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TALK----How to get better at the things you care about| Eduardo Briceno
(单独从英语学习的角度评价这个TED,感觉干巴巴的,面无表情的看完。但是内容很实在,语速适中可以作为听力练习的材料嘿嘿)
Eduardo小哥把我们的日常行为分成了两个领域"learning zone & performing zone"这两者之间的角色转换会使自己不停进步。
然而,我认为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分不清"learning zone"和"performing"了。我有时会觉得自己挺勤奋的,也很享受这种所谓勤奋的过程,但是更多时候收效甚微,会让我觉得很不甘心。考雅思那阵儿学得昏天黑地,考了两次结果都很不理想,我知道雅思历经百战得人海了去了,比我更勤奋努力的人也多不胜数...
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比你过的轻松,比你玩儿的时间多,比你从容淡定并且比你考得好。
如果这个时候你拍桌子说人家智商高之类的丧气话,我也就无话可说了,智商,基因,确实是无法忽视的因素,但不能那么一大票人都比咱们聪明吧?!回头看看基因库爸妈,实话说我觉得我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辈儿比我有故事多了…认真的不可能生出个傻孩子,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去年我看到李尚龙的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感觉抓住了救命稻草,其中有一句话很戳心
"任何没有计划的学习,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没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所以我现在很大程度上的努力,即使是在学习,却仍在"performing zone"里面徘徊不前,我的学习不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而是为了考试成绩,为了拿个证,为了成绩排名,为了一个好分数背后的老师、家长甚至同学的对待,我在填充我的虚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在人大读理科的时候,说自己一共5门课,自己学其中四门时不看考试内容,只研究原理原则,反而这四门课都是5.0的满绩点。
家长老师对于考试成绩,甚至家庭作业都抱有异常的攀比心态。这给我们十多年的教育一个指向,考得好就行,绩点高就行,导致我的整个大学四年其实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可能就8个考试月,学校说到底是传授和学习知识的地方,但同时也是秀场,这算是最吊诡的地方,像这位TED小哥所说的。
不仅仅是学校吧,工作的事我不太明白,但在父母长辈面前一味迎合敷衍的我们也一直把自己扔在执行区吧?在执行区的副作用其实很严重而且持久,在我未进入大学之前就有各种过来人向我传授经验,但我当时只是致力于做一个听话并无知的后辈,点头哈腰然后离开这个"片场"转脸就忘,现在大学毕业偶尔遇到什么瓶颈,会突然想过之前老一辈给的"人生经验"实则都是使用的血泪教训。但是在"performing zone"的那个我,无论如何是也听不进去的。
当我们好不容易摆清了努力方向之后,还要自己摸索学习方法,"大道至简"有的时候土到人人皆知的真理,真的是真理…什么"少吃多运动","Practice makes perfect ","勤能补拙"之类的,既然这么土还没被说这么久,证明其普适性。所以,小哥提出了几个
"What should we do?"
1.Creat a low-stake island, in a otherwise high-stakes sea.(在高风险的海上建一个低风险的岛。)和执行区不同的是,我们在学习区犯下的错误不会产生过大的损失,如果把高考比做"performing zone"平时的小测就是个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避风港
2.Excute and preform as we're expected and reflected on what we could do better next time.(像我们假象的那样表现和执行,然后反映出哪些我们可以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3.Share what we want to get better at, by asking questions about what we don't know (向老一辈的请教自己还不会的但是想要提高的部分),越长大越觉得自己爸妈那一套真的很有道理,像过了一个什么年龄的坎儿一样,愿意去听我爸妈那个时候的二十岁是长什么样子的。但我不是为了避免弯路,弯路怎么样都要有的,也许真的有捷径,但可遇见的人生至少不是我喜欢的设置。
感觉"成功学"的理念总有重叠的部分,从一开始的"拖延症"到"时间管理"到"如何进步"都不免提到一个问题--"lifelong learning ",我开始慢慢接受甚至喜欢这个概念,不觉的很沉重,我在荒废里努力排斥的那个上坡路,不仅不难走,而且可能越走越开阔,越走越轻盈。
越努力,越幸运。
图片来源:网易公开课