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李海峰老师挺火的,而由李海峰老师带头推广的DISC行为模式分析课程,也挺火的。随处可见知识IP们对这个课程的推荐。
今天看这本书,也正好是关于DISC分析的介绍和使用手册《发现你的行为模式》
关于DISC这个概念,对于没有了解的人,很容易把它和什么九型人格啊、性格分析啊、心理测试啊联系到一起,感觉好像也就是类似那样把人分成四种,然后介绍怎么和哪一形的人相处共事啊。
说实话,一开始对于这类分析我是拒绝的,因为这类性格分析有个极端的缺陷:
如果分类少,比如九型人格,那很容易发现不准,就是好多人无法判断是哪个型的,什么型都有一点,因为人性毕竟是复杂的。
如果是复杂呢,比如几十种这类的,又发现不实用,人际交往的时候,动作和说话都是瞬间的事情,等你这边琢磨这人做这些事是属于第三十八种还是二十七种的时候,沟通早已结束,另外这类分析还有个特别大的问题,就是你必须做很多的题目,才能将性格较为精准的统计出来,但是更多时候是不准的,因为一个选择,在不同的情景下,你会选的方向是不同的。
那么DISC这种模式,只把人分为四种,那就更不够用了,但是你又发现,当大神们都在推荐这个课程的时候,你也很难说服自己,这个模式是李海峰老师串通了一众的知识IP,联合来欺骗你。
那么DISC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DISC是特定情境下,对人的行为选择模式的一种观测和统计方法。
注意到一个关键词没有,特定情境下。
这个模式为什么有效,其实就是在于这个词,DISC的逻辑,它并不想完全测试出你是个什么人,它只是想了解,在这个情境下,你最常用哪种模式?
这个就比较靠谱了,举个例子,你在工作中,面对你的上司,他可能是个D型模式,喜欢控制,喜欢努力,喜欢竞争,但是他回到家中,可能是个慈父,可能是个温柔的好男人,是个S型模式。
你说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呢?其实他是个什么人对你来说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他共事的这个情境下,他使用的是D型,那么你这边配合他,转变成D型的模式,不就可以了么?至于下了班,如果你还和他有交集,那么他那时候是属于那种行为模式,又另外再说了。
这就引出了DISC的用途:了解自己,观察别人。
了解自己,使用DISC模型,你了解到自己在特定情境下,比如工作,或者具体到某个项目中,惯用的是什么行为模式,如果在这个情境下出了问题,到底是因为你的行为模式和同事的行为模式不搭配所导致的呢?还是因为这个项目所需要的行为模式和你现在使用的行为模式不匹配。这种不匹配,一般也就是所谓的:心受委屈了。那么改变了行为模式,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观察别人,对于同事,对于朋友,甚至对于家人,其实在与你有所交集的情景下,你都可以使用DISC的模式来思考,比如女朋友是什么模式,你自己是什么模式,是否因为不匹配,所以造成了很多吵架的情况呢?同理,与家人朋友相处也可以。
而且引申开来,还可以用来观察组织,就是你所在的公司,是一个什么型的组织,那么它需要的是哪种行为模式的员工呢?如果你不是,能否将自己的行为模式调整而匹配公司?或者用合适的方式,将你的行为模式带入组织当中呢?
最后,想谈一谈这个方法论的一点思考。
首先,这个方法最有意义的一点是,引入了情景这一概念,如果理解了这个概念,那么其实很多工作生活中的矛盾,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基本上都是行为模式上的冲突,那么改变在这个情境下的处事方法,而不是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就容易接受许多,也容易想到可行的办法,同时,还可以判断对于这个情境来说,是否需要做调整,其实有时候就算不调整,也没什么关系。
第二,DISC的主要使用模式也是填表,但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将四种类型的分数统计出来就能区分属于哪种型的模式了,但是当我们比较熟悉这个方法以后,按照对方的行为,大概将对方归类就可以了,然后再相应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应该就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当然,这块是会需要具有一定的识人的经验,不过多观察多动脑,其实了解起来也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第三,书的最后,例举了复合型模式,就是得分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是44分以上,就是复合型模式。这点也很重要,就是具体到某一个项目这样的细节情景时,我们可能使用一种行为模式就够了,但是如果放大情景,比如整个工作方面,那么我们再是比较单一的行为模式,这样就显得狭隘了,那么对于越大的情景,其实我们各项的得分越高,就代表着我们越灵活,所以这个方法,还能当做我们提升自己的一种指标,可以使用一定的时间将比较低分数模式提升起来。当然,提升这个分数,也就是具备更丰富的行为模式,是困难的事情,不过这也是一种修炼嘛。
关于DISC的一点浅见就讲到这里,具体的评测表格和行为模式分析百度和李海峰老师的文章里都有,可以自行搜索。
今天聊了聊行为模式,明天想写写思考的技术,与专家大前研一来一次对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