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大熊 著
2 认清自己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是哲学三大问题。所以介绍完了格局问题,就要看看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偏差无非两种:过于高估,自卑低估。极少有人可以准确地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所以,给大家很多的参考就是让大家对自己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估,知道自己的水平,然后去做自己能力80%的事情,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成功率高了很多。随着成功的增多,信心的增强,你自己的水平也就水涨船高了。人还是需要信心的滋润的,而信心往往不是来源于绝对实力,而是相对顺利。换句话说,选择比天分更重要。
讲清楚一个人比较重要的几个方向,你就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和提高,想清楚一些重要的问题,也有利于更清醒地认清自己身边的环境和自己的真实位置。这是一个真实的起点,人的崛起往往就从这里开始。
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起
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典故,一个叫陈蕃的人15岁的时候,独住一处,房间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就是你干吗不打扫卫生来接待客人呢?他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然后薛勤就觉得这孩子很有志气,必成大器。结果最后这孩子真做到了位列三公,基本等于国家总理。《滕王阁序》中有两句话:“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说的就是他了,非常有名。
等等,你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怎么没有出现呢?所以呢,大熊老师讲的故事还是有些道道的,后来很多人给薛勤接了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然后这个故事就变成浪子回头的桥段了,从此陈蕃发愤图强,最后位列三公,变得非常正能量了。可惜,事实不是这样的。
事实是,清朝有个叫刘蓉的文学家,也办了同样的事情。他老爹批评他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然后大家以讹传讹改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了。后来的故事就回到了应有的套路上,从此刘蓉总结出一个结论:“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意思就是,想成功就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也许后人觉得一个文学家的分量不够,不如那个三公洋气,于是就把两个故事组合了一下,流传了下来。
故事本身其实没啥说的,大家都懂,这里想讨论的,其实是观点的碰撞问题。问题就在于,为啥第一个人不打扫房间当了总理,第二个人听话了,改了,好好学习,最后只能当个文人呢?这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啊!这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了。
如果是辩论,那么题目就是:如果一屋不扫,能不能扫天下?说能扫的,大概立论就在于,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专心致志方能成功。而说扫不了的,则应该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谁对谁错呢?我看也都对都错,问题在于,你是谁?
我们之前的价值判断往往是二元的,就是怎么做对,怎么做不对。然后你不打扫房间,就必然要选择一个对或者不对,那么必然是不对了。如果对的话,都没人打扫房间了。但事实上,橘生淮北为枳,世界应该是多元的。有一句话叫因人而异,也就是说,对于某些人来说,不扫房间是对的,比如牛顿,不是把怀表当鸡蛋煮了吗?你非要批评他不会煮鸡蛋,就有点矫情了,人家那是专心。而对于某些人来说,你本来也不创造价值,在家还不打扫卫生,你活着的意义何在啊?
于是,我们就开始不安了。对于智商低的人,如果在一种不确定性中,他会觉得很不安,因为不知道如何是好。对于智商高的人,如果在一种确定性中,他会觉得很不安,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所以,你是哪种人,自己对号入座好了。
所以最后的问题,就回到了老话题,就是认识自己,同时认可自己。换句话说,你要知道你自己是谁,并且承认。承认的意思就是,知道自己重几斤几两,不要好高骛远,尤其是喊着“理想万岁”的口号好高骛远。我之所以一直劝大家按照稳妥的方式来做事,秉持的原则就是:基本上,你就是个普通人,你做不到总理,所以你还是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吧。然后你问我,那有没有可能这个人能做总理,结果被我说得做不成了呢?不会的,真这么厉害,怎么会被我影响呢?说到这里,很多人开始高兴了,嗯,我以后可不能听大熊的了,没准儿我能当总理呢!
我只能说,请离我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