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跑步的经历告诉我,事情最困难的部分,往往是刚开始的那个部分——「今天要不要跑步呢?外面看起来好冷啊!呀,身体好像有些不舒服起来了……要不,今天不跑了?」;其次是中间的过程——「好累啊!要不然今天就跑这些,我看其他人也没跑几圈就开始走了,相比之下我已经跑了好多了,累死了,真的一圈都不能再跑了,要不……」;最轻松的是即将到达终点的那个时候「离出发时的既定目标只差2圈了,嘿嘿,好开心」。
能看到或是触手可及的目标,就算是老弱病残,也是能够挣扎一下的,这是一种人性,说是生物的本能也是成立的。许多人之所以甘为咸鱼,并不是缺乏梦想,也不是没有志向,他们只是失败多了,被嘲讽多了,继而失去了勇气,不相信那样的事情是可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然后破罐子破摔,选择按现实中的模样去适应生活,而不是按梦想中的模样去改变生活。
不过,我并不同情他们,经历了多次试图改变别人的经历后,我发觉这个太难了,有些人只是缺安慰而已,你的这些谁都会讲几句的大道理,听上去是很美好,可是却远远无法和生活的惯性相提并论。发泄完后,他们依旧会回到自己的生活圈,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
其实也很好理解,想想看每个人试图改变自己的模样吧!去年写下的新年计划是不是今年改个日期,还能接着用?想早起,是不是尝试几次后又实在起不来,又躺会去了?你能想到多少对自己有益的习惯,最终都变成了想想而已?改变自己这件事,只能是由内而外的,只能是因为你受够了当前的状态,而不这么做不行。外在的力量的作用不能所没有,它的作用也仅仅是激发你内在的动力而已,因为你不想,所以外界的压迫越大,你的防抗也会越大,而你真的想做时,能阻挡你的东西真的不多。
作为简书日更近一个月的文字小渣渣,坦白说每天更文这件事于我而言是尤文痛苦的事。它能轻易使我回想起学生时代里,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去各种作文书上寻觅,将别人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然后为又躲过一劫而暗暗窃喜。
写作这件事,还是走入职场后,才意思到其重要性,而决意笔耕不辍的。有一个很好的动力,就是观念上的转变,即意思到写作这件事并不是没有天赋,就无法磨炼出来的,它也是可以通过刻意训练而习得的一种技能。何况,就算将来无法成为一个作家,你依旧可以通过不断地输出,使自己的表达能力更上一层,也可以通过每次不断地刺激自己的思考,变得不再人云亦云。
不止是写作,我还有很多小目标想要实现,不过,我想要慢慢来,等什么时候,写作对我来说,不那么困难了,我再将精力部分挪移到其它事物上。因为我想,所以达到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