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孩子还是平等对待
孩子们总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赢得父母的关注。比如,被过分宠爱的孩子往往害怕独自待在黑暗中,其实他们害怕的并不是黑暗,而是想利用恐惧心理来赢得母亲的关注。有一个被溺爱的孩子,只要到黑暗的地方就会哭泣。那天晚上,妈妈听到哭声走了过来,问道:“你害怕什么?”他说:“我怕黑。”母亲知道了他的意图,所以说:“我过来以后,是不是就不那么黑了?”可见,黑暗并不是他真正惧怕的东西,他只是不想和母亲分开。他所有的感情、力量和心智都为了营造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下,他要和母亲在一起。除此之外,他还会利用哭闹、号叫和不睡觉等方式让母亲围绕在他身边。
恐惧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极为关注的一种情感。然而,个体心理学关注的不是恐惧的原因,而是恐惧的目的。几乎所有被溺爱的孩子都有恐惧症,他们正是利用自己的恐惧赢得了别人的关注,并成为自己人生态度的一部分。他们想利用这种情感去接近母亲。那些胆小的孩子一定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并且想一直被别人宠爱。
被宠坏的孩子总是会做疆梦,并在梦中大声喊叫。我们似乎对这种病症十分熟悉,但是如果不接受睡眠和清醒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就无法理解这种情形。本来,睡眠和清醒就不是对立的,二者无非是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罢了。孩子在梦中和在白天的行为方式相差无几。当他一心要将情境变得更加有利于自己时,他的整个身心都会为此而动。当经过训练和有了经验积累之后,他会找到实现目的的有效路径,各种适用的观念、场景和记忆等要素,在睡梦中都充斥着他的头脑。一个被溺爱的孩子有过几次经历后就会发现,由噩梦衍生的荒诞情绪可以再次让母亲亲近自己。有些被宠爱的孩子在长大之后甚至仍不时做着各种焦虑的噩梦,梦中的恐惧同样可以赢得别人的关注,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烦躁的情绪同样是孩子惯用的手段,如果那些被溺爱的孩子可以在睡觉之前让父母安安静静的,可真是新鲜事。他们想赢得父母关注的方法实在太多了,他们说自己的被褥不舒服,说自己想喝水,说自己害怕妖魔鬼怪。有的孩子只有父母守着才可以睡觉,有的孩子会梦游、掉到床下。
被宠坏的孩子常常希望自己得病,因为只有生病才能让父母更加疼爱。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形,孩子生病之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儿童的迹象。所以我们总以为这些问题是疾病所致。然而事实却是这样的:在他康复之后,父母就不会再像生病的时候那样对他们照顾有加,所以为了赢得母亲的再次关注,他们就会变成“问题儿童”。有时,当一个孩子发现另一个孩子因为生病被人极为关注时,便想着让自己得病,他们甚至会不择手段,像亲吻拥抱得病的孩子,让自己也染上病毒。
我们现在再探讨一下孩子之间的合作,因为这同样是家庭合作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只有让孩子意识到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他们才会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同时,男孩和女孩意识到了性别的平等,也就不会出现重大的两性问题了。有人问:“在同一个家庭成长的孩子,差别为什么会如此之大?”这个问题曾被一些生理学家解释为基因构成的差异,而我认为这是极为荒唐可笑的。我们不妨用小树的成长来解释孩子的成长。一片树木生长在同一个地方,但每棵树木的小环境又各有差异。有的树因为汲取了更多阳光和土壤养分而生长较快,那它就必然侵占了其他树木的生长资源,如遮挡阳光照射、根系四处蔓延、抢夺土地养分。如此以来,其他树木就无法正常生长,显得矮小和萎靡。一个家庭与此相似,其中一人鹤立鸡群,别人则必定相形见绌。
我们前面谈过,父母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应成为家中的统治者。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如果父亲天赋很高或很成功,反而让孩子认为,父亲的成就自己永远无法赶上,由此心生失望,丧失生活的兴趣。名门子弟的表现往往让父母和社会大失所望,就是父母成就斐然、后辈自暴自弃的结果。所以如果父母事业有成,不妨在孩子面前降低姿态,与家人低调相处,以免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在孩子之间同样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假如一个孩子凸显优秀,就会贏得大部分人的目光,对他而言自然很好,但是其他孩子却会对他产生嫉妒和不平的心理。任何人都不可能甘居人下而毫无怨言地默默忍受。优秀孩子伤害了其他孩子,其他孩子的成长过程就会失去内在的精神动力,这绝非危言耸听。当然,其他孩子仍会追求优越的地位,并且会永无止境地奋斗下去,但他们的目标有可能偏离主流,或是脱离现实,或伤及社会。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