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小调第一交响曲
——Zion, Antelope Canyon and Bryce National Park四日游
算算时间,距离这段旅行已经整整一年的时间了,说好的游记却一直都没有落笔写完。并不是因为时间久了,记忆淡了,只是因为这段旅程太过美好,让我一直在想,究竟要用怎样的笔触,才能既不负那时的良辰美景,亦不负倾盖如故的情谊。
直到前些天,突然有小伙伴在群里说,不知不觉中建群一年了。翻到了最早的聊天记录,不觉惊叹于时间飞逝,也意识到无论如何,这篇游记是再拖不得了。
第一乐章
前奏曲
adagio
五月毕业典礼后,也经历了多次深夜里的辗转反侧,几番纠结,多次摇摆,才最终决定回国工作。早早定下九月底回国的机票,直到离开的日子邻近,才发觉有太多的遗憾。那么多没有做过的事,那么多未涉足的地方,还未来得及却不再剩下时光。想再约上三五好友,疯狂旅行一趟,可平日里一同学习玩耍的伙伴,不是已经回国,就是在美国找到实习或工作,或是正陷于找工作的深渊里无心其他,原来最终竟是自己,成了那格格不入的“闲人”。
看着列在自己Waiting List上一个个醒目的地点,羚羊谷,是真的不忍放弃。遂试探性地问了问刚刚开学的学妹竹子,没想到一拍即合,羚羊谷也正是她一直想去的地方。之前都几乎要去了,却因为不知道需提前预约,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如今我这么一提起,当下俩人便达成一致意见,竹子还说,我们已经认识那么久还那么聊得来,却从未一起出去玩儿过,这次一为补此遗憾,二则当作一场仪式性的临行送别罢。听来内心所及是亦温暖亦感伤。想到开学之初必是选课退课的繁忙和慌乱,我便提出一切行程安排我来搞定,竹子则答应帮忙再找同学一二,凑齐一车人相伴而往。
决定要去旅行已经是8月18日了,而我9月底就要回国,对于是否能预约上其实心里并没有把握。登录预约官网查看,9月份参观席位所剩无几,仅余下9月19日摄影团的2个名额。虽然那时尚未确定同伴人选,但无论如何也绝对不止2人,管不了那么多了,迅速预约上,并且在waiting list里面也占上位置。到时能够从候补席中转正当然最好,若实在无缘,下羚羊谷几乎不需要预约,我们也只能分头行动了。
羚羊谷的时间一定,其余的行程自然要围绕羚羊谷安排了,亲手绘制旅行路线图,在Google map上一一查看各个地点之间的行车时间及最短路途。依次查阅国家公园地图及最佳徒步路线,再根据路线订下住宿地点。又顺手在租车公司官网上约好了自驾的坐骑。当把这一切做好发给竹子的时候,竹子也已经找到了同行的伙伴,大家直在群里大呼靠谱,作为主策划的我,内心里免不了小小地自豪了一下。
既然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督促大家速速购买机票!从LA飞LV只要不赶上周末,航班是既便宜又密集。新加入的两位小伙伴也低我一级,出发当天有晚课,所以就买了更晚一班的飞机,我们约定到Las Vegas住宿的酒店会合。
月半小夜曲:维加斯初见
allegro
毕业房子到期后搬到远离了downtown LA的Montrey Park住,为了最大限度地搭伴而行,还是先打Uber到学校和竹子会合,再一起前往LAX机场。记得第一次开车去拉斯维加斯,原本只要四个小时的路程,竟硬生生堵在路上八个小时才开到。自此以后,但凡提到开车去维加斯,我都避之唯恐不及,纵然坐飞机距离短得似乎刚刚起飞就要落地。
已经是第三次来到拉斯维加斯,但还是忍不住慨叹,这个在沙漠中用金钱堆出的绿洲,赌博文化完全浸入骨髓,连机场都有老虎机,坐shuttle到机场租车大厅,也是随处可见的赌博设备。认领了一辆Full Size的黑色Camry作为我们这几天的坐骑,托学弟带了GPS,我和竹子就在Google Map的带领下前往酒店,顺便半路在超市补给了这几天需要的水和各类零食。
期间等待的一个月,大家也只是在微信群里偶有联系,毕竟不都互相认识,总还是有着几分疏离感,所以一直担心未来几天的旅途会充满尴尬。我和竹子洗漱完毕,收拾妥当后,已经将近午夜,另外两只却迟迟未至,搞得我们是睡也不是,等着也不是。好在没有纠结多久,素未谋面的两位学弟姗姗而至,自来熟一般完全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就好似昨天才在一起吃过饭今天又见面了一样,我之前的担忧完全是徒劳啊。要不是时间已晚,明天还要起早赶路,估计四个人能一直聊到天亮。
还好初见的高涨情绪没有影响第二天的行程,也许是太激动的缘故?不管啦,四个人都不是矫情讲究之人,随便在酒店大堂吃了口快餐,真正意义上的旅行就算正式开始。但凡有车技好的男生在,我是绝对不会抢着去开车的,遂速速把车钥匙交给了老司机赵同学,这也直接导致,昨晚从拉斯维加斯机场开到下榻酒店不到的15分钟的车程,成为我此番旅行中唯一摸方向盘的时刻。
第二乐章
任性随想曲:Zion National Park
allegretto
来美国读书的两年,专业课程学会多少暂且不论,但旅行技能绝对已经练到满级,各种不起眼,但却可以直接提升愉悦度和满足感的零碎小物件可谓是应有尽有。比如——比车载USB更方便放音乐的AUX线和存满不同年代不同风格歌曲的iPod nano。这样手机得以完全解放,这对于我们这种手机一离手就没有安全感的一群人来说,简直绝妙。在乐品上,我尚处于流行乐启蒙阶段,这就使得我MP4所放几乎所有的歌,都受众广泛,还激起了不少已逝青春的情怀。一边儿放开嗓子跟着唱,一边儿想起了往事,引得大家共同回想。
大笑大闹中不知不觉已经到达我们的第一站——锡安国家公园。
美西呆的时间长了,玩过各种国家公园后,都已经形成基本套路。出发前到美国国家公园官网大致浏览公园地形图,主要景点。到达目的地后直接杀到visitor center,告知其最想去的景点,预计游览时间,能接受hiking trail的难易程度,当场生成个性化徒步线路。
因为晚上要赶路开到Page,所以我们只留给了Zion半天的时间,的确是短了一点,但我的人生哲学一向是留白,虽然内心忍不住想要尽善尽美,在事情面前却也不远强求,珍惜每一份遗憾,毕竟最美的感受往往来自于对未知和遗憾的期许和幻想。
乘坐园内shuttle先到Emerald Pools Trail脚下的驿站。也不知是怎么了,我们四个人就好似被限制了多天话语权后突然撒欢儿了一样,有那么多话要聊。无论什么话题,都能聊得热火朝天,旁若无人,忘乎所以,一声高过一声,直接引得shuttle上的大妈向我们投来不满和警告的目光。我们才注意到,一整车人都异样安静,就算是聊天也都是轻言细语,唯独我们四个,说着大家都听不懂的中文,聊天的声音根本是全车人都听得到。默默地看了一下身上没有穿着USC的东西,没给学校丢脸后,继续置若罔闻,腹诽道,也不怪人家不高兴,看着我们手舞足蹈玩儿自拍,笑得毫无形象,自己听不懂又掺和不进来,可不是难受么!
从早晨出发一直也没有进食,大家一致决定在hiking前先补充一下能量。结果,说好的午餐,又变成了聊天儿大会。一开始还能想着注意吸取刚刚shuttle上的教训,克制音量,但伴随大家亦渐投入,逐步忘我,又不受控制地陷入我们的小世界里,周遭的一切皆化为乌有。待再次从抽离中回魂后,发现我们又成了世界的中心,实在不好意思再被这么炽烈的目光注视,还是赶紧出发吧。
阳光似乎极其眷顾这片土地,炽烈、灼热,好在一路trail都被繁茂的植被覆盖,完全感受不到正午最强烈阳光的炙烤,反而时时清风徐来,无比舒爽惬意。沿着狭长的山路,穿梭在山石间,过水帘,倚绝壁,攀怪石,走狭缝,似乎只有这般极致的体验过后,才真正感觉自己来到了这里,哪怕只是鸿过无迹,至少心中留痕。
我们选择的这条trail相对平缓,至险峻之处,只消稍加小心便可顺利通过。终点处是一道笔直的绝壁,抬头仰望,便可以感受到一股无形中的压迫。还有峭壁脚下的一汪清泉,不知源头何起,亦不知汇入何方。就是这么理所应当地汇聚在这里,在经历了漫长的跋涉后,在山穷水复确无路可走的境遇中,给予人们聊以自慰的一片绿洲。
这的确是山穷水尽,再没有后续柳暗花明的精彩华章,若想离开,唯有原路返回。其实我们一直惦记着途中看到的一块巨大岩石,来的路上就想爬上去,但因为一直有人围在石头周围拍照,只好悻悻离开。待我们返回时刚巧没有人,那我们自然不会错过。岩石很高很陡,试着爬了两步,发觉身上背着的一切都变成负累,于是洒脱地把包一扔,轻装上阵,四肢并用往上爬。如果有人记录下这一幕的话,一定是毫无形象,惨不忍睹的。攀上岩石后,发现根本没有平缓的落脚之处,随时随刻都在往下滑,且背后是更陡峭的山坡,真的是进退两难。即便这样,我们依然一刻不能消停,浑身上下并用克服下滑重力,举着自拍杆凹造型。玩儿够了,准备继续赶路,这才发现上山已属不易,下山更为困难,没有着力处,只好躺着蹭着岩石壁一点点滑下来。我和竹子感叹,已经完全找不出自己还有哪里像个女生了。
私以为时间充裕,且体力尚好,决定绕一条更远的小路去shuttle的下一站乘车。不管多么幽静、冷僻的小道,只要我们一造访,就顿时有了赶集的气氛,实在难以想象我们相互见面认识还不到一天。回到Parking Lot,刚坐上我们的黑色小Camry,除了司机赵同学,立马high起来。完全不顾及流量地传照片,发朋友圈,Instagram定位,一路往羚羊谷所在的Page小镇行进。
其实,Zion最出名的景点应该是登顶Angel's Landing,光听这个名字就能想见三分。由于我们一是时间不够,二是之前没有登山经验,且装备严重不足,就听取了工作人员的建议,远望一下就好。心里留个念想,若干年后,再来赴天使之约。
异域舞曲:Texas风情BBQ
allegro
沿着狭长寂静的公路,伴着逐渐暗淡的天色,我们的欢笑却始终未歇,一路回响。也不知为什么,自从进入Arizona,我的手机就处于信号全无状态。同样是AT&T,看着竹子和小吴同学在群里互传照片不亦乐乎,我却只能旁观束手无策,心里直痒痒。不过如此尴尬境遇并未持续多久,我们就已经到达了Page小镇。
入夜后,点点星光的点缀下,整个小镇只余一片安宁,主街边的小店陆续打烊,没有通明闪烁的万家灯火,只有零星散落的微弱光亮。喧闹了一路的我们似乎也被这一片静谧感染,感受了一瞬间的宁静。但,真的只是一瞬间而已——
找到旅店check in、入住,欢脱了一天且没正经吃饭的我们已经完全无法抵抗饥饿的侵袭,纷纷yelp周围有什么好吃的,最终一致认为还是BBQ比较符合我们的气质,遂往之。深受大学街边摊影响的我们,对于当街喝酒撸串的事情简直是再熟悉不过。上来每人先要了一瓶啤酒,结果当waitress要求我们出示护照的时候,只有老司机赵同学带了,我们的啤酒请求被断然拒绝!!此时分明感受到了深深的敌意,恰如三瓶啤酒从头顶倾倒下来。既然老赵带了护照且我们都会开车,就不要浪费机会,让赵同学自我放纵一把好了,我们以Lemonade代酒作陪,且饮且消愁吧。
看着周围的白哥白姐们吃着千篇一律的Burger和chips,直接点了三根烤玉米,虽然和我朝简单粗暴的碳烤玉米不太一样,但我们一群人一起啃着玉米,还是引起了全餐厅简直惊呆了的全面围观,当然,造成围观的原因绝不仅仅因为玉米,主要大概也许可能还是我们太闹腾了吧。心里止不住想说,瞧瞧你们那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还只是烤玉米呢,要是拿出糖炒栗子,烤红薯还不馋死你们!于是在我们的带领下,周围餐桌上几乎都出现了烤玉米的身影。酒水足饭饱后,竹子说还要回去赶due,再加之明天又将是行程满满的一天,就早点回去休养生息吧。
欢闹的我们走了,正如我们欢闹而至,踩着节奏变身西部牛仔起舞,留下一室玉米的香甜。
第三乐章
绚烂幻想曲:羚羊彩穴
andante
在Arizona,几乎完全不用担心天气情况,只怕是365天里355天半都是万里无云的天蓝如洗。因为之前只约上了仅剩的两个名额,所以很有可能我们中只有两个人能参加上羚羊谷的摄影团。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是事前做好最坏打算,若是没有人临时退团,我们就兵分两路,我和赵同学带了单反和三脚架,我们去摄影团,竹子和吴同学当场预约去下羚羊谷。
到达参观团集合地,先支付了预约上的两个名额的支付,跟大叔讨价还价说,我们一行四个人,分开总是不好的,看看能不能给我们加两个名额。印第安大叔还算是通情达理,说要等等看,但并不确定。正当我们并不焦急地商量一会儿怎么行动的时候,大叔拍拍我的肩膀说,OK,你们四个一起吧。正当我准备欢呼并激动得准备感谢的时候,大叔按住我,比了一个淡定的手势,示意低调低调,并用眼神传达出“你懂的”之意。我瞬间会意,心照不宣地相互致以迷一般的微微一笑。
摄影团说白了就是个VIP团,人数少,参观时间长,且只在一天中正午阳光直射入谷里的两个小时入内。我想这般地方,也许一生只会来一次,享受一下它最美丽的光景才不负所望。最后我们与一对新加坡小couple组成了6人摄影团,踏上期冀已久的羚羊谷之旅。
印第安大叔驾着敞篷pickup,速度并不温和地在颠簸的沙石路上飞驰,却让我霎时间感受到自己真真切切地来到了印第安人保留区,来到了西部牛仔曾经遍及的广袤土地。
羚羊谷,更准确的名字应当是羚羊彩穴,是光与影同山洪冲刷后的狭长岩石隧道交互作用下浑然天成的景观。入口看去,同见惯了的黄褐色岩石无异,根本无法想见在这岩石的缝隙中,是一个光影交汇,色彩缤纷的奇幻世界。
只是在步入狭缝的一刹那,就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一个只应天上有的梦中世界。季节似乎都已变换,原本灰黄的岩石也在一瞬之间染上了颜色。鲜艳得耀眼的红色、橘色、黄色、蓝色、紫色交叠,在科罗拉多河水猛烈冲击后留下的凹凸起伏间,呈现出一幅幅惊为天人的瑰丽画卷。导游大叔在狭缝中扬起散落在地的沙土,于是,相机里就出现了一束束明丽光柱。还好提早调好了相机光圈优先模式,架起三脚架,不然绝对要在这应接不暇的画面前手忙脚乱。一面变换角度按下快门,另一面还不忘拿出手机在空暇间抓拍各个角落,不愿错过任何,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
就算把三脚架完全固定,只要稍稍调整镜头角度,就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致。特别幸运,导游印第安大叔本人就是专业摄影师,常年在羚羊彩穴里面捕捉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和不经意之间倾泻而下的天使之光。他指导我们将相机和脚架至于何处,以何种角度拍摄,以呈现最好效果。甚至是只需要用iPhone稍加技巧,就可以拍摄出同相机一般的图片。
我们四个人都忙不迭地跟着大叔拍照,并不亦乐乎地激烈讨论呈现在画面中的图案像什么,完全置同行的新加坡CP于不顾。大叔是Navajo部落的印第安人,看我们兴致高涨就教了几句简单的印第安语,见面打招呼的,告别再见的,还有即兴想到的表达心情的词语。作为交换,我们也慷慨地教了大叔汉语。总之一路上就是欢声笑语不断,宾主尽欢。
在大叔的指点下,拍摄出的层层波浪,海豚,还有Arizona日落。
大叔说,这,是林肯的脸。
这,是一颗爱心。
见我们特别能聊,不停自Hige,大叔忍不住也加入我们的话痨组,絮絮叨叨地开始讲起了羚羊彩穴的点滴。虽然现在我们看到的羚羊谷呈现出的一片沉静的奇美,但却也是可以困人于无处遁逃境地的死亡地狱。暴雨侵袭的时节,雨水会将峡谷外松散的沙土带入谷内,地平线会瞬间直线上升20米,我们现在所走的道路将完全被掩埋在沙土和洪水之下。待洪水退却,一并带着谷内的沙土而过,羚羊峡谷方能恢复到原本安静的模样。偶尔能看到悬挂在极高处的杂草,就是暴雨冲刷后留下的痕迹。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政府要求一定要由当地印第安人带领游客进入,决不允许私自前往的最重要原因。不过这样一来,倒是无心插柳地给当地人带去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源。
我们细致地从入口走到出口,又从出口返回入口,这来回之间,我想应算是不留遗憾了。返回的路上,大叔主动地帮我们选位置,拍合影,直接导致超出了原定的观光时间。虽然大叔示意性地催促我们快点,但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满足我们要求拍照的要求,直到我们每个人都拍尽兴后,才又开起拉风的敞篷车带我们返回。
原本90分钟的tour,径直被我们拉长到将近2个小时。为了表示我们的十分歉意和万分感谢,一致决定多给大叔一些小费,并邀请大叔同我们合影留念。纵然知道这可能是一生只遇到一次的人,但就是这样萍水相逢的他乡之客,带给我们的温暖、亲切、关照才更显得珍贵。临别之时,大叔还细致地告知了我们将要到访的下一个景点的路线,并用中文同我们道别。可爱的大叔,不忍道别,愿你和部落的族人们在这个被先人视为静思与大灵沟通的栖息地,带领更多人欣赏羚羊彩穴的光与影,险与美。
惊悚谐谑曲:回转马蹄湾
moderato
一不做,二不休,随便吃了几口干粮填肚子权当午餐,就直接奔向下一个目的地——Horseshoe Bend马蹄湾。正当一日里阳光最猛烈之时,走在路上如同被炙烤一般,随时感觉下一秒就要焦了。每人都多备了一瓶水,似乎只有这样才有勇气继续向大地更深处行进。
胆小如我,离边缘还有好远的时候,就不敢前行了,百米高的垂直峭壁下面是回转的科罗拉多河。阳光照耀下,泛着金色光芒的红色岩石间,翡翠般碧绿的河水平静淌过,美则美矣,却惊悚万分。还好有自拍杆,让我们不必到达边缘就可以照到整个回转。患有被迫害妄想症的我们,凡是有人要拍照,后面一定留两个人站岗,防止有人趁虚而入把我们推下去。
找到边缘最平坦的一角,又开始新一轮的凹造型。
路人甲帮忙拍照。虽然没有收入马蹄湾全景,但能拍成这样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毕竟没有无人机嘛。
完全没有兴致在如此强烈的阳光下绕马蹄湾半周,一致决定,找个阴凉地儿缓缓神儿。而且对于马蹄湾这样单一的庞大景致而言,我们的观赏也算是给足他面子了。
在去羚羊谷之前,因为时间尚早,我们就先到Lake Powell小玩儿了一圈,不过既然今天最重要的两个景点已经结束,索性再过去转一圈,也不枉我们交了30刀的门票钱。
实在是因为去马蹄湾的这一路把我们晒得已经处于半灵魂出窍状,没有精力再泛舟于人工湖上,在湖边找了一家星巴克,一边欣赏湖面美景,一边开始我们的Daily Routine,围坐一桌——聊天。其实我也是有小私心的,不知道怎么得罪AT&T了,重启N次手机就是没有信号,只能到处蹭WiFi。有网络的世界简直太美好,凑在一起传照片,P图,定位,发微博、微信、Instagram,不知不觉就待到了天黑。
出发前,怕在Page玩儿得不够尽兴,所以安排两个晚上都宿在镇上。没有赶路的压力,惬意地伴着西沉的日光,听着初高中时代的歌曲,缓缓离去……
迷醉夜曲:清酒寿司
largo
这两天每天早餐和中餐都是草草吃两口便罢,以至于晚餐成了我们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毕竟舌尖上的味蕾之旅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鉴于昨天没带护照喝酒未遂的血泪教训,今天出门前每个人都默默地把护照塞进随身携带的小包里,生怕再次因为没有证件不能饮酒。找到一家日料兼酒馆,Blue Buddha Sushi Lounge,这般禁欲系的名字背后往往是欲盖弥彰的恣意所欲,正好符合我们当下的心境。刚刚拿到驾照的吴同学不放弃任何一丝炫耀车技的机会,主动提出开车,我们三个乐得自在,可以毫无愧疚地啜饮一番了。
其实来美国前,一直都觉得饮酒不是什么好事情。也许因为成长,也许因为环境,渐渐体味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借酒抒情的惬意。当然我并不赞成借酒消愁、一醉方休,但是点到为止,品其味,抒己情,未尝不是一种优雅的情致。期间我们聊了些什么,已经不甚记得,大略有人生、有理想、也有现实吧……
第四乐章
青春狂想曲:纵情布莱斯峡谷
presto
酒精作用后的清晨格外舒爽,直接感受到了一整天的好心情。其实此番旅行的最佳游玩路径应当是Zion国家公园后直接去Bryce Canyon,最后再到羚羊谷。然而因为羚羊谷预约的时间已经卡死,我们不得不多走一段回头路。不过却也无甚紧要,只要我们四个小伙伴在一起就是快乐、尽兴,目的地究竟在哪儿已经不重要了。
将近4个小时的车程,几近中午才抵达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我只想说,回到犹他州的感觉真好,我的手机终于从iTouch又回到iPhone了。另外我发现,我们每天的旅程都是从正午开始,到太阳落山而止,我们的皮肤都在向健康的小麦色靠拢……Bryce Canyon里没有shuttle,终于可以享受一下纯粹的自驾游了,开到哪儿算哪儿,想停哪儿便停哪儿。
沿着公园地图标注的路线,我们决定先一路开至最高点,而后再一点一点下山返回。这几天不是在山间行走,就是在峡谷里穿梭,还没有机会登高望远。好容易呼吸到了山顶的空气,直感到神清气爽。目即之处,连绵起伏的山丘被繁茂的植被覆盖,倒与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介绍中说,Bryce canyon,Zion和Grand Canyon就是现实版的地址书,恰好完整描绘了地球不同时期的三个地层。经历了近乎20亿年岁月变迁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沉积和地址运动作用下隆起的Zion,和最为年轻的布莱斯峡谷。虽然不是学地质的,但是一一走过地球变迁留下的踪迹,自己似乎已经经历了数十亿年的沧海桑田。
之所以执念地要到Bryce Canyon,完全是被其酷似人俑的密集岩柱吸引,好奇自然究竟是拥有了何等想象力,才能造就出如此奇观。在阳光和蓝天的映衬下,这些岩柱像被赋予了神明的力量,闪耀着光芒。
天然形成的拱桥。
集艺术之大成的露天剧场,倘若再搭配一点想象,精彩的剧目当场便可以上演。
沿着trail走进露天剧场深处,较之于两个盛名在外的“亲生哥哥”——大峡谷和Zion,Bryce无论名气还是人气都差了许多,以至于一路沿着曲曲弯弯的坡道下山,除了偶尔有行色匆匆的游客走过,大部分时间,在视野范围内,除了我们四个便再无旁人。不过倒是正中我们下怀,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比如,玩儿了两天自拍杆后发现,自拍杆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我们的益渐提高的拍照需求了,鉴于羚羊谷的拍照经验,我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三脚架的使用,于是不需要路人甲的三脚架自拍2.0时代开启。在一棵倒下的树干上,我们把太阳拍下了山,刚开始拍时还有稀稀拉拉三五成群的游客经过,待我们意识到的时候,感觉这地方已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要不是看时间太晚,我估计,我们能在这棵树干上拍到地老天荒。
因为提前做了些功课,知道Bryce公园里不仅昼夜,而且高低错落之间都有极大温差,所以hiking前特地拿上了一条披肩,以免在深山谷地被冻成狗。结果在我半披着披肩时恰好被小吴同学拍到,神情姿态完全一副颐指气使、正宫娘娘的姿态,于是我的外号词典里就又多了一条——娘娘。这昵称的苗头一旦升起,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小吴子的带领下,竹子,老赵都开始自觉地对我尊称起来,我们不愧是从全美电影学院排名第一的USC出来的,走到哪里是戏,这不,一部年度宫廷大戏就这么草率地展开了。
一路“拍戏”太投入,完全忘却了时间,再加上一路越走,两边的岩柱越高耸,完全失去了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不过随着太阳渐渐西落,山谷里的光线逐渐暗淡,寒意也在不经意间袭来。这时还在谷底的我们才意识到时间已晚,不自觉地加快了脚程。不然一旦夜幕降临,在千篇一律的岩柱之间,我们根本无从辨别方向。
刚刚走下谷底时并不觉得深,结果沿着似一片片培根般的坡道向上走时,终点却显得那么遥遥无期。每向上走过几个回转,就向山谷深处望一望,看到还有人在我们身后,竟感觉倍加有安全感。
待我们终于回到地平线上时,太阳已经全然消失不见,仅余余晖。虽然之前到处旅游也经常晚归,却还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野外生存的危险和恐惧,单是想想黑夜被困在这密集的岩柱谷中,就觉得毛骨悚然,再加上点儿不需要太丰富的想象力,直接是惊悚片现实上演。我们从露天剧场边缘返回距离并不远的停车场时,天幕已完全被黑夜笼罩。好在趁着最后一丝光亮顺利返回,这回可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开车前往订好的旅馆途中,我们才渐渐从谷底逃生后惊魂未消的状态中缓过劲儿来。刚回过神的我们,就又开始贱兮兮地YY,万一被困的话会是怎样的情景。想着想着,一股游丝般引动心弦的感伤逐渐侵袭了我的意识。已经到了旅行的尾声,明日就要踏上归途,随之而来的是竹子、小吴子、老赵继续留在LA完成学业,而我在一周内即将登上回国的航班。这一切都在不受控制的向我靠近,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因为前途未卜,因为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会留下一生的遗憾,也因为舍不得好不容易熟悉了的LA、加州和身边的他们。
望向窗外的夜空,繁星闪耀,就是那么一瞥,我看到了醒目的北斗七星。瞬间从悲伤的情绪中跳脱出来,喊大家看向窗外。老赵同学听到北斗七星,一脚急刹车,顺手把车停在路边。四个人冒着瑟瑟寒风,站在旷野间,又一次支起三脚架,把星辰定格在胶片里。
等不及回到酒店把相机里的照片导出,竹子直接用手机翻拍了相机显示屏上的图片,发至朋友圈,并附言,归途中的意外之喜。的确是意外之喜,欢聚过后总是分外冷清,古人又常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我想纵然免不了分离,却让我们在如此明亮的北斗七星下,见证了这短短旅途中的喜乐,足矣……
尾声
回旋奏鸣曲:相送无言
adagio
因为竹子当天下午有课,就买了中午的航班,提前在拉斯维加斯同我们道别。我和小吴子、老赵同学就利用最后的小半天时间,再访Las Vegas。因为都不是第一次来此,所以不过是挑拣最经典处故地重游。前三天玩儿得太过尽兴以至于有点儿透支体力,在Vegas就只能“怀柔”而非“武斗”了。坐了一程Gondola,听了一场威尼斯歌舞,看了几段表演,又在凯撒宫殿里坐着聊了会儿天儿,便到了要去机场的时间。
启程,还车,登机,返航。
当飞机再次降落在LAX机场,离愁别绪抑制不住地涌上心头。这应当是短时间内最后一次“回”LA了,此后就再不能以LA人自居,几番风至雨落后,我曾经在LA留下的印记就会全部消失吧。终究我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
和小吴子、老赵道别时,多少有些失落和不舍,算了,既然终须一别,就不再妄自嗟叹,我们就此别过,期待早日再见,唯愿各自安好,彼此相互惦念。
后续
回国前一天晚上,羚羊谷四人组又聚在一起吃了道别火锅。直到一年后的现在,我们的微信群依然是我所有群组里最活跃的一个。如今竹子、小吴子、老赵也已经毕业,愿深陷于找工作泥潭中的你们,早日解脱,重见光明。
谨以此文,回忆那段欢笑不断的旅程,有些叙述过于啰嗦,莫要嫌弃,有些细节被一笔带过,就留作念想吧~
2016年9月26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