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观看电影《起跑线》,最近有思考过是不是我落后了,我是在2年多之前开始学习情商管理,接触到心理学(内心真正喜欢),了解原生家庭对人们(尤其是孩子)的影响,渴望从当时迷茫的状态走出来。而是不是32岁才开始学自己喜欢的学科,是不是太“晚”了,别人的起步线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了,而我前30多年一直灭有认真的学习任何一门技艺和功课,比别人落后了30年是不是太“晚”了。
电影《起跑线》戳到了多少人的痛点,在如今这个科技发达,竞争压力大的社会,有多少人挣扎在:资源,阶级,教育(自己和孩子),自我价值等问题中,焦虑而不可自拔,为了生存,竞争而度过了人生中美好年华,直到老年也未必探究出自己人生的意义,自己为什么而活呢?。
剧中拉吉和米塔都是从底层阶级通过奋斗或学习努力从而让自己跃升到中产阶级大军中,在现有的工作成就中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而通过女儿皮娅接受更顶级的教育,从而引发出自身的焦虑和不自信,想要通过自身的成就、孩子的教育、身份和言谈举止,能跻身于更高阶的阶层,渴望被社会所认可。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让自己作出背叛原有价值观的行为。寻求机构的帮助,包装自己和孩子,让孩子接受弱肉强食、精英至上的学习理念而学习。好像只有这才能走向更好未来,站到更高的舞台。而最终顶级学府还是拒绝了他们的女儿,因为他的爸爸是服装店老板,即使孩子优秀,可是父母的教育和阶级也决定了孩子的位置。这种阶层的固化是保护小部分上层人的孩子,可以接受到好的教育,让上层人始终保持,而中产和底层阶级的孩子因为得不到最好教育资源而不得而上。
而拉吉和米塔为了争取最后的进入顶级学府机会,而把自己伪装成穷人,通过真正在穷人中体会生存的不易,穷人的善良帮助,让他们找回一部分自己的本性和价值观。通过这些体验,看到人生就是你在哪里,为适应那里生存而同化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可叹环境塑造人,同时两人也在这一个月和穷人的相处中,收获到善意和友情,孩子也开心和快乐。
人最渴望的部分应该被满足,有价值感,被爱,被接纳,被认可,拥有安全感。这些人性中渴望,因为社会的规则和思想,导向了违背渴望的相反方向发展。为了更像上层人:放弃说母语,掩盖真实的本性(不跳印度舞蹈,不喝本地酒),装出上一阶层应有的样子,以区别于中产阶层。这些并没有让拉吉和女儿皮娅更快乐,反而孩子得不到认可和理解。而装出上层人和装作穷人的区别在哪里?
通过努力可以适应穷人的生活,并从中获得快乐,那是不是也可以逐渐适应上层人的状态,从而成为真正的上层人呢?我觉得是可以的。当你选择成为哪一种人,并为之付出代价,承担最后的结果,那就是可以的。但是重要的是那是不是听从你内心的选择,是否能够满足你内心的渴望更重要,你是否想要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以这种状态去生活。只要你觉得快乐而有价值感,能够被认可,也可以选择成为不同的人。
拉吉和米塔最后选择资助公立学校(底层人才上的学校),修建学校环境,购买图书,也意识到作为一个有钱的中产阶级可以为孩子们做点事情。最后也回归了内心,说出了学校及社会把教育当做生意,失去了教育的初衷,并把自己女儿转学,也是感受到来自底层人的善良,对孩子天性的保护,对自己孩子充满信心,看到了公立学校的更多可能性,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不是只有在公立学校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我对孩子的教育反思:让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教育的方式虽然重要,但是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更为重要,不是私立和公立学校的选择问题,而是如何发挥孩子自己的天赋,找到孩子喜欢热爱的事情,她自然能够发光,绽放自己的美丽,无需比较和评判,生命不应该被评判。
我的学习成长才开始,但是没有早晚的问题,这是我第二次“出生”,每个人都有第二次、第三次“出生”,在你人生的“转折点”,你会开始新的历程,没有早晚,摩西奶奶也是78岁才开始学习画画,找到兴趣和天赋没有早晚,遵从内心的选择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