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今年立春的前一天,在市区某高端写字楼的会议室,应邀参加一本新书的推介分享会。参会的都是本市文艺界大腕名人,以及这本书的编者、作者、发行者以及所有为这本书做出贡献的有关人士,唯我是个例外。
其实蛮尴尬的,听会的时候,我的左边和右边都坐着这本书的作者。按惯例与会作者都会谈创作体会,一支话筒从我的左边传到我的右边,在众人的睽睽目光下,我面色红润。主席台上,作协的詹老师和报社的蓝老师都很熟悉,偶有眼神交汇,我却低首颔眉。台上的主持人和这本书的主编,是我们当年一起爬格子的文学青年,在这样一个会场,我就是尴尬本身。
我也是爱文字的,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德阳有一张报纸,一本杂志,几份内部刊物。偶有豆腐干块刊发于报缝书角,就会喜形于色,奔走相告。经常收到编辑老师手写的书信,时不时也能收到报社、杂志社寄来的样报样刊,偶尔也收到邮局寄来的汇款单。在收获无数艳羡目光的时刻,文学青年心中的苦涩只有自己知道。
记得很清晰,1997年8月,湖南的一家报纸发了我的一首诗《秋风里的花裙子》。从此之后,就放下手中的笔,与生活中的油盐柴米实实地杠上,再没有向外寄过一篇稿子。近年来,有了QQ和微信,闲来无着的时候,也在空间写点文字记录散乱生活的琐碎。也有当年的小伙伴,后来的大编辑,在空间里挑选几篇散文,印成铅字,让我梦回上一个世纪。只是领稿费的方式时尚了,发个微信红包,眨眼就到,没有当年领汇款单那种仪式感。
这一次,被喊来听会,许以酒肉,其实就是一个阳谋。这是作协的老师和当年的兄弟伙,想硬生生地想把我拽回来,回到蓬勃的文字世界里。在上一年,德阳市散文诗协会成立的时候,詹老师就喊我把本地的散文诗作者组织起来。说真话,我一章散文诗都没有写过,本地的文化圈子我也不熟悉,赶鸭子上架,留下几多笑话。
午餐时间,一杯烈酒,认识的不认识的新朋老友都碰一下,算是给慵懒到极致的自己作个告别。下午的茶叙没有参加,匆匆回家,在手机上鼓捣开了,一篇微散文《读德阳》贴于朋友圈后,被赖安海老师转贴,后又被罗江的微信公众号《风雅醒园》刊登。
回到灯花下,回归往昔的文字苦旅,在尘封的日记本上痴人解梦,胡言乱造。4月份,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简书》。开始在网络平台写作,截止今日,已用指头按出诗歌、散文、小小说140于篇(首)。部分作品在各地报刊变成了铅字,还有一些作品被各地在网络平台所采用。
“走了这么久,你变了没有?”这句歌词是我心中的天问。因为我知道,从手中流走的每一天,都是此生最年轻的一天,不说醒太迟,但求心安宁。
我还是很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
备注:2019年01月04日发表于《德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