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琳
一、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女子闺怨之词无外乎“相思”二字,而相思到了深处便是什么事也做不了,也不想做的,只好不是听雨就是垂泪了……故此词婉曲绵长,自有一番清丽的韵味。而达成这种效果还在于炼字和情感的铺排上。
1、起句交代时间,用一“残”字,便形象地描摹出秋初的惨淡氛围,为全词定下了悲情的基调,又紧接“欲尽”二字,便使悲情的程度更进一层,实在是此愁未说已愁满了……次句果然以一“满”字将诗人放置在了一个无处可逃的悲情世界里,深浸其中……
2、二联明显化用温庭筠《更漏子》句,但化用的也是别有一番风情。温庭筠原文如下:
【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此词将两个三字句整合为一句“梧桐叶上三更雨”,将梧桐树和秋雨这两个悲情的意象叠加起来,使得凄冷的氛围更加凝重,凝重到一个程度便转向下句“叶叶声声是别离”,这一句化用得很是有功力,想那树上多少叶,又有多少雨滴打在叶上,这颗心怎能承载得起如此凝重的别情,这种单字叠加加上双词叠加的效果果然不凡……也使得此联虽未对仗,但却一点不亚于对仗句的冲击力。
3、别情到了化不开的境地也就只好转向回忆了,下片两个三字句带出了一副温馨的生活场景,此二人也曾同唱过鹧鸪词,想必那字里行间也是有说不尽的温情脉脉,有时回忆起那些刻在心里的句子竟然也会情不自禁地泛起腮霞,绽开笑颜……
4、然而到了尾联,诗人以“如今”一词又将这种似乎可以带来一丝温情的回忆拉回到了这个凄清的雨夜,面对此情此景,风雨交加,离人远在天边,这种回忆就变成为不堪回首的伤痛,惹来更多的泪水罢了……
全词情感脉络非常清晰感人,这种铺排的写法似乎很容易把人带进诗人自己的情感世界里,和她一起伤悲一起垂泪……
二、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又是一首闺怨词,但这首与前一首意境大为不同。倒是与昨天学习李商隐的第二首《无题》相仿,都是以梦为切入点展开的。
1、前篇诗人被钟声叫醒,这里词人被莺啼唤醒,孤独之人最难耐便是夜半惊醒,不见恋人只觉衾冷的孤苦,新泪便不觉涌出,殊不知睡前才留下满脸旧啼痕,新旧啼痕相间,这样的夜该是有多么的惆怅……记得师父《无题》之三的尾联也是用了啼痕的意象:“拨开梧叶新痕在,谁共新痕溯旧题?”意象化用得可谓更加的隽永悠长,新痕是在,但须拨开梧叶,人生最苦便是有泪不敢弹……
2、相思若是能知彼此近况倒也可得些许安慰,最怕是渺无音讯,这种相思就增添了更多的牵挂,人生无常总较有常多,怎不令人为之心悬、为之辗转呢?然而,久久期许的相聚只能劳烦梦魂相牵了……整整一季都没有音讯,要是放在通讯发达的今天,落入此境之中怕是早都疯癫了……每每读到古人这些长长久久的等待,心里便很是佩服那时的女子们,情长可及生命的尽头……
3、一个人的日子也许会失去语言的能力,记得曾有好几年的周末,连续两天都是在无语中度过,还好,我能弹琴唱歌让自己开口,而这位女子便只能借酒浇愁了,出奇的是“安排”一词,这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玩过的【安排令】……看来词人这一天就打算在这样的借酒浇愁中度过了,也许只有醉了才可忘记,然而谁能保证,那枝头的莺啼不会第二次唤醒思情呢?果然,黄昏时节如约而至,点起了灯儿照亮夜的孤寂,但不幸灯油也熬干了,偏巧天也下雨了,真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索性,闭着门儿听雨吧……作者未说彻夜无眠,但我们已看到一个彻夜无眠的相思女凄凄惨惨的形象跃然纸上……
全词因声传情、环环相扣的婉曲表达,使得一种长时间、绵延不断的相思牵念,充满了凄婉悠远的况味,可谓用笔工巧!
三、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
晏几道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又是一首梦醒之后的相思,看来上帝要俺今天尽述相思了……
1、“醉醒”、“春残”、“野棠”“梨雨”,哪个意象不是催泪的悲情呢?叠加在一起,已是离泪无可止了……
2、次联对仗句则借孤鸾、失燕暗喻词人自己的孤寂凄清的情状,委婉动人又深沉悠长……
3、过片三句咋读好像略显突兀,感觉作者似乎已经无法承受这般相思之苦,打算看破红尘,跳出情感的拘囿,但尾联又以诘问回到这种拘囿之中,非常形象地描摹了红尘之恋欲罢不能之苦,即是不能,就只好任其吞没自己了,如这夜一般,深沉……罢、罢、罢,就此沉沦吧,反正古往今来太多人是在这样的红尘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