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跟着我爸学游泳,几次三番,还是没能学会。我爸那一辈人,好像天生就有更好的水性。他们很小就自学成才,能自由驰骋在水渠与小河之中。因此,他的教学方法也就粗犷,“你就猛扎下去,喝几口水就会了。”没什么动作要领,也没什么方法技巧。于是每次学,我就是一通猛喝。喝多了受不了,只好放弃。我甚至一度认为自己的水性实在不行。
读大学时,学校恰好建了游泳馆。我和一个朋友,一同找了个教练。我还记得第一堂课,我俩几乎都在做同一个动作:手趴在岸边,双腿作蛙泳的姿势,用力向后蹬。当时的我觉得有点无聊、有些失望。20多岁的大学生了,难道不应该练一次就学会?没想到第二堂课,又是单调的手臂动作练习。接着是头部的动作、呼吸与换气、手脚的配合…朋友学得比我快,很快就掌握了蛙泳,教练不再管他,他就开始了自由自在的自我练习(他还顺带自学了自由泳)。我却只能跟着教练的节奏,一步步前进。好在最终,我还是学会了。
游泳和学游泳过程中的练习是两回事。我爸作为教练,显然是想让我“以赛代练”,直接在真实的环境中掌握所有的动作和技巧。这样的做法身边很常见,原因是我们总是心急。直接上“战场”,一切真刀真枪地操练,难道不是最快的成长办法?真不是。二战时,苏军死伤惨重—阵亡近一千万,伤员近两千万,男性人口锐减,到今天还没有缓过来。除了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上的落后,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斯大林的想法出奇的幼稚,“来不及训练了,那就让新兵拿起枪,经过红场,直奔战场!他们的子弹一样能杀死德国人!”结果无数苏联少年,成了德军轻易射杀的活靶子。袁腾飞老师有句笑谈,“战场上,人永远比装备关键。新飞行员飞上天,机身上可不能写‘新手上路,多多关照’。敌人打的就是新手!”现实往往比笑谈更残酷。以我之见,很多公司就从来看轻员工的培训。领导们只会在新人做砸之后,怒不可遏地甩出一句,“怎么这都不会!?”我很想替他们回一句,“你没教我,我没练过,当然不会啊!”
要想在真实的“赛场”上发挥出高水平,科学已经证明,只能靠平时的(刻意)练习。那就是要把完整的动作拆解成一项项的基本功,一点一点地去磨练、反馈、总结、提高,然后不断重复,直到那个动作成为你的肌肉记忆。然后练下一个动作。少林武僧们,总得先扎马步、先踩梅花桩、先练长拳。强如“扫地神僧”,也得经过这一步步的锤炼。
最高水平的运动员,80%的时间是在训练。你有没有花80%的时间去分解、锤炼你的技艺?那些整天飞来飞去,忙着参加比赛的选手,通常不会是最顶尖的。他们忙着参赛、忙着赚钱。他们已经静不下心,也没有时间来提高自己。同理,那些整天忙于参加“这个项目”、“那个计划”的员工,也常常忽略了自己基本功的训练。不但如此,表面上,他们还特别忙。只是这样的“忙”不能带来成长,因此是瞎忙。
高手们都懂这个秘密,所以总在不断锤炼自己的基本功。传说“老虎”伍兹在无数次夺冠之后,依然能够刻意改变自己的击球姿势。从击球的第一步开始,重新雕琢自己的技艺。想必这过程一定很痛苦。但痛苦才带来了之后更加不可思议的辉煌。电影《破风》有个被轻视了的结尾:男二号鬼迷心窍,在比赛中使用了兴奋剂,职业生涯几乎被毁。但他最终痛下决心、清零重启。如何做到的?他跑去了高原,勇敢挑战原本一直想要回避的十万公里。高原的十万公里就是他避无可避的基本功。想在比赛中一飞冲天,就必须在训练中回归基本。我甚至有一个更加激进的观点:要取得一定质量的成功,有些基本功,谁都绕不过去。要么今天练,要么明天练。你一直拖延着它,它就一直拖延着你。
现在的社会心态,大家都少了点耐心。我们都急着去“比赛”,而不愿意去“训练”。我的理解是,“训练”和“比赛”确实在形式上不一样。“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和“砍柴”就是两个不同的动作。“磨刀”比较枯燥,“砍柴”则充满现实的新奇与意想不到。回想扫地神僧那登峰造极的一战:举重若轻间,他就制住了“北乔峰、南慕容”。临场电光火石之间,他都能从容自如、出手如风,试问这样的“实战本领”谁不想学?对比之下,他当年扎的马步、踩的梅花桩、操练的少林长拳,的确极不性感。
所以太多人,迷失在了当下的“不够性感”。他们不愿打磨自己的基本功,甚至自欺欺人,说那是浪费时间。他们舍本逐末,不提升“演技”,还在不停“赶场”。他们总是倒在同一个能力的关口之下,然后爬起,然后再倒下。高手们则在淡定地“磨刀”。他们很少亮剑,亮剑则必然技惊四座。他们厚积薄发,平时的“训练”已是极高的水平,“比赛”获胜当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漫山遍野地望去,都是“砍柴者”,少有“磨刀人”。既可惜可叹,又预示着大量机会的存在。祝你我都是“磨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