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李白好酒,斗酒诗百篇。其实白居易与陶渊明们也是独好此道,如果三人坐一桌喝酒,后二位绝不会认怂,说不定分分钟把老李灌翻。
李白喝酒只所以名气大,我分析,主要与他游历广,酒量大,喝的牌子多,喝完后把持不住爱哼哼两首诗讨地方要员喜欢等有关。老白也能喝,有时还牛饮。俗友俗地儿喝腻了便去喝“花酒",光听“花酒"这两字就令人飘渺,真实场景想必更是五光十色,乐晕酒场。老白有个特点,喝完后不急于写诗,他要把这“花"的感觉沉淀发酵一阵儿,再操持诗作。结果那诗就多了明快筒练上口。有一篇写的醇厚,即“醉吟先生传",像从酒里捞出来似的。
陶渊明也是视杯中物为亲人。一首“五柳先生传"就是一首酒歌。一句“重觞忽忘天"让众酒徒顶礼膜拜,跪倒在桌子底下。我真心佩服老陶,“守拙归园田",他把全身全性放在了田园,不像有些隐士藏体于山中,躲清闲。与田园为伴,这需要大的定力,俗世俗物天天撩人,没有“真"劲是无法做到的。“养真衡茅下"。老陶不但做到了,还做出一种现象或流派来。
诗家们明世亨酒福,身后挂空杯。只有老白例外,他把自已身后事置于伊阙香山,紧盯着伊河,他知道这条河有“酒河"(杜康河)流入。有酒味呢。
洒是什么,有人说它是酉时三滴血,一滴是才子的,一滴是傻子的,一滴是疯子的。这也恰恰是酒后的三种状态。
酒对于老男人来说,更多的是一个精神伴侣,它忠诚地依着你,陪你泣笑,伴你无聊,你端杯它就来,你离席它就走,妥贴的很。
我突然闻到了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