢适应了跑步的节奏,就会忽然间跑得轻盈,整个人也就很轻松了。这种体验,只有那些咬牙坚持的人才能体会和感受得到。
当坚持变成了习惯,枯燥和痛苦就变成了快乐,说不定还会“欲罢不能”。
当你的坚持让你摆脱了疾病困扰时,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呢,你一定会感谢当初坚持的自己。
立志不定,终不济事。疾病康复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没有坚持,所有的健康锻炼都毫无意义。
其实,生活中,哪一件事情的成功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