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别】玉印派
【导师】袁文魁、王玉印
【舵名】图龙宝刀
【舵主】焦典
“起点-终点”思维模型,是一种通过明确起点与终点,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考方式。如果我们要上月球的话,我们最主要的是需要一艘飞船;但如果我们只是想找家超市买包盐的话,那我们最主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身处何方,最近的超市又在哪里。也不是说去超市就不需要交通工具,没准还要骑个自行车搭个公交什么的,但这些我们都很熟悉了,不成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去月球多呢,还是去超市多呢?当然是去超市了。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缺的并不是记忆法分析法之类神兵利器,我们只是不明确起点与终点而已。这就是这个思维模型的存在意义。
以学习为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比较认真地、一字不落地读完了一本书,合上书后却发现自己好像也没收获多少。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不明确起点与终点的结果。
学习中的起点是什么?就是已懂的。终点呢?那就是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二者的差距,就是学习的内容。当我对EXCEL一窍不通的时候,我的起点就是0,给自己设定的终点呢,最好就是掌握EXCEL的常用操作,适合看《EXCEL:从入门到精通》这类的书。当我已经掌握EXCEL的常用操作后,起点就比较高了,就可以再深入学习,看看《EXCEL公式大全》《EXCEL VBA》这样的书。
学习是这样,教学也是这样。老师备课前,都会先有一个预估,估计学生们处于什么样的起点上(掌握了多少知识),然后根据起点,根据教学的时间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下一节课设定一个适宜的终点(教学目标),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要讲的内容。如果学生处在100米的位置上,老师却从0米讲起,那学生就会觉得无趣乏味;但如果从200米讲起呢,那学生就会听不懂、跟不上。所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起点,设定适宜的终点,是教学的关键。初次讲课的老师,容易只顾着讲自己想讲的,而忽视学生的起点。
反过来说,站在学生的角度,当自己处在100米上,老师却从0米讲起,那0-100米这段内容就可以忽略掉,节省时间精力;如果老师从200米讲起,那自己就得提前把100-200米这段内容补上,否则跟不上。学生现状与老师预估之间的差异,不只体现在起点上,也体现在终点上。老师讲课往往比较全面,十八般武器样样都讲,但学生各有各的实际需求,对于屠夫来说,他把刀学好就行了。这样一来,就是把学习的终点拉近了很多,节省了很多时间精力,也可以专心把刀练好。学生现状与老师预估之间有差异是常有的事,再加上老师面对的是众多的学生,课就是会讲得大众化一些,当学生的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起点与终点。
听课是这样,看书也是这样。已经懂的就可以忽略掉,虽然不懂但也不是自己需要的,也可以忽略掉。明确自己的起点与终点,专心把这段距离学好,就能事半功倍。特别值得一说的是,有时候我们还没到达书的起点而不自知,结果书看完之后就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特别是看古人的书。
我们来看一下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这首诗很普通,不就是两个老朋友见面,说声好久不见,今天天气真好吗?后来我才知道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诗中的“岐王宅”“崔九堂”讲的都是战乱之前的事,而且岐王崔九都是当时的达官贵人。所以这诗讲的其实是两位老朋友的劫后重逢,越是平淡的问候越能反衬出那种磅礴厚重的沧桑之感。
我们再看一下孔子的学说。我们现在常说孔子是在替统治者说话,不是维护人民的利益。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孔子生前在各国都不受待见呢?如果我们去了解孔子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的话,我们就能知道,孔子所说的守礼,最主要其实不是叫百姓守礼,而是希望各诸候能守周礼,安守周天子分封的土地,发动战争抢夺不属于他们的土地是最大的越礼。所以孔子是当时的社会批判家,而不是维稳代言人。
儒家是这样,其他诸子也是这样。古人写书都是写给当时的人看的,我们后人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的话,其实就是还没到达书的起点,就不可能真正明白作者的意思。哪怕是看当代人的书,有些写作背景不了解的话,有时候也不容易理解准确。
看书是这样,写作也是这样。我们写文章时,就要明确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他们处于什么样的起点上,他们需要通过文章知晓些什么。像我是写软件的,就经常需要为开发的软件写说明文档。如果是写给用户看的,就要以功能和用法为主,编程相关的内容能少则少。如果是写给技术人员看的,那一定要把技术细节写得清清楚楚,少一句都不行。
我们除了要明确学习的起点与终点外,还可以去优化它们。
玉印老师曾经分享过一张讲座策划的思维导图,上面林林总总地罗列了办讲座的大小事宜。如果我们想通过这张导图学习如何办讲座的话,你会发现要把那么多的事项记下来也并不容易。但这些内容真的全要记下来吗?这些事项我们自己一项也想不出吗?其实不是的。其实我们可以自己先想想,如果让我来办一场讲座的话,我会考虑到哪些方面,会罗列出哪些事项,把想到的内容也绘制成一幅导图,再和玉印老师的相比较,看看自己少了些什么内容。自己想得出来的内容,其实就是自己的起点,就不用费心去记。少了的内容呢,其实才是要重点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学习的任务。这种自己先想一想的做法,其实就是把起点往前推,缩短与终点的距离。
终点也有优化的方法。终点离起点太远时,就很难直接找到合适的途径,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这一个大目标切割成若干个小目标,从而找到每阶段的途径。好比要从广州走到北京,我们可以先想办法走到长沙,到了长沙后再想办法走到武汉。这样一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地完成,最终就能把这个大目标完成。
袁老师经常会讲到精深练习,精深练习其实就是一种把大目标切成一个个小目标的做法。以练习羽毛球为例。一开始我们先把羽毛球的各种基本功学会,然后就可以开始精深练习了。先从步法开始,自己先练一下步法——起点,然后看一下林丹的步法——阶段终点,二者的差异就是练习的方向。然后是挥拍动作等等。通过这样一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地向着林丹的方向前进,我们最终就能达到林丹的水平。
我自己学习思维导图也是这么一个过程。我经常会看看自己的导图和高手的导图之间有什么差别。毋庸置疑,这差别是巨大的,但我会把这差别切碎,变得可触可摸、伸手可及。画工的差别太大了,这个先不管。我先看看线条的差别,再看看色彩的差别、小插图的差别……通过缩小一个个小方面的差别,逐渐向高手靠拢,终于让自己的导图水平不断地提高。
我们再来看一下工作方面的应用。工作中用到的很多方法,其实也逃不离“起点-终点”的模型。像调查了解、SWOT分析其实就是在明确起点,通过明确公司身处何方,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发展设定合适的终点。好比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先打开地图软件看一下自己在哪里,然后就可以查找周边,看看附近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像5W3H就是在明确终点,通过对要做的项目进行详细的描述,从而得出实现的方法。这种项目的起点基本是0,所以没有对起点进行分析,像活动策划之类的。而商业模式画布就是起点终点都明确,然后寻找路径。
“起点-终点”模型在生活中一样大有作为,比如说做菜。我当年吃腻了路边摊,决定学做饭。一开始只会机械地按照菜谱步骤去做,做得不好吃也不知道如何改进。后来我用“起点-终点”模型来分析做菜的过程,明确了做菜的起点与终点,以及各步骤所要达到的小目标,总算是知道了怎样把菜做好,还能做到举一反三,看到一个菜谱就能知道很多别的菜该如何做。
以鱼香茄子为例。做鱼香茄子主要有三步:一是把茄子切条,二是炒茄子,三是调味。做这菜的起点是什么呢?就是原始的食材——茄子。终点就是成菜——鱼香茄子。终点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要把原始的茄子做成鱼香茄子呢?直接想想不出答案,于我反问自己:不做会怎样,直接吃原生茄子会怎样?答案是不能吃,也不好吃。所以做菜其实是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能吃,二是好吃。调味就是实现好吃。炒主要是为了炒熟、能吃,其次也会影响口感、味道。至于切,主要是为了让茄子快熟,越薄越易熟;其次也会影响到味道,越薄越容易入味,但味道会淡,越厚越难入味,但味道也浓。这样分析完之后,以后就可以进行精深练习了。每次做完菜,我就会总结,这菜熟了没?味道怎样?炒的时间长了短了?味道重了轻了?切得薄了厚了?通过反复试错去找到那最适合的度——刚刚好,多一分则老,少一分则生;轻一分则淡,重一分则咸;厚一分则厚,薄一分则薄。
菜谱看多了,发现做菜主要的无非也就这三步:一切二烹饪三调味。切有块片条粒,烹饪有蒸煮炒炸,调味有椒盐红烧糖醋酸辣,弄明白每一步骤每种做法的效果,就可以任意组合,看到新的菜谱也能举一反三。
“起点-终点”思维模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适用于各种情景,因为万事万物、各种过程皆有起点终点。它不能保证能提供最好的方案,但它保证能给出有效的方案。
【End】
这是我5.16在翻转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为了完成作业不得不剧透啦>_<。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教,谢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