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没什么事,于是读了这本书,看到书名《宋朝进行时》不禁联想到《明朝那些事儿》,读后发现模式和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类似。作者选取宋朝史对于我个人而言是极感兴趣的,论清史目前有的影视之中,有许多都在描述清朝时期,且大多以宫廷为题材,实为乏味。元朝以侵略攻城为主,本是很感兴趣的,可对于作者而言究其本质无非战争,且年代短暂,而在该朝代汉人地位极其低微,不好着笔。
个人而言对于明朝还是很感兴趣的,欣赏他们各代皇帝尊崇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最为硬气,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的明英宗,没有投降,明朝灭亡之际,皇帝崇祯拒绝迁都到江南,在送走太子、敦促后妃自尽、亲手斩杀公主后,上吊自杀。这一腔热血,着实令人沸腾!但前有当面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不好涉及。
但宋朝不同,或许源于赵匡胤乃是手握兵权,黄袍加身,在杯酒释兵权之后,宋朝重文轻武,简而言之经济发达,军事薄弱。宋朝也有不少明君,如仁宗治国时,太平盛世百姓拥戴。在南宋灭国时,崖山一战数万人随皇帝跳海,无比悲壮!作者借鉴当年明月的模式,毕竟用历史教科书那般的描述写实,那般乏味估计读者甚少,这也是其中的妙处。
作者写作之妙,在试读部分便能看出(我在软件上买书一般会注重试读内容和读者评价),一本书能否合符个人品味,从试读内容便可看出。
如“大中祥符八年,我第一次参加科考,那年去赶考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叫朱说的考生,一脸的穷酸样,一看就营养不良。据说他以前最爱把腌菜和冷粥凝成块,一块块切着吃,我就纳了闷了,蔬菜果冻有那么好吃吗?和他聊天也不怎么说话,我私心想着,如果这么木讷的人也能考上,那我还不成了状元?后来还真让我猜对了一半,他真的侥幸考上了,再后来,我听说那个考生改名换姓了,叫范什么淹来着。”语言非常通俗、幽默。一般读者看到朱说(提醒一下读yue),或许不知道是谁,可往下读,腌菜和冷粥凝成块,一块块切着吃,我们可能会恍然大悟,哦,那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再看“嘉祐二年,也就是这次科考,我更生气了,当年那个和我一起参考的欧阳老弟已经当上主考官,可我还是没戏。虽然有“糊名”制度在,但我的才华特点你还不了解吗?什么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程颢,统统都上榜了,这些都是谁啊,欧阳老弟太没有眼力见了。”作者巧妙的用这种方式便将宋时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一诉说,或许还在犹豫买不买这本书的人已经被这样的文体吸引了。
其实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并不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很了解宋朝,而是学到了“其实外面的商机市场很大,要了解广大人们的喜好从而抓住机会的这个道理”,其实并不牵强,从史书类的书着手,在当年明月之前,一般史书类文笔很枯燥乏味,可是将受众面方法,从普通非研究性人员入手,将语言通俗化,幽默化,那销量(市场)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