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7公孙丑章句上2-9-2》
今天是丙申年丁酉月甲午日,八月初九,2016年9月9日星期五。
继续【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鸟?""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一.【"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1,
把告子弄明白了,这一章的大义就能深入,也能浅出。
把孟子反对的弄清楚了,孟子的思想也就搞通了。
这个方法是在学习黑格尔的《逻辑学》过程中学到的,黑格尔当然肯定和感谢康德、谢杯等前辈的工作,然而,黑格尔正是从康德的悖论起步展开他的体系的,虽然是否定了康德的结论,却是枯树新枝。
现在明白师父教我们溯源源头的用心所在了,任何一种现时的现象,绝非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而是有着清晰的脉络和思想体系及其源头,这就是内在的理路。掌握了内在理路,面对千变万化的现象时,如拎衣领,一下子就搞定。
2,继续跟着王夫之先生学习对告子的剖析。
告子的"不得于言,勿求于心",追根究底是因为他认为此心与天下之言分为两截、判然为二,他不主张一定要搞懂言语,以至于劳烦我心。他"不动心"的方法是屏蔽法。他把心和言分作两截,把自己和世界判为两物,用现代话讲就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然后,在这上面加盖了一层,当天下纷纷攘攘的是非到我面前时,我就钻到上面一层,关上大门儿当高人,隔离它们,使这一切如蚊子叮铁牛一样,一丁点儿都动摇他不得。这种做法应了一句俗话:"你若无情他也休。"
3,我说告子是思想懒人,正缘于此。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言有不得,必求于心",凡事打破砂锅问到底,则势必要用心!用心才能穷尽道理,用心就要格物致知,这样做了,那么是非得失在我这儿都有个标准,则心必然动于言。
4,对此,告子必然提出反对意见,他会拿天性说事儿,他会说你孟子狂妄胡来,你说的那些道理都是后天的,人生下来没有道理和是非得失可言,这些都是后天的社会规定。义理不是天性就有的,那就不是自然,那就是人为,人为为伪,所以不当追问,不当求。
5,告子的自然主义是很鲜明的。他的后一句"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意思很清楚了,他认定天性纯真就该依着这份纯真做人,如果再掺进任何东西就破坏天然了,他认为听任天性自然即是做主人。
他把气视为感受客体的媒介。照告子的意见,气是我跟客体的中介,如果"不得于心,必求于气",这么做就等于把气请进自家门儿了,同时也把天下的事物一同请进了家门,既然家门儿都进来了,就得再求个义来以便与物争论时有个依据和标准,只有这样我才能胜过别人。告子不肯,他干脆关上大门儿,孤芳自赏,不与人争以为自胜,所以他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他认为气是个中介,不确定,能胜就能输,不保险。他的哲学是:我不求胜,你也别想胜我。这就是他之所以能够在利害荣辱面前做到"不动心"的方法。
不战而曰胜,自欺至此,真是荒唐至极!
二.孟子的"言义之辩"
1,义是心中固有,非外来之物。
孟子认为,对于天下之言,不能将其是非得失消解在想当然之中。孟子认为,我心中固有之义,它是与生俱来的,即人人都有良知良能,这个天性和能力是固有的,正因为这不是外来的,正因为它是天性中固有的,所以,它必不容颠倒是非。
2,正基于这样的观念,语言虽然属于群体及社会,但是,言语之于心,则受我心中固有之义的宰制。天下之言纷纷攘攘,本来就是等着我心的裁判的。在这样的观念框架下,当万物来到我面前时,万物自有其正形;当万事临之之时,万事自有其正则;我心自有其正观,虽然每天与诐辞、淫辞、邪辞、遁辞打交道,我必通晓那根苗枝叶起止的根源和起止,我都知晓无疑,又有什么必要上面再盖一层躲起来,扔下万物之理不求,然后才能做到不动心呢!
所以,朱熹先生也会一再教我们,下学上达,下学指的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过程,所有的学问都起源于疑问;上达指的是聪明睿智,成就大信,可用《学记》上的话概括:九年知类通达,强力不反,谓之大成。
天性与义不是分开的两截,也可以这样理解,天性本义,天性与义合。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论点,问问自己即知,我们每个人都有追问意义的天性,这个天性让我们不断地起疑问,所以促使我们学、问、思、辨,通过下学而上达。这即是孟子的功夫论了。
关于志与气的论述,留到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