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新書
《附身: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
奎格.史蒂芬森 著
吳菲菲 譯
「一旦用心理學說法取代教士所幻想的『魔鬼』,我們就會發現心理學和中古世紀之看法並無二致」——榮格
***********************************************
把常態視為病態的文化中,
唯有理解「附身」的隱喻,
才能拓出「自我」的空間。
加拿大榮格心理分析師史蒂芬森透過「附身」這個概念,生動表達出榮格的中心思想。作者從十七世紀法國盧登鎮的附身事件開始,追溯附身現象如何從原先含意豐富個人或社會問題演示,隨著啟蒙思潮及西方實證科學的演進轉變成過度簡化的精神醫學病理描述,並因此失去闡述心靈內容、轉化人心痛苦的功能。
書中不僅從人類學觀點一探不同文化的附身儀式,更以電影及戲劇為例,呈現榮格的附身概念如何在心理治療實務中拓出空間、使痛苦現身、最終達到整合。全書在宗教史、人類學、哲學及精神醫學的對照間展開精采論述,不僅對分析心理學提出新見解,更向精神醫學遞出挑戰書。
「我們仍受自主心靈內容的挾制,彷彿它們就是奧林帕斯山上的眾神。它們今天的名字叫恐懼症、強迫性意念等等……諸神已變成了疾病;宙斯統治的不再是奧林帕斯山而是太陽神經叢。」——榮格
***********************************************
※ 書評 ※
附身的現象雖然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但在追求對人類普遍心靈理解的科學心理學中,卻成了一個難題。在這個脈絡下,當企圖在「去神靈化」最為徹底的當代心理學與心理治療之中重新反思附身現象,以及討論其列入精神疾病診斷名稱的意義時,也就有必要重新回到凱博文將精神醫學與人類學視角交叉互映的方法,一方面讓精神醫學對自身普世性宣稱之「文化預設」與「文化邏輯」得以回觀反思,另一方面也讓種種中介人靈世界的認識與實踐成為當代世界的「照妖鏡」,映現出當代世界在「去魔咒」的追求中反而失去對魔咒理解與認識的能力,從而為魔咒所困的弔詭。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
榮格學派更是一向以探索無意識心理學為使命,無意識中的意念常環繞著特定的情緒而形成一股情結,因為有其自發性,意識難以掌控,而意識認識這些心靈特質的自然模式之一又是予以人格化/角色化(personification),於是便有榮格學派習用的阿尼瑪/阿尼姆斯(anima / animus),也可能在更為異化的情結浮現時,賦予這個被潛抑的情結另一個靈體身分,也就成了另一個體內的他者,而感受到「被」附身。
——陳俊霖(精神科醫師、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臺灣榮格發展小組組員)
***********************************************
※ 作者 ※
奎格.史蒂芬森 Craig E. Stephenson
1955年出生,加拿大籍榮格派心理分析師與治療師。畢業於瑞士的蘇黎世榮格學院、楚米孔(Zumikon)心理劇學院,以及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中心。自2001年開始執業,並於2006年開始從事心理劇的治療方法。
另著有《被遺忘的愛神:神話、藝術、心理分析中的安特洛斯》(心靈工坊出版),以及《心理學與視覺藝術:榮格針對涅爾瓦《奧雷莉亞》的講義筆記》等作品。
.
※ 譯者 ※
吳菲菲
國立臺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布盧明屯校區英美文學博士班課程修畢,主修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及後現代文學理論。曾任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文學組專任教師,現居加拿大。譯有《與狼同奔的女人》、《開放對話‧期待對話:尊重他者當下的他異性》、《纏足幽靈:從榮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尋》、《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等書。
***********************************************
《附身: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
作者:奎格.史蒂芬森(Craig E. Stephenson)
譯者:吳菲菲
出版日期:2017 年 07 月
#榮格分析心理學的中心思想
#在常態視為病態的文化中亟需閱讀解咒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