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工作法1.0版本
番茄工作法火了很久了,核心很简单,就是倒计时25分钟,然后在这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做好手上的事儿。
我大约是2010年左右第一次接触番茄工作法,2011年在豆瓣上写了一篇书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4930760/ 解释了下我所理解的番茄工作法。
核心主要是三点:
1倒计时法
这是番茄工作法中最核心的特点,即在倒计时的25分钟,集中注意力面对手上的工作。
2合理规划和分解任务
人面对巨大任务(例如看完一本500页的教材书)会有焦虑感,合理地把任务分解(例如一个番茄钟看30页书)就会降低这种焦虑感,从而很好地完成任务。
3坚持自我观察和分析
坚持自我观察和分析:番茄工作法本身很少提到这一点,但实际上,一个番茄钟是否有效,以及如何使其更有效,是一个不断自我观察和改进的过程。
1.0版本的问题
使用番茄工作法已经六七年了,对我工作的帮助很大,但也遇见一些问题。
比如说,有一周我洋洋得意,因为在做周回顾的时候,发现自己平均每天记录的番茄钟时间居然达到12个之多。
这意味着我平均每天有超过6个小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候,而且这还是在我怀着双胞胎5个月的情况下发生。
再仔细一看,不对啊。这么多番茄时间,主要是因为当周的会议和与别人约谈比较多。会议开2个小时,或是与合作伙伴交流2个小时,就记录了4个番茄。但实际上,这4个番茄钟是远远比不上平时的工作强度。
没错,我遇见的问题就是,番茄钟的数量够了,但质量远远不够。每一个番茄钟的价值,是不同的。
升级至2.0版本
因为有了这种反思,回头又去看了《番茄工作法》的书(顺便说下,现在网上能查到的都是《番茄工作图解法》,比我最早看的一个版本差很多,很多内容和原理都说得不清楚。)。最早版本链接:
http://note.youdao.com/share/mobile.html?id=5881ac3328d278b070012a674f6f2020&type=note&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发现忽略了当中一段简单的介绍。原文中,在记录番茄钟的时候,为了更加集中注意力,同时需要记录被打断的次数和原因。比如正在工作时间内,想喝水,就在记录番茄的地方划一个[']。同时记录在旁边,等番茄钟结束之后休息的时候再做。
其实以前看书的时候也看到过,也跟着做过,但后来发现没有什么效果,就直接忽略了。现在回头来看,这个措施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番茄工作法的核心就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突破完成目标。但仅仅是把闹钟拨号,摒弃外部干扰是不够的。因为更多的干扰是来自我们内心的。
结合最近看的《深度工作》这本书,我觉得当务之急应该要增强对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培养,使每个番茄钟的价值提升。
于是,我把我的番茄工作法升级到了2.0版本。很简单,只有3点:
1在每个番茄钟内,记录分心的次数和理由
2抵御这些分心的理由,先完成手上的工作
3在日总结中,统计分心频率最高的内容,并设计改进方案
2.0版本的使用记录
使用2.0版本大约3周时间,最开始的画风是这样的:
**月**日
14:45- 整理上半年财务数据
* 查一个数据,然后链接到其它网页(消耗8分钟)
* 手机响了,广告电话(消耗1分钟)
* 接完电话顺便刷了微信(5分钟)
* 又打开QQ看了下有无紧急内容(1分钟)
* 在想一个数据来源,有点无聊,顺便刷了公号(20分钟)
* 想喝水,喝水的时候隔壁办公室在吃西瓜,瓜分了一块(15分钟)
这个25分钟的番茄时间,持续了60分钟也没有结束,而且主要工作并没有完成。
于是我在日总结中,不断总结分心的频率,采取措施。
总结下来,主要是几个方面:
刷微信是发生最多的。
解决方案:番茄时间内开飞行模式,番茄时间结束后开启。
查信息的时候,顺着网页链接就走远了,然后看了很多东西。
解决方案:需要某数据和资料时先记录,最后设置在较短的时间统一查找。
面对困难,想用刷手机或点网页等简单任务来逃避。
解决方案:面对困难,深呼吸,再试一次,坚决不逃避。
经过一段时间后,画风终于变成这样了:
**月**日
9:45 - 10:10 网络课程
* 空调太低,有点冷 (结果是忍住了,番茄结束ultimate才去调了温度)
* 想起要跟**讲港股打新(结果是记录在案,番茄结束了才开了微信in)
* 蚊子! (结果没忍住,被我打死了,哈哈)
总而言之,就是有进步,但不明显,但尚需要继续修炼。
信息过载、时间碎片化、无法集中注意力做重要工作,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会面对的问题,希望我改良的番茄工作法2.0版本,能够对各位有所帮助。
PS:番茄工作法不建议用手机上的APP(因为容易被手机其它内容分心),买个定时器,放在电脑旁,能够看到它慢慢在倒计时,会有紧迫感。(当然,不要像我一样,曾经买了个铃声超响的定时器,把自己和同事都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