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Chan——国际家庭教育导师,青少年成长规划师。微信号:godfey
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63篇
明天就要学习《正面管教》二阶课程了,今天特意温习了一阶家长课程,再结合前一段时间对萨提亚的家庭教育的学习来谈谈《正面管教》课程的学习,及可参照阅读的书籍。
首先,《正面管教》是一门工具类的课程,简单、易学,拿来就能用。其课程形式也多是互动、体验式,比如:角色扮演、场景模拟,都是平时父母和孩子常见情景,参与者大都感受较深。
其次,课程体系相对比较成熟。这一点是目前我接触到的亲子课程中最有体系,且最具体的一个课程。无论是心理学萨提亚、完形等流派中的亲子课程还是后现代的NLP中的亲子关系,都是基于老师(引领者)自己成长的经历、学习的感受、感悟以及现场的感觉来带动课程,课程内容缺乏标准化,缺乏标准化的课程一般是比较难复制的。《正面管教》从具体行为切入,大部分内容是按照“问题行为-体验-感受-解决方法”这个循环来操作的。
其三,萨提亚的亲子课程,更多注重家长自身的问题,疗愈的部分或者成份比较多,但是实际方法和具体的解决办法涉及的会少些,主张的是“自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而《正面管教》是从孩子的行为(尤其是问题行为)切入,角色互换、引发感受,引起家长思考,附加一些解决方法,这个功夫似乎是由外往里的练法。
在学习《正面管教》之后,我也发现,《正面管教》和我之前所学的课程或向家长倡导的理念,有很多的相通之处:
1、与《7 Habits》课程的链接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7Habits)》是柯维博士的经典作品,其同名课程也被无数企业选作为企业员工的必修课程,柯维的儿子后来也与父亲一起著作了《青少年的7个习惯》一书。两本书中所讲的7个习惯,其精髓也和《正面管教》的理念与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7habits》中的第一个习惯是积极主动,强调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当我们大脑盖子打开之后,积极主动的父母会主动选择适时地合上,或选择积极的暂停,让自己回归到理智脑。
积极主动还强调: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所选择的,同时也需要对选择的结果负责。我们需要学会用影响圈来工作、生活与思考。这与《正面管教》中所强调的承担自然结果而不是逻辑结果也不谋而合。
2、与《萨提亚》、《家庭系统排列》的链接
《7Habtis》是以原则为基础的理念,和《正面管教》一样,都属于心理学工具的应用范畴。和《正面管教》更为接近的,应该是《萨提亚》、《家庭系统排列》这样的课程了。
《萨提亚》中介绍的人类常见的四种沟通模式:超理智、指责、讨好和打岔,都无法在和善与坚定中达到平衡。和善而坚定的方式,也就是《萨提亚》中的一致性沟通,一种同时兼顾到你、我和环境的沟通方式。如果说,在学习《萨提亚》课程中,对一致性沟通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深刻的话,那么在《正面管教》的学习中,让我再次体验了一致性沟通的精髓。
同时,《萨提亚》中的沟通冰山模型也有助于我们学习《正面管教》中的信念、感受与行为的关系,和对正面管教中《孩子的不当行为表》的理解有巨大的帮助和启示。两者背后的原理是相通的。
《家庭系统排列》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正面管教》中的“出生顺序”对孩子的影响。
在我的学习理念中,我会就解决一个问题或达成一个育儿目标而去学习不同的工具或理论,以达到深入浅出,又能举一反三。
借用电影《四大名捕2》中一句台词“无论何门何派,我们修的都是心,不要小看心的力量,心通了无杂念,心清明百脉通,能动用的力量不可估量了。无论何门何派修的都是一条路,往上能到哪里就看我们自己了”。所以,在自我成长、引领成长的这条路上,无论是学习者还是引领的老师自己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觉察、不停修心的过程,能走到哪里就看自己。
最后推荐几本我最近在阅读的书: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家庭系统排列》《为孩子立界限》《救救父母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