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觉得对我自己帮助最大的一本书是《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不止我自己,时常放在手边,当做字典来翻阅。我还利用这本书研究出来了亲子沟通训练营,帮助了几百个家长和孩子。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我刚生完孩子之后急于补充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当时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他的介绍说是在美国家教类图书累计销量第1名,销售300多万册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长居家教类图书各大排行榜榜首,出版30年长销不衰的时候。 我觉得这本书肯定是有一些我可以学到的地方的,所以就买了回来,当我在阅读的时候我发现看这本书不仅仅是可以帮助我教育孩子,还疗愈了我自己,因为第一章就是帮助孩子接纳他们的感受。
那种完全接纳孩子感受的方式,让我回想起我自己童年的时期。完全没有被用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包容过。它里面会帮助我们梳理我们平时用到的或者接触到的不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方式做比较。
第一个比较就是否定感受和肯定感受。我记得当时我看到这一个部分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的心塞,因为我发现我自己的感受从小就很少被人接纳。所以在长大了以后,我也没办法去接纳别人的感受,总是以自我感受为中心。举例一个在北方很常见的小事儿就是北方的孩子去洗澡的时候会被要求搓灰。如果村委会的人就会知道,一个小朋友搓灰其实是非常非常疼的,但是作为成年人他们已经习惯了那样子的方式,所以他们疼他们觉得可以忍受,但是小朋友会被搓的吱哇乱叫。这种时候往往就会被大人责骂,甚至狠狠的拍两下屁股。“疼什么疼,知道吗?不这样就搓不干净”。好像干净比我疼不疼更重要。
我儿子很小的时候,他就会因为洗澡水的温度而跟我辩论。我给他倒好了,洗澡水我试过温度之后我说挺好的,这个水温可以洗了,他会用手去摸一摸那个水温,然后告诉我:“妈妈,我觉得有点烫,我们两个是不同的人,你觉得不烫了,可是我还是觉得有点烫。”在这种时候我都会尊重他的感受,会承认确实我们两个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你是小朋友你的皮肤会更嫩一些,我是成年人了,我的皮肤粗糙一些,所以我觉得不烫的时候你会感觉烫。
再比如哪怕我们刚出门孩子说累了,我也会尊重他的感觉,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等到他感觉好一点了,我们再继续前进。
按照梳理的方法,我的儿子到现在13岁了,他的情绪非常的稳定,而且很乐观。我想这跟从小他的感受被完全的接纳是有很大关系的。
现在我的很多家长都受益于当时的亲子沟通训练营,他们都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于孩子的感受,接纳度是不够的。很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
在训练营里面也给大家设计了很多去发现生活当中的温暖,孩子的优点,自己的优点,各种各样小的打卡的题目。让温暖的情绪在我们的家庭和孩子之间流动起来。
所以我也非常推荐。这本书我觉得它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经典。如果可以按照书上写的这些方法方式使用起来的话,那么相信大家的亲子沟通,甚至是夫妻之间的沟通都会变得更加的顺畅。
而且这本书。它并不是以通篇的道理为主,而是结合了漫画、练习题、复习题、总结,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故事、小案例。看起来轻松,做起来愉快。
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大家都能够去看一看这本书,也把它使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毕竟这是一本我已经用了13年以后还要继续使用下去的一本经典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