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谈到校园欺凌者的心理动机,主要是心理认同自己被对待的方式,内心为了抵挡恐惧不安,行为上采取反向形成,用暴力的形式对规则进行触摸和试探。
我想作为父母,谁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究竟如何传递给孩子安全意识呢?
再次回到这个云南女孩身上分析,并不是质疑她的行为,而是要去剖析,她如何让自己滑落到危险的情况下。
被发生口角的四个男孩子叫到校外,她没有意识到危险吗?
因为叫她出去的人,曾和她发生过冲突,如果内心隐隐觉得危险,被四个男孩叫出去,为什么没有叫上同伴?
视频的周围并不是没有人,她并没有求助,或者逃跑。在被施暴的几分钟时间里,她好像试图通过手机来保持同外界的联系,所以几次手机被打掉落在地。
在那种情况下,通过手机与外界联系,显然不是有效的办法,但是她好像丧失了思考能力。
注意听她说的话是:等一下,等一下,重复了好几次。
一个人在被暴力袭击的情况下,会是什么反应?
首先疼痛是最直接的,人对疼痛本能的应对方式是,逃跑,或者战斗。无论是逃跑,还是战斗,都是为了保护自己。
女孩的反应,不是逃跑,战斗更别提,更像是一种自我麻木和隔离。
说几句“等一下”就能让这几个男孩停止暴力吗?这句话彰显的是她在等待,等待着,忍耐着,失去反抗的意识,只想着一切快点结束。
女孩心理上已经被控制住。
她表现出来的这种麻痹,这种被控制感,似乎更加刺激四个少年的恶意。
到这里我们已经看到,被暴力的女孩,首先是缺失对于危险的觉察意识,或者是隐隐意识到危险,但是被自己忽视;
然后在被暴力时,采用的是麻木和隔离的自我保护方式,当然这实际上根本也保护不了自己,
如果她发展出来一点点自我意识,就不会一步一步,让自己滑落到这么危险的境遇中。
需要清楚的是,暴力会带来一种恐惧,因为不确定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这种恐惧和施暴者内心的恐惧本质上一样。
人本能会抵抗恐惧,施暴者是用暴力的方式抵抗,被暴力的人采用的是置身于暴力中,割裂恐惧,在想象中保护自己。
无情的是,暴力者和被施暴的人往往是配对关系,总是能凭着感觉、循着无意识的味道,找到对方。
施虐和受虐是硬币的两面。
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遭遇到暴力,唯一的办法是传递给他力量感,传递给他良性互动的关系。
靠嘴巴讲肯定是没有用的,因为现实这么多变,父母也不可能涵盖到所有情况。
如果你在孩子面前,扮演着绝对的权威,那他也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有力量为维护自己而战。
很多家长自认为很尊重孩子,其实都是假尊重,拿自己去覆盖孩子的存在。
唯有父母自己能做到足够有自我意识,足够面对自己内心的无力、恐惧,这些情绪才不会掉落到孩子身上。
只有父母能适应、融入社会规则,才会带给孩子内心力量感。只有父母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才能传递给孩子价值感。只有父母从心里真的能善待自己,孩子才能学会区分什么才是对自己好。孩子不成为心理能量更弱小的那个,才会减少滑落到危险的可能性。
现实层面的体现是,先考虑自己的生活,把自己过明白,看看自己做事情,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
如果父母回避自己的问题,孩子就是那个戳穿皇帝新装的人。这四个施暴的少年,是在表达给他们的父母,看看你们在做什么。那个被霸凌的女孩,是在表达,看看你们是怎么对待我的。
如果你对孩子的哪个地方看不惯,觉得是个问题,先回到自己身上,那一定是你甩给孩子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