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营养》
作者:(马来西亚)林文采
正如身体的健康需要物质营养,孩子心灵的成长与心理力量的强大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
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足孩子恰当的心理营养,也就给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层代码。
每个孩子本身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需要足够的营养才能长大。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是林老师育儿观的核心。
第一种营养:“父母总是会以当下之所作所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这句话,帮助我们从中获得安定的力量。在育儿信息和选择纷扰的大环境里,在与孩子们的大事小事上,请慎重决定,但不要后悔。这世间的事情,本没有什么是万无一失的,我们要相信我已经做了我能力所及最好的选择。
第二种营养:“温和而坚持”的妈妈就是合适的。
这是对“怎样做个好妈妈”最好的建议,需要时时自省。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对孩子有责备,但是我们要做到不讽刺、不指桑骂槐、不带个人情绪、不翻旧账。
第三种营养:“世界上没有一种叫做‘非如此不可’的事情...不管我们家长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没有人可以批评我们家长,因为每个人家庭背景和情况都不相同”,尤其对于妈妈们。
当你的内疚足够大,你自然会减少工作,减少应酬,当内疚并没有让你做出改变,至少可以说内疚没有你内心的某些需求更重要,但是不管妈妈们最终做出的选择是什么,没有人可以批评她,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不相同。
妈妈们最大的困惑估计就是纠结工作还是带娃,自己带还是老人带,前进一步是歉疚、后退一步是不满足,放手是不甘心,一力承担又难以喘息。心理营养帮助我们,不再为难,不再抱怨。
第四种营养:“养孩子大概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若你养到鸡犬不宁,那一定是你的方法有问题。”
那些焦头烂额、慌张无措的时刻,心理营养总能给我们一针见血又春风佛面的开解,帮我们从“鸡犬不宁”中释放解救出来,并且一步步将我们带上一条安静从容的成长道路。
2.《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作者: (美)杰弗里•伯恩斯坦(Jeffrey Bernstein)
叛逆孩子都有着一些共同特点:非常容易发脾气、喜怒无常、几乎总是拒绝要求他们做的事。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接受成人的权威。这些孩子的人际关系受到严重挑战,他们常常气愤不已地大喊大叫“你们对我太不公平了”或者“你们为什么总是惩罚我”。
你可能尝试过暂时不理他;列出时间表;奖励表和张贴小红花;太软或者太强硬的方法。这些策略都不起作用,因为叛逆孩子缺乏成熟的情绪情感,不能理智地处理挫折,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这个时候,你需要真正理解你的孩子。只有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只有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一旦你真正理解了你的孩子,学会了不要把孩子所说的当作他个人应该面对的事情,那么事情处理起来就容易多了。
3.《热锅上的家庭》
作者:【美】奥古斯都·纳皮尔
有多少家庭的生活在矛盾、争吵中度过,像处在热锅里。
又有多少家庭,为避免冲突而维持表面的和平。
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或互撕或暗战,上演相爱相杀的戏码。
如何解决家庭纷争,重塑亲密关系?
如何还原一个相亲相爱、幸福的家?
家庭就像一个小型社会,是隐密的小型系统,其规则、结构、语言等,自成一个独特的体系。这个系统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在心理治疗中,家庭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往往不是某位成员造成的。而某位成员出了问题,和家庭系统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没有人可以脱离系统来谈论幸福感,这本书将给你深刻的启发。
4.《童年的秘密》
作者:【意】玛丽亚·蒙台梭
我们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们有尊严,守纪律,举止得体,热爱学习!有良好的控制行为和情感能力,自信,善于思考。他们没有恐惧,不一味顺从,没有过多幻想,不迷恋玩具,不说谎······
这不是幻想,这是蒙台梭利给我们描绘的“正常”的儿童模样。我们的孩子也是可以成为这样的天使,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
可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是每个父母都是教育家,能够按着孩子的需求给予适当的关怀和爱护。儿童心灵上的许多烙印,都是成人在无意间烙下的。他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有意无意地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导致很多孩子得不到充分的、舒展的发育和成长。
所以,父母、教师包括孩子的祖父母必须努力去了解孩子,认识孩子成长的规律,并把他们从自己设置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
5.《正面管教》
作者:[美] 简·尼尔森
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要……”句式,却很少说“你要……”“如何做才能……”。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自身接收到最多的,也是来自父母、教育专家们的“你不要……”。
正面管教理论指出,父母和老师们应该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以互相合作为基础,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能力。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而贯穿整个教养过程的则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带给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
假设孩子和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等大家情绪平复了,你可以再找孩子谈一谈:“宝贝儿,很遗憾你生这么大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能够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怒气的其他方法。”
愿孩子们都能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