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师吗?今天晚上咱们一起聚聚吧”,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听口气对方好像和我挺熟,凭直觉我以为是学生家长,这样的宴我一般不赴(负担太重),马上以加班推脱,但他很执着,依然坚持,我又想该不是想找我爱人办事的吧,可一提爱人名字他竟然说不认识,我只好问“那你还请谁了呢”,他说了两个学生名字,这时,他也明白我拒绝的原因了,赶快报上自己的名字---是我的第一届学生!说真的,提起名字,我几乎没印象,但晚上一见面,就想起了那个黑黑的,个子小的,眼睛亮亮的,有时有点羞怯的郭同学!
那届学生已至中年,近几年,通讯便捷,交通发达了,有些孩子陆续联系我,时隔二十多年,无需多语,一见面还是“零距离”。他们感念的是我那时近乎幼稚的“较真”,和他们一起或学或玩的亲近,但我回顾从教之初的经历,为自己全力以赴的赤诚感到欣慰之余,更多的是遗憾,甚至愧疚。那时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还流于简单,特别是对一些孩子的关注不够,对一些孩子还缺乏理解和宽容,回忆虽温暖但青涩。
刚毕业,在很多人眼里,我还是个孩子,加上性格中的孩子气,上讲台都怕压不住阵脚,却还要接手一个初二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报完到,我是哭着回家的……还记得次日的辞旧迎新活动,我象一个尴尬的“后妈”,站在角落,看着孩子们哭着和原班主任依依惜别,能感到一些孩子对我敌视的目光,甚至仇视的态度,“你们不待见我,我还不想教你们呢”!心里虽愤愤的,但这种气还真没法赌!好在不到一周,我就“插足”到这个集体中了,而且我还听到了一个可怕的“内部消息”——这个班是全校闻名的差班,班里有打架非常凶、非常难管的“七匹狼”!但已接手,只能“火拼”了——上课不许说话,从后窗户看到了,立刻“请”出教室“教育”;必须都交作业,不写的窗台上补写,不工整的重写;做操时必须规范,一个个地纠正,动作不规范的继续练;课间也时常去班里看看,防止他们有什么不良动向……在此期间,一次次因不可理喻而生气,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上课时无法安静,刚开始批评,他已泪流满面,可是一出办公室门,就没事人一样雀跃着,下节课继续嬉笑;每天早晨我象收租的地主一样查作业,总有“忘带”的,不会的、坚决不写的;跳跃运动只动手或者只动腿,不能手脚并用……
我以“你死我活”的坚定和执着与他们抗衡着:每天天亮,就去学校进行各科的“考背”;放学后,全班都留下来写作业,我全科辅导,天黑才回家。渐渐的,他们好像接纳了我:我不用在窗外“抓现行”,课堂纪律也能保证了;间操时,动作整齐、规范;有的孩子主动和我说,老师,班里有什么活需要我干,您就和我说……再后来,早晨我到校时,我们环境区的卫生已打扫完毕,纸屑、落叶烧了,还挖一个小坑,再用土埋上;班里铁窗上的腻子松动了,我还没注意到,已经有学生用小棍子别住了;天色已晚时,有几个孩子自愿护送我回家,暮色中,我们边骑车边聊着,看我进了家,他们和我挥手告别,心里暖暖的……
不过,也有不和谐的音符时时冒出来“挑战”我:语文科代表是原班主任的“嫡系”,不时流露出对我“雀占鸠巢”的敌意,在大多学生“归顺”之后,她故意不收作业以示对立到底的决心,说真的,我有点钦佩她的这份忠诚,想和她好好谈谈,可她昂着头,别着脸,态度很强硬,大有刘胡兰的气势,我忙着处理作业,没和她“pk”,但她故意晃着身体碰着办公桌,终于有一碰使我的笔失控了,长长划出一处刺目的红道子,我起身大打出手,她哭了,我也哭了,记不清怎么收场的,只记得我俩敞开心扉,都觉得自己很委屈,只记得从那以后她接受了我这个“后老师”。赵班长是班里的核心人物,他一直是我的得力助手,可那天不知抽什么风,只因为吕同学安炉筒的时候踩了他桌子,他就不依不饶,非让吕同学替他擦,起初我没在意,只说了一句“他是为班级干活才踩的,你自己擦擦得了”,他竟赌气到窗台上写作业去了,看他气鼓鼓的样子挺好玩,我没当回事,没想到第二天早晨,他仍在窗台那“杵”着,我真想大喝一声“滚”,但想到自己当年的忤逆,压住火,走到他身边示意他出来,从那梗着的脖子看,他还带着脾气,我说:“你这脾气闹得有点邪了吧?”,他好像一下被戳中了穴位,讪讪地说:“老师,昨天我家里有点事,弄得我心情……”,“班里五十个人,天天有个闹脾气的,把我当出气筒,我可受不了!”,说完,我扭头走了。晚上,赵班长照常和同学一起送我,我一直对他黑着脸——那时候,和学生是结结实实地真生气的。毕业后,我们一起聊起那桩桩糗事,我很委屈地问,那时候你们是不是故意气我呢?他们一脸无辜:哪有呢!没等气你,你都恼啦,我们还得哄你呢!唉,遇到我这样的老师,也真难为他们了。
学校要举行会操比赛了,我和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有势在必得的信心——79班一定要以崭新的面貌闪亮登场!我们决定利用周末时间一起到校练习。他们在体育班长的带领下,分列、分行练习着,还一起商量着队列的变化,说真的,这方面我是外行,在操场上只能充当个观众,看看队列是否整齐而已。那天下午,队列训练一直不太理想,而且有一列在训练时,一直有人偷笑,我沉着脸提醒了几次也不见效,又练了几次,还有人笑!会操日期渐近,队列训练还是这种效果,偌大的操场上,看着那群还在偷偷嬉笑的学生,不友好的风吹着我乱蓬蓬的头发,我的眼泪忍不住喷涌而出,转身跑回办公室,趴到桌上就哭。不知过了多久,传达室的师傅来问我:田老师,你们班还练不?孩子们都在操场上站着呢,让他们解散不。我只顾哭,没搭茬。过了一会,学生陆陆续续到办公室了,我们就一起哭,最后,我们就都哭着回家了,“护卫队”继续送我,我只顾自己骑车,没理他们!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那天嬉笑只是因为发现总走不整齐的原因是康同学的鞋太大了,45码,而且那天他穿的是白色的旅游鞋,正步走的时候,那大鞋格外刺目。练着练着,有学生发现我不见了,他们不知怎么回事,还以为我回家了,去问传达室师傅,才找到办公室的,也不知我为什么哭,看我哭的伤心,就都哭了……唉,真惭愧,这是什么老师啊!
还有一次,我考背古文,一直到放学,还有两个“困难户”没背会,我怒了,不背会不能回家!看你能耗到什么时候!天色渐晚,“护卫队”的学生已经吃完饭回校准备送我了,他俩还没背会,窗外的学生都有点急了“快点吧,冻死我们呀”(那时我都不懂得让这些学生进教室等我),外面越来越黑了,我耗不下去了,愤愤地说:明天一早再考你们,必须背会!我收拾东西走出教室,推了车子,那两个孩子还没出来。还闹上脾气了?不回家了?传达室的师傅有些不满地叨叨着:每天就你们班走的最晚,就等你们走了才能锁门呢!我的火腾地上来了,冲着教室的方向喊:你俩到街上赌气去!不会背还有理啦?韩同学边拎着书包跑出来边锁门:老师,我给压炉子呢,今天走的晚,得再添点煤……他也是“护卫队”的,那天仍一起送我回家,路上他问其他学生怎么背会的,他们取笑着他、他们埋怨着,嬉闹着,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儿,我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在纯洁的孩子面前,自己缩小了很多、很多。
我是他们的“小语文”,和他们一起跳皮筋、踢毽子;我剪了短发后,他们欢呼、鼓掌;环城赛时,我买巧克力给他们助力;会操比赛感觉不公,我们当场“解散、撤退”以示抗议;联欢会,我们一起喊疼了喉咙,疯跑着踩气球……在生活中,他们是我的老师——巧手、勤快的吕同学、薛同学带着男同学砌炉子、储存煤、打扫环境区卫生、韩同学把自行车摆放整齐,还在班里烤馒头、烤土豆……而我,“我的学生我做主”的霸气也让学生感到我绝对是他们的依靠。为了阻止一场“恶战”,我进男厕所,对那群比我高一头的男孩说:“我是他老师,有什么事和我说,不能动他!”;学生上房去通烟囱,校长训学生,我直接反击:“他们是替学校干活,不给工钱就可以了,还骂他们?”(那时候没有安全意识,不理解校长的良苦用心啊);有位老师上课时,让淘气的罗同学站在墙角,并用流动红旗遮住他表情生动的脸,我和那位老师狠狠地“理论”了一番,至今仍为他不同情罗同学的境遇,冷冰冰地侮辱学生而愤愤不平;学生积极响应“学雷锋”活动,去照顾一位看上去无人照顾的老人,被她不肖的孙子大骂,我亲自上门给受委屈的孩子“讨说法”,结果,我第一次领教了什么叫不讲理、第一次感到道德的约束力是多么微弱。我气病了,住院输着液,放学了,学生都来看我,我又委屈又感动,躺着那哭,他们围着我哭,那场面估计很像那个很庄重但很不吉利的场面,一时成为医院的笑谈。
听前来看望我的领导说,我住院期间,79班的学生做操格外规范,纪律也格外好,学生说“小语文”已经病了,如果她听说我们不听话,不好好学习,会更难受的……我的眼泪又来了!
因身体不争气,我没法再带班主任了,虽然仍是他们的“小语文”,但总少了些什么,他们跌跌撞撞的毕业了,学校领导说79班是秋天遭雹子打了的一个班,可惜!
回顾初为人师的那段时光,我感觉尽了洪荒之力,已尽心尽责,无憾无悔。直到前两年,已是成功人士的王同学来看我,那时他瘦瘦小小的,很聪明、有个性、有想法,但想想当时我为他做过些什么呢?记忆很单薄!我突然感到当时对那些又听话又懂事、学习又自觉的学生关注太少了!我只顾“平暴”“补差”,而忽视了“培优”!如果,当时对他们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引导,他们一定会更优秀!而且,席间我听说当时成绩优秀的王同学竟然是特殊家庭。记得她悟性好,反应快,常常主动回答问题,起身时身体一跳,显得格外自信,但不知为什么,同学们好像不太喜欢她。她经常和我借书看,有时聊会天,我只是和她说好好学习,多读书之类的话。她上高中后,一次次和我说不想学了,我只是给她讲一些勤奋苦读的人物(那是多么空洞的说教啊),却从没让她谈谈分神的原因!后来,她放弃了学业,我只是遗憾、只是不解,甚至暗暗怨愤她管理不了自己的情绪,却从未真正走进她的心,给她凉薄的心里一些温暖、一些向上的力量。还有,文静的女生刘同学、温同学,柔弱的、小小的李同学、刘同学,不打架不用我操心的小男生郭同学、常同学,学习突然下滑的丰同学,还有个性和成绩都“学霸”级的刘同学……还有很多学生,我对他们的关注和积极引导都远远不够啊,可是二十多年之后,他们仍惦记着他们的“小语文”,这让我怎能不心生愧疚?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的世界不是只有书本、只有学习,在成长中,他的家庭环境、个性特点、在班级中的小环境、他的生活、学习状态都需要老师密切关注、适时引导。可是,成长没有可是,我们都没有回头路可走,回顾育人之路上的失误深感遗憾、愧疚!且行且思,为了那些期待眼神,我必须成为更好的自己!心若在,梦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