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末孩子的英语课,刚刚上了一个月。
开始的时候,我充满自信,因为孩子在上一个英语班里属于表现优秀的,老师推荐升级,在学校里学英语也是轻松的。但是第一节课,课后五分钟,我进到教室里,看到黑板上每个学生的星星数(表示孩子们上课的发言情况——这就是小班教学的好处,能关注到每个人,如果我们也这么做,连写名字的地方也没有),孩子属于较少的。
不过,毕竟是教师,有着基本的教育素养,加上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觉得他可能是因为在新的环境里还没放开,所以我不露声色,也没有对孩子加以批评指责,只是随口说了说:这次得星星不多,下次上课要大胆发言啊!孩子也没当回事儿,随口答应了。
第二次课,课后黄金五分钟,我一看黑板,孩子的得星数还是少,心里有点儿急了。克制着,回到家后吃完饭才和孩子了解这个问题。不了解不要紧,一了解我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没有过于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我问孩子:你的得星数怎么那么少啊?
孩子说:恩,我只有×个。
我说:别人有几个?
最多的有×个。
我说:你为什么那么少呢?
孩子说:我发言少。
我说:你为什么不发言啊?是不敢说,还是不会?
不会。
我吓了一跳,不应该啊!根据孩子之前的基础,和现在的学习,我觉得不应该不会。于是又问:为什么不会啊?我看书上的内容你应该有的部分是学过的啊!
孩子说:我听不懂老师讲课。
我更吓了一跳,这怎么可能?又接着问:为什么听不懂呢?你以前在班里听得懂啊,现在在学校也听得懂啊。为什么现在听不懂了呢?
孩子说:老师用英语提问,我不知道她问的是什么,就没法回答。
哦!——原来如此。
于是我的关注点从孩子身上拓展到授课模式。了解到老师是全英文授课,赶快找其他孩子也在同样机构上课的朋友打听,了解老师的授课,以及孩子的听讲情况。
知道了他们机构都是全英文授课,而孩子呢,有的反映听不懂,但是回家后完成作业没问题,上课发言也很好。老师的解释是:看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就知道孩子学没学会。至于全英文授课,一个学期下来就适应了。
我一想就明白了,老师是在给孩子创设英文环境,这种浸泡式的熏陶,慢慢孩子就从听不懂变成听得懂了。当务之急,是要鼓励孩子认真听、大胆猜,然后多给孩子听,创设语境。
最后我又和老师聊了聊,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
这样做是很有效的:第三次上课,孩子的得星数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每周末上课一共三节,每节课下课出来上厕所的时候,孩子都会向我汇报自己得了几颗星,排名第几。
转折点到了第四次课,这次课上有本月故事大赛。之前因为学校的功课也挺紧张,我把故事大赛放松了,等到开始准备的时候,只剩下一周的时间了。于是我们全力以赴帮孩子。
第一、我赶紧给孩子买书,这样每次孩子都能够有书看,而不是对着电子屏幕。
第二、每天利用早上的时间(晚上睡得早,没时间,早上起得早,有一点儿时间,抓紧利用),看书、听录音。
第三、每天晚上见缝插针读一两遍。
这样一周下来,孩子读下来没问题了。
周五晚上,我们两个人齐上阵,帮助孩子继续练习,读了很多遍。
第二天上课,孩子还是每节课下课看到我都汇报一下得了几颗星,这次进步更大了,上升到班级里第二多的了(有同学并列)。
到了黄金五分钟,我一进去孩子就告诉我:妈妈,我的故事大赛讲得最好!我心中有数,就微笑着鼓励了他。
结果老师还当着所有家长的面点名表扬了两个讲故事最好的孩子,其中一个就是他,领奖状的时候,孩子美得不行,尤其是面对其他家长的时候,感觉一股自豪感挡都挡不住。
借着这股成就感和自豪感,回到家了还在嘴里念念有词,背这个故事,还掏出纸来,准备抄一遍——因为另一个得到表扬的同学,是家长帮着孩子打印在纸上的,孩子说这样就不用翻书了。
二
想想接触过的孩子的情况。
曾经有一个孩子儿时的玩伴,上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喜欢关心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什么今天哪个老师穿了什么衣服啊、明天哪个老师没来啊、中午我们睡觉的时候,老师聊天都聊了什么啊,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我们怎么知道的呢?是这孩子的家长经常在家长群里说,今天孩子回家说什么了,明天孩子回家说什么了。
有意思的是,每当老师布置任务的时候,或者当天学了一点儿什么有意思的知识,做了什么有意思的事,这孩子都不记得。家长总是在家长群里问别人,或者压根就不知道,听到别的家长说起来,才发现“哟,今天还有这个事儿呢!我家孩子怎么没说啊!”
三
再讲讲学生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放学之前收拾书包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发生了冲撞,一个孩子趴到了另两个孩子身上,把另两个孩子压倒了。因为并不是故意的,而且也不是速度很快、力道很猛的,两个孩子坐到了地上,所以并没受什么伤害。
放学的时候,我和两位同学的家长略作交代,并没觉得有多严重。结果两位同学的家长反映截然相反。
一位家长客气几句,什么也没说,当时没说什么,后来也没说什么。
另一位家长可不得了了!当时一听我说,立刻嗓门提高了八度“伤着了吗?在哪儿?快让我看看!”马上拨弄着孩子浑身上下到处找。我忍着性子说:“您要看也得回家看啊!这坐了一下,应该在大腿和屁股上,怎么看呢?而且只是轻轻坐在地上了,应该没那么严重。”
等到我放完学回到班里,家长的电话追来了“老师,我是不是要等着那个孩子的家长,当面问清楚啊?”
我晕!“那个孩子我已经告诉家长了,他今天要上兴趣班,4:30才放学呢!您不用等了。”“哦,那好吧。”
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那个孩子平时那么喜欢斤斤计较,每天在班里最喜欢告状,什么事都和他有关系。
四
还有这样的情况,当老师的都遇到过。
学校的饭不好吃,能不能给快餐公司提一下建议:××××××……………
孩子周围的×××、×××总是惹他,影响孩子的学习,能不能给我们调一下座位啊?
老师,孩子说您听写的时候,他跟不上,能不能麻烦您以后慢一点儿?
老师,孩子上课的时候不能专心听讲,是不是因为他靠着窗户啊?
老师,……………
五
经常有家长发愁:老师,为什么这孩子说起别的事情来头头是道,就是对学习不走心啊?
可能是因为您关注的点不对。
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果孩子说起来,家长可以一带而过,不作过多关注,无需反复提起。
相反,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家长应该多问,刨根究底,多次强化,给孩子留下印象: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记住:您的语言、您的态度、您的行动,都是在对孩子进行引导。
教育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